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泪点,情节又过于夸张,但《流感》确实有值得深思之处

由于新冠肺炎的肆虐,近一段时间关于传染病类型的灾难片,成为各大影视平台的点播热门,某某影视平台还专门开辟了一个“传染病”类影视作品的专栏以供观众点播。但是和欧美一众僵尸题材的传染病电影不同,韩国电影《流感》一度因为其较高的真实性以及与目前正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历程有极高的契合度,而受到了更加高的评价,笔者就在朋友圈里不止一次看到有朋友转发这部电影的影评。

虽然没有泪点,情节又过于夸张,但《流感》确实有值得深思之处

电影《流感》上映于2013年,距今过去了七年时间,可以说是一部比较老的影片了。关于电影取材于非典这一说法,我翻遍了各类资料和影评都没有找到确切的消息来源,但是美国影片《传染病》取材于非典这一说法倒是能够证实,而从题材和影片剧情的模板来说,《流感》和《传染病》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众多的丧尸电影当中,影片的一开头往往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紧急的状态,主人公往往会在躲避丧尸追击的过程中,找到治疗这种传染病的关键方式。而《流感》则完全不同,虽然同为灾难片,但《流感》对病毒的起源在影片的一开始就做了交代,而且对主人公的人设进行了完整的设定,这使得影片在之后的铺开变得比较容易,但这种平铺式的叙事方法,往往会让观众在电影的开头部分就能猜中最终的结局。

虽然没有泪点,情节又过于夸张,但《流感》确实有值得深思之处

我们回到《流感》的故事情节当中。很多人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流感》虽说没有具体交代病毒的源头,但是病毒是如何进入韩国又是如何大面积传播的,则有具体的描述。而在病毒发生大规模传播之后,政府部门的介入却显得有些尴尬,从地区议员到总理再到总统,一个个粉墨登场,虽然有不少的专业医护人员在为这些高官们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但这些高官们仿佛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以至于对各种专业的观点视而不见。

虽然没有泪点,情节又过于夸张,但《流感》确实有值得深思之处

我相信任何人看到这里,都会咒骂这些高官的无能和不作为,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在面对危机和灾难时,同样的错误难道不是在反复出现?而电影中高层在疫情前期所犯下的错误,也致使病毒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扩散,不得已,影片中疫情的发生地——盆塘采取了封城措施。

封城,当然是控制疫情扩散的一种强力且有效的手段,但是《流感》却莫名其妙地将封闭管理的临时疫区描述成了一座人间炼狱,已经死去的和即将死去的统统用火焰喷射器烧掉,但即使已经做到了这种令人发指的地步,影片中的韩国总统还要表现出一副悲悯的姿态。

当然,电影就是电影,如果没有这样的描述,也不会突出主人公的高大光辉形象,也就不会有后来被感染者的暴动。虽然受到残酷对待的感染者确实令人同情,但调查数据中显示的却是韩国其他城市的国民都支持政府的封城举措,简单说来就是宁愿一个盆塘被彻底毁灭,也不想一个感染者跑出来。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情节和当下我们大部分人的心态是吻合的,如果非要有人受难,那还是让别人去受难吧。

虽然没有泪点,情节又过于夸张,但《流感》确实有值得深思之处

纵观整部电影,情节有过于夸张之嫌,比如最后关头驻韩美军甚至动用了战斗机准备对暴动的感染者进行轰炸,虽然这些感染者中可能存在产生抗体的人。这时候的剧情,大概已经超脱了人类对抗病毒的范畴,我觉得导演可能也是想通过这部电影,表达自己对驻韩美军的不满。但是联想到驻韩美军要撤离时,韩国人一哭二闹三上吊挽留的丑态,使得这部大灾难背景下的电影,不但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的泪点,反而有些可笑。

虽然没有泪点,情节又过于夸张,但《流感》确实有值得深思之处

前面我说过,电影就是电影,也许《流感》过于夸张,也许没有一丝的泪点,但影片中那些与事实高度契合的片段,本身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或许这才是真正值得观众们去思考的地方:在灾难面前,你,我,他,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