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被處決,妻子因沒有孩子而哭泣,譚嗣同卻說:沒有比有好啊

譚嗣同被處決,妻子因沒有孩子而哭泣,譚嗣同卻說:沒有比有好啊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獄中題壁》譚嗣同

我橫刀而出,仰天大笑,因為去者和留者肝膽相照、光明磊落,有如崑崙山一樣的雄偉氣魄。豪氣沖天,俠義丹心敢照日月;孤星血淚,蕩氣迴腸直指乾坤。

每當讀到這幾句詩,百年前那個英勇戰士的面影又在我們的腦海裡形成一股深刻的激盪,衝擊我們的意識、敲打我們靈魂。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真英雄也。

戊戌君子 變法救國

譚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一個為中國的光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一個舍小家為大家奉獻自己全部所能包括自己生命的人;一個甘願為國而死的勇士。正如魯迅所言,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勇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心懷天下,謙謙有君子之風。赤子丹心,譚公之名聲震天下。

譚嗣同被處決,妻子因沒有孩子而哭泣,譚嗣同卻說:沒有比有好啊

時值清代末年,列國入侵國土分割,人民愚昧命若草芥,飢餓、疾病、貧弱、災役,民不聊生。滿清政府亦是風雨飄揚。年輕的譚嗣同立志救國。提出學習西方發展中國的民族工商業,才能從根本上發展中國的經濟,使得中國強盛。在教育方面提出廢除科舉制度、辦立新式學校;政治方面提出改官治,另外倡導修建鐵路、開採礦藏等措施建議。並且公開抨擊清政府與列強簽訂屈辱協議,呼籲民族團結共抗外敵。

1898年6月,光緒皇帝頒佈《定國是詔》。8月,譚嗣同進京面聖。9月,光緒下詔授給譚嗣同、林旭、劉光弟、楊銳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變法。戊戌變法在維新志士的領導下進展順利,各項事宜安排妥當,中國復興指日可待。然而,好景不長,僅僅不足百日,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就扼殺了戊戌變法,將光緒帝軟禁,並大肆屠殺維新人士。梁、康等人紛紛出國逃離,譚嗣同卻甘願赴死。

譚嗣同被處決,妻子因沒有孩子而哭泣,譚嗣同卻說:沒有比有好啊

他希望用自己的鮮血去警醒麻木的群眾,他認為改變中國需要一批英雄志士用生命

譚嗣同認為,中國的民主革命之所以進行得如此之緩慢,就是因為沒有人願意為民主革命而犧牲。而他敢為天下先,甘願為國而死。用自己的鮮血去警醒麻木的萬萬人。

生當為人傑 死亦為鬼雄

在譚嗣同被押往刑場的路上,人們依然分外麻木,沒有人在意他的死或者活,也沒有人在乎維新派人士的民主主張與富國夢想。甚至,還有一些人將蔬菜和雞蛋等扔到譚嗣同的臉上。在清政府的壓迫與統治下,這些人已經習慣了,習慣了被奴役的冷漠和殘酷的生活,對於一切都都表現得無所謂了。即便如此,仍然沒有感到感到沮喪。

譚嗣同被處決,妻子因沒有孩子而哭泣,譚嗣同卻說:沒有比有好啊

解差押送著譚嗣同,譚嗣同並沒有選擇沉默,他一直在表示自己的志向,一直在表達自己的反抗。一路上,呼聲不絕於口:"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他聲嘶力竭,振臂高呼,身上的傷口還沒有結痂,穿著破舊汙泥的囚服,雙目依舊炯炯有神,深邃如澗。一句句、一聲聲,不絕於耳:"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英雄即將就義,群眾理當高呼。然而在那個時代,清代末年,人們大多愚昧無知,缺少文化,文盲率幾乎百分之九十。他們麻木地睜著眼睛,知道快要處決犯人趕緊放下手中的活,衝到街頭圍觀。他們把這看作是一種熱鬧,一種休息。在他們眼中,譚嗣同不過是一個犯人,一個造反的人。

譚嗣同被處決,妻子因沒有孩子而哭泣,譚嗣同卻說:沒有比有好啊

他——譚嗣同,為什麼而死,他們不關心;

他——譚嗣同,因何而死,他們不知道;

他——譚嗣同,究竟因為什麼而死,他們不想知道。

圍觀的人群把他當作一個普通的死刑犯,對他扔臭雞蛋,對他表示冷漠、不理解。更有甚者,已經在討論起販賣將死者器官的買賣問題。

這世上有那麼多的人,他關心的是中國的未來、中國的命運,可是這麼多的人卻只有一個人全心全意地關心他、熱愛他、理解他,這個人就是他的妻子。

譚嗣同被處決,妻子因沒有孩子而哭泣,譚嗣同卻說:沒有比有好啊

卿卿吾愛 生死不渝

譚嗣同的妻子名叫李閏,自號"臾生",與譚嗣同一樣,也是湖南人士,曾經擔任湖南瀏陽女子學校名譽校長。雖為女子,卻解民族大義,儘自己所能去做一切對社會有益處的事情。丈夫死去後,她每年都寫悼亡詩紀念她不被世人理解的愛人譚嗣同。繼承了亡夫遺志,創辦學校和育英局。1925年,康有為曾經書有匾額"巾幗完人"贈送她,讚美褒揚之情卓然可見。

行刑的那天,是譚嗣同和妻子的最後一次見面。李閏擠到人群的前面,對著自己即將臨邢的丈夫悲痛哭喊,聲淚俱下;"我們還沒有孩子啊!"

譚嗣同面對著自己深愛的妻子,眼中含淚,心中滴血,良久,說出了這樣一句話說:"如果孩子出生卻看不到這個世界的光明,那還不如不來。"

譚嗣同被處決,妻子因沒有孩子而哭泣,譚嗣同卻說:沒有比有好啊

李閏聽了這句話,不再高聲哭喊,那一刻,她理解了丈夫高尚的心,她為自己有這樣的一個丈夫感到驕傲,她為這樣的一個英雄即將赴死感到傷心無比。她不再說話,不再苦惱,定定地望著她的丈夫,淚水卻止不住地洶湧。她愛著這樣一個高尚的人,她知道她將愛他永遠,就算他會死去。即使生死也不能把他們阻隔。

是的,她親眼看著自己的愛人倒在自己的面前。她親眼看著他死去。然而,從那一刻起,他們的靈魂就緊緊依靠在一起,沒有什麼能夠讓他們再分離。

據說,愛人李閏每年寫給譚嗣同很多很多的悼念詩,我曾細心搜索網絡,不查。也許那些一字一句錐心泣血的文字如同一聲聲偶偶低語,只有譚嗣同與妻子李閏知曉,是隻有二人懂得的愛之心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