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唐玄奘被稱為“三藏法師”,有何過人之處?

三藏法師是指對精通佛教聖典中之經、律、論三藏者的尊稱,地位崇高。唐玄奘被稱為“三藏法師”這和他的經歷有關:

為何唐玄奘被稱為“三藏法師”,有何過人之處?


儒學世家

玄奘祖籍河南洛州,曾祖陳欽曾任東魏上黨(今山西長治)太守,祖父陳康為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縣令後潛心儒學修養。

幼年時就很跟隨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天資聰穎

他十一歲(613年)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十三歲時(615年)洛陽度僧,被破格入選。其後聽景法師講《涅盤》,升座複述,分析詳盡,博得大眾的欽敬。

為何唐玄奘被稱為“三藏法師”,有何過人之處?

中國非常成功的留學生

名震五竺,當時情景具體是怎麼樣的啦?

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他前往爛陀寺的消息一經散開。全寺4位大德高僧提前準備熱情接待了他。 當他進入寺區後,有200多名僧侶和上千位施主焚香持花,高捧幢蓋,夾道歡迎。玄奘拜見了高深的“正法藏”戒賢法師。5年後,唐玄奘被選為該寺通曉三藏的十徳之一。

一日,戒日王聞聽唐玄奘得道高僧,受萬人敬仰,就和他見面了,在曲女城召開論辯大會。大會中有五竺(東、西、南、北、中天竺)18個國王、3000位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學,任人問難,一一作答,無一人能難住他,。 他被大乘派尊為“大乘天”,被小乘派稱為“解脫王”。一時名震五竺。

為何唐玄奘被稱為“三藏法師”,有何過人之處?

戒日王賞賜金銀財寶,被玄奘謝絕。戒日王就請他乘坐裝飾華美的大象遊行一週,又請他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僧民道俗都可以參加的大會),給他以極高的榮譽。專為他置辦了講學居所。在今還有遺址!即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東250公里處,門前石碑雕刻文字:“此地為中國唐代高僧玄奘講學的遺址,他在這裡住了3年。”

1956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代表中國政府捐資30萬元在那爛陀寺旁建造了玄奘紀念堂。

留名青史

回來後,他將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編寫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據載,玄奘前後共譯經論75部,總計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為新譯。

為何唐玄奘被稱為“三藏法師”,有何過人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