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渴望“被拯救”的女人,往往过得很惨

引言:

在这个公众越来越重视女性的时代,女性问题不再是水底下的暗礁,而是所有人都在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时代,比起规则化的“社会分工”,我们开始关注并思考分工合不合理,个体的需求是什么。

这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当问题被摆到明面时,无数人的痛苦被凝聚在一起。自然就有人从中谋取利益。

一个女人所经历的痛苦,往往一半来自外界,另一半来自内部误导或是自己。但不止是女人,所有人的命运都是如此。

总是渴望“被拯救”的女人,往往过得很惨

01、

逼近年末,前几天跟几个中学同学聚会,只觉得世事无常。

同学A:“我的车贷终于还完了。”

同学B:“我家娃快要上幼儿园了。”说完给我们晒娃的照片,他满脸微笑,照片中的小女孩对着镜头开心比V。

同学C:“我二婚了。”

一语惊起千层浪,几个女同学马上问东问西,她低着头小声回应。

大家都知道她跟前夫是初恋,也记得曾经他们从学生时代走到婚姻的甜蜜美好。

几年前,在他们的婚礼上,所有人为他们感动,为他们送上祝福。

问她为什么离婚,她说不出个所以然,不是鸡飞狗跳的抓小三,更不是影视剧里的婆媳对峙。

只是简单的“婚后的他实在让我难以忍受”。

我试探性地问她,发生了什么。

她抬起头来,激动地罗列了前夫的几大罪行。

婚前甜甜蜜蜜,婚后什么事都要我来。我每天在家给他做饭洗衣,他下班回家就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谁受得了?

还说什么要一辈子疼我宠我,我看他根本就是个嘴炮。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质问他到底还爱不爱我。他反过来问我还爱不爱他?

一开始还会哄我,说他上班很累希望我能多体谅他。后来索性什么都不说,一天天像个懦夫一样坐在书房抽烟。

我心里瞬间有一个问题想问她,转念一想按耐住这个疑惑,继续问她现在的丈夫对她好吗?

她脸上露出学生时代的笑容,轻声道:

“当然好呀,他说他会一直保护我。”

“我从来都是很简单的女人。被人疼被人爱,相夫教子,做一个简单的女人就好了。女人天生就是要被男人宠的,他把我从前夫的深渊里解救出来,我很爱他。”

听她说完,我不打算问她前面那个问题了,那个问题是:你为前夫做过什么吗?

就算是问了大概也得不到一个准确答案,作为一个渴望被拯救的公主,屈尊下凡做饭洗衣已经是天大恩赐,还想她做什么呢?

她想要的确实很“简单”,要一个披荆斩棘的勇士,终生温柔地把她宠成一个小女孩,永远都不用长大。

就像她的第二段婚姻,再次让她成为那个被保护的人,让她从前夫的深渊里走出来。

总是渴望“被拯救”的女人,往往过得很惨

可,她到底为两任丈夫做过什么?

对于前夫,她一味抱怨,却没有哪怕一点点的体谅,体谅他的累;对于现任,她说因为他救了她,所以她爱他。爱在哪?她说不出来。

其他的女同学附和着她,说前夫不是东西。这其中有多少出自真心,我不知道。

我没有继续加入话题,只是在心里默默感叹:原来,还有女人处在这种“美好陷阱”里。

02、

每个人都渴望能一直做小孩,永远不要长大,被疼爱保护。

但是希望一辈子都被照顾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为哪怕是你爹也会老去。

我们说爱情是平等的,是两个人相互宽慰相互理解的。所以渴望一直做小孩的我们不能总是当小孩。

因为爱情是我失意时对方像个大人一样接住我的脆弱;对方痛苦时我像个大人一样去抚慰对方的痛苦。

想当“女儿”先当“妈”,想做“儿子”先做“爸”。

一段关系的平等,一定是建立在双方相互付出的基础上。

当一方什么都不做就想要对方去付出更多,关系最终只能走向破裂。

总是渴望“被拯救”的女人,往往过得很惨

就像前文提到的同学C,她看不到前夫工作上的疲惫,只觉得前夫不够体贴,不像恋爱时那么温柔。

她觉得跟前夫的婚姻生活是痛苦的,迅速离婚并迅速二婚。

痛苦中的她满心期许一个英雄来拯救她的生活,她什么也没做,安静地等待着一个男人的到来。

她二婚了,像是几年前第一次步入婚姻时一样感到温馨。

但,屠龙救美的勇士,终将化作凡人。

爱情的节奏从来都是随着生活的轨迹演变,由热烈到平淡,由痴情到深情。

生活从来都是复杂的,婚姻给人们带来的,往往是高于恋人的复杂。

婚前你们是爱人,婚后你们不但是爱人,更是夫妻、家人。

这意味着夫妻之间多了更多的责任、义务。很多人婚姻美满,扶持到老,因为他们承担履行责任的同时,还愿意主动多花耐心在生活上;而婚姻不好的人,各有各的原因,但都离不开责任的缺失,两个人的不耐心。

