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2018上海服务外包产业运行指引


上海社科院:2018上海服务外包产业运行指引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呈现出创新驱动、智能化转型、资源整合、数字化融合等新特点。国际服务外包发包市场正在由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逐步向全球市场延伸。全球服务外包的接包市场依然以印度、中国、爱尔兰等国家为主,但随着IT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在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社会管理中得到应用,一方面传统接包国家呈现不同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一些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或转轨国家也跻身接包市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总体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成为新时期扩大开放、外贸转型、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的有利支撑。

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首批入选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首批入选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的“超级领头羊”,上海已经形成相较于其他城市完善的业务形态、集聚的企业总部、完备的基础设施、充足的高端人才供给、良好的政府服务以及健康的产业生态。

第一,产业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领跑“北上广深”。2018年,上海市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09.1亿美元,执行金额80.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3.6%和14.9%,增速较2017年大幅提升,恢复两位数增长;从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增速来看,2018年上海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增速高出全国水平7.5个百分点,超过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体增速近12个百分点,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上海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增速最快。

第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8年研发服务外包快速增长,离岸KPO占比逐步增大。

第三,离岸市场多元化发展,主要市场保持稳定。2018年,上海服务外包企业离岸市场已经拓展到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地区。美国、欧盟(28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瑞士是上海离岸业务规模排名前五的国家和地区。2018年,承接来自这五大国家和地区服务外包执行额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第四,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空间布局更趋合理。上海服务外包发展覆盖本市全部16个区县以及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园区, 2018年,浦东新区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金额53.6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占上海服务外包执行金额的66.6%,占比较上一年提高2.5个百分点,始终是上海服务外包最大承载区。

第五,市场主体增速保持领先,外资总部表现亮眼。2018年,执行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数量达到19家,较2017年增加7家;执行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数量达到152家,较2017年增加17家。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金额59.0亿美元,同比增长41.0%,占上海服务外包执行金额的73.3%。

第六,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示范引领全国发展。2018年上海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9万美元,位列全国第三,是31个示范城市人均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1.9倍,是全国人均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2.4倍。信息技术外包领域,IT解决方案、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及测试外包服务增长最快,2015—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2.3%、116.8%和82.7%。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优势不断增强,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具有领先全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经济总量位居全球前十大城市第六位,市场开放度全国领先,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研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实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改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计划,较为充沛的国际国内高端人才供给,这些为上海成为领先全国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随着人力成本、综合营商成本的逐渐高企,上海的服务外包发展面临新一轮改革创新挑战。

我们认为,今后几年,国际国内总体外部环境依旧复杂严峻,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中美贸易摩擦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全球GDP增速总体面临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上海服务外包未来两年发展的主要战略是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国家重大战略与上海扩大开放“新风口”,积极提升服务外包价值链地位,发展具有国际龙头水平的服务外包企业,多元化服务外包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具体来说,第一是以建设全球领先的研发外包中心为目标,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第二是以扩大服务出口为根本,建立高质量发展促进体系;第三是以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引领新一轮示范创新建设;第四是以国家重大战略为依托,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