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地区原为郾城县一小镇,1986年升地级市,我国首个“食品名城”

在河南有一个地方历史上原本只是一个小镇而已,但是发展迅速,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从一个镇发展为了地级市,这使我不由得想起阎连科的那部著名的《炸裂志》,虽然这个地方不像炸裂志那么夸张,不过这个地方的近些年发展的确是快,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从一个镇晋升成为了地级市,这在河南、在中国都是不多的。这个地方呢就是位于河南中南部地区的漯河。


该地区原为郾城县一小镇,1986年升地级市,我国首个“食品名城”


漯河地处河南中南地区,是商埠重镇,同时是我国首个“食品名城”说起漯河的食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估计都吃过漯河生产的食品,比如双汇火腿肠、双汇冷鲜肉,而该集团也是我国第一个将冷鲜肉做成品牌的,还有小时候爱吃的方便面也是产自漯河南街村,至今小编还会时不时的买上一些回味一下当年的味道。


该地区原为郾城县一小镇,1986年升地级市,我国首个“食品名城”


历史上的漯河

漯河在历史上原本只是郾城县下的一个小镇,据说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有了人类的踪迹,从这里挖掘的契刻符号使我国乃至世界史上文字史向前推进了近四千年,史上著名的文字学家和经学家就诞生于此。此外有相关资料证明,早在八千多年前这里已经有了水稻种植栽培技术。


该地区原为郾城县一小镇,1986年升地级市,我国首个“食品名城”


商周时期,漯河作为一个小镇初见雏形,在元朝时期由于这里河湾形状似海螺,所以就将这个地方叫做螺湾河镇。到了明朝时期,郾城知县认为将“螺”字用作该地方的地名不太好听,而且也不雅观,于是就将“螺”字改为了“漯”;清朝末年,京汉铁路路过于此,将这里的停靠站点取名为漯湾河车站,再后来大家觉得名字字太多,读起来不顺通,于是就改为了漯河车站。久而久之漯湾河镇也被大家称之为漯河镇。


该地区原为郾城县一小镇,1986年升地级市,我国首个“食品名城”


漯河镇虽然在那时候还只是一个小镇,但是发展比较快,当然这也和该地方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

漯河市地理位置优越,沙河、澧河在此交汇,水路的通达使得这里在早期时候就成为了贸易小集镇;后来京汉铁路通车,陆路的通达使得这里的商业贸易进一步发展,漯河镇开始越来越热闹,其农贸活动范围可以辐射50多个县。一个新型的漯河市开始迅速兴起。


该地区原为郾城县一小镇,1986年升地级市,我国首个“食品名城”


1986年的时候,国务院批准县级市漯河市升格为省辖市,现如今,漯河已经发展成一个市,拥有土地面积26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7万人。这里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是我国首个“食品名城”,同时也是我国的“内陆经济特区”,被评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此外漯河还是我国二类交通枢纽城市。如今在南街村拥有着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企业。

从一个小镇发展为如今的地级市,不得不说漯河速度真快!


该地区原为郾城县一小镇,1986年升地级市,我国首个“食品名城”


大家知道漯河的市花是什么吗?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小编,或讨论有关于漯河的美食、旅游景点、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