每天講一個真實故事給孩子吧,現實生活才是一堂大課

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27天。

我已經27天沒出小區門口了,其中22天沒下過樓。

這些天,我很少看新聞,也很少看各種號,很多群消息都未曾打開。

我不是冷漠,也不是不關心人間疾苦、別人死活。

因為我太弱小,很多事情我做不到。

鋪天蓋地的悲傷、感動或憤怒,讓我很容易就掉進去,跟著眼淚橫流或怒罵。

我不想這樣。

但是,怎麼可能避得開呢?我就生活在重災區,我所在的城市是全世界的焦點,我身邊就是大家在各種報道上看到的故事。

那不是故事,是活生生的現實。

讓我想到就眼湧熱淚。

避不開,這就是我此時此刻所經歷的現實生活。

1月31日中午,孩子的幼兒園群裡發出通知:

每天講一個真實故事給孩子吧,現實生活才是一堂大課

看到這消息,一瞬間不知道說什麼好,首先是恐懼和擔心,然後是焦慮,因為還沒過潛伏期。我們都直接或者間接地接觸過他。

後來成立群,大家發信息慰問師傅,孩子們拍視頻發過去,然後不用誰組織大家就自覺捐款獻力。

(補註:可喜可賀,胡師傅已於今天——2月18日中午病癒出院。)

其實我自己也給別人造成了恐慌。

我1月19號從武漢到上海,在上海學習三天,21號晚上回武漢。23號武漢封城,中間僅僅隔了一天。

早知道疫情這麼嚴重,我肯定不出去。然而,哪有那麼多早知道啊!我出發的時候,一切都正常,武昌火車站人超級多,也沒見幾個戴口罩。

每天講一個真實故事給孩子吧,現實生活才是一堂大課

這是我1月18日晚上在武昌火車站拍的照片

僅僅是三天,回來時口罩都買不到。我跑了好幾個藥店,非常著急,但一無所獲,最後請老師幫忙才找到一個口罩。

回來後,大家在群裡發信息問我怎麼樣,我說一切正常。我知道肯定有人心裡在打鼓,擔心受怕,可是我也不知道怎麼安慰大家。

潛伏期沒過,一切語言都很蒼白。

特別看到媒體上報道,因為跟武漢人一起開會,導致了多少人感染的時候,我們都有隱隱的擔憂。

雖然我自己堅信我沒那麼倒黴,我不會被傳染,可是我沒法把這份篤定傳達給別人,我說了他們也感受不到。

很多人陷入誠恐誠惶,尤其是武漢人,以及近期跟武漢人有接觸的人。

我所能做的就是每天正常生活,發發朋友圈告訴大家我很好。

我沒法去幫助別人解除心理危機,在一切都是未知數的情況下。

這就是現實,我無能為力,只能先照顧好自己。

我每天在家陪著孩子玩耍和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很多的消息,都是孩子媽告訴我的。

有一天她拿著手機說:你看這個孩子多可憐,爸媽都要住院,只有她一個人在家,才6歲。

我看到那個視頻,非常揪心難過。我趕緊發一個微頭條,希望能得到孩子被妥善安置的消息。可惜,並沒有人回覆,直到現在,我依然沒有看到下文。

類似這樣揪心難過的事情,我知道還有很多很多;而我都不想去看,我做不了什麼,可能只會讓自己陷入著急和羞愧之中。

但是,這樣的事情360度環繞。有一天我打開一個並不怎麼看的群,觸目驚心的信息撲面而來:

一個公益組織的湖北總負責人,她外婆、媽媽、姨媽全都不幸感染,更糟糕的是三天沒有等到醫院收治,哪怕媒體上說在9號之前必須把所有病人收治,他們家依然遭遇了叫天天不硬叫地地不靈的時刻。

這位老師我見過,一起學習過,打過招呼。她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從事公益事業,幫助過很多人,而這一刻,她也陷入了困境。

看到這個消息,我的眼淚忍不住掉下來了。內心百感交集。

一天之後,在眾多夥伴們的呼籲和幫助下,這位老師的困難暫時得到解決。她得知大家在群裡為她的事情操心,自己立即向公益機構捐款以回報大夥的關愛。

人性之光輝,感動到我無法用語言表達內心。

大家齊心協力,大家一起面對,相互扶攜,相互支持。

這才是人,頂天立地的人。

而這樣普通人的偉大故事,每時每秒都滾動在“抗疫”的動態中。

每天講一個真實故事給孩子吧,現實生活才是一堂大課

隔離不隔愛,真情在人心。

全世界都迸發出一種心手相連的情感,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熱淚盈眶。

有一天,我看到幼兒園老師發的一個視頻,還是被感動得滿眼淚花,甚至在給孩子講這個視頻的時候,都忍不住哽咽。

那個視頻上,是美國華人在舉著國旗遊行,唱著讓人動容的歌,喊著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跟你有著一樣的膚色,一樣的頭髮、眼睛,不論遇到什麼,都能彼此認出,從而替你發聲。

這種溫暖,這種惺惺相惜,讓人深深感動。

這真實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著看不見的力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也影響著我們的三觀。

醫護人員成了最可愛的人,鍾南山院士成了全民偶像。

你可以對某些官員憤怒,可以咒罵有關部門,你甚至可以聲討某些不合理的安排,但你不能不愛你腳下的這個國家,這裡還有那麼多人前仆後繼,那麼多人嘔心瀝血,那麼多人犧牲和捐軀。

就像那句詩裡說的,“為什麼我的眼中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們生於斯長於斯,也愛於斯。這塊土地上有我們最深的柔情。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蕩氣迴腸的故事,在疫情之中讓我們每天淚眼婆娑。

……

這,都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材料。

我家孩子幼兒園的老師特別明智,除了每天公佈學科的學習,還要求每天給孩子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並且每天會發一些新聞、社會熱點材料,讓講給孩子們聽,啟發孩子知福惜福造福。

我覺得這個學習真的特別棒!我不要求每天一定要學數學、拼音,但我一定堅持給孩子傳達真實信息,讓她知道當下發生了什麼,有哪些人和事值得我們感恩、學習和借鑑。

昨天晚上聽張宏武老師講社會情感的直播課,她講到“當知識技能大家都會了,你還能拼什麼?最終都是社會情感的高低了”。

我覺得很有道理,特別是網絡學習越來越發達便捷的今天,你家孩子在上的課,別家孩子也在上。

而有關對自我的認知、對社會的認知、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回應,卻並沒有多少人真正重視,去教去學。

每天給孩子講一個真實故事吧,特別是在這個“戰疫”的當下,這比每天忙著打卡上各種網課還要有力量。

都說中國的爸爸們很少參與育兒,這位爸爸深度參與了。作者豆爸,國家心理諮詢師,美國正面管教註冊家長講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歡迎關注頭條號 爸爸很棒,有更多爸爸育兒的文章等你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