而承担责任最核心的一点就在于——个人成长。

很多人却不愿意成长,只想让心灵保持在孩童时期,等待着他人来解救自己。

当他们步入婚姻,只觉得生活多劫多难,却不知自己深处陷阱已久。

甚至,这个陷阱还是他们自己营造的。

3、

2019年7月23日,吴佩慈宣布怀上四胎。怀孕是人生喜事,但她的“喜事”却并未收获所有人的祝福。

2014年2月,吴佩慈在香港生下女儿,15年生育二胎,17年生育三胎,19年宣布自己怀上四胎。

这种可怕的生育速度让无数人汗颜,怎么也说不出祝福的话。

生育是十级疼痛,一次次的生育对她来说却仿佛每年一度的旅游散心毫不费力。

在此期间,哪怕是为婆婆送上上亿元打造的“金龙”也未能得到认可。

她到底图什么?图所谓的豪门之实?可哪怕她不知疲倦地流水线造娃,纪晓波始终含糊不清,不给她一个光明正大的名分。

总是渴望“被拯救”的女人,往往过得很惨

有一部韩国电影叫《下女》,影片中挺着大肚子的富家太太与丈夫行房事时,笑着说:“我不懂哥哥嫂子为什么只生了一个孩子就不生了,我们又不是养不起孩子的穷人,等我肚子里的孩子出生了,我还要生第四个,第五个!”

跟吴佩慈一样,她把生育当做是任务,坚持不懈地超额完成任务。但她有名分,而吴佩慈没有。

之所以提这样的例子,是因为她们也陷入跟我同学一样的陷阱里。但面对陷阱,她们选择迎合,紧紧抓住那条看似是稻草的枷锁,自认这是救赎人生之道。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陷阱?

曾经有一个知名情感博主说:“子宫是女性天然的福利。”

作为一个深耕互联网十几年的女性大V,她数十年如一日地给上百万粉丝答疑,还建立了名为“pu值、石头剪刀布”的理论体系。

但她这句话,不可谓不恶毒。

她给女性器官赋予了权利的意味,认为器官能够给人带来福利。这完全就是极端男权的女性化,甚至于理论的核心还是女性的权益要倾向于男性的给予。

就像那些要男人永远礼让女性的女人,极致的性别压抑背后是彻底匍匐倒向另一方的性别特权。

即,靠男人、压榨男人才能证明我是个独立的女人。

她们获得特权,实施特权,却在男人离开时陷入更大的痛苦。

痛苦中的她们坚信一切都是男人的错,要寻找更多更好的男人。

4、

自造痛苦的她们将痛苦投射到其他人身上,乃至投射到她们眼中的世界。

世界时时刻刻压迫她们,只有以强大的力量才能反压迫。

更糟糕的是,她们认为世界充满痛苦,而世界回馈给她们的,也往往都是苦难。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投射性认同”,一个人将自己所感知到的内心世界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久而久之另一个人会认同他感受到的事物。

总是渴望“被拯救”的女人,往往过得很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位妻子总是担心老公出轨,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质问老公,她老公没有出轨,对她的质问感到不耐烦。这是妻子将她的感觉投射到老公身上。

然而,她无时无刻的猜忌让老公受不了真的出轨了。这是投射性认同。

更浅显地说就是,我们跟朋友一起吃饭,宴席上有一个人高谈阔论要如何做生意,如何避开一些商业上的陷阱。

我们感到烦闷,只想低着头安安静静吃饭,唠唠家常。

这是那个令人烦躁的人将他的内心世界投射在我们身上。

有人一开始觉得无趣,听着听着开始对他的言论表示赞同,连连点头,这是投射性认同。

就像是那些深陷痛苦的女性,她们制造痛苦,久而久之,“世界”也认同了她们的痛苦,以痛吻之。

最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身边做运营的朋友跟我说:“情感领域吧,打击痛点女性喜欢看,女人普遍是情绪脑作祟,男人一般是理性脑跟爬行脑。女人更加感情用事,男人要么会去区分利弊,要么就是纯粹追求下三滥。”

一句话让两种性别都中伤,但是,既然人和人的大脑构造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真的是源自基因上的天性吗?

总是渴望“被拯救”的女人,往往过得很惨

5、

或许,所谓基因、天性,全都被上千年的社会文化所影响。我们将一切归因到本性上,认为本性是一个人的答案,却忽略了历史推演进程中的弥留。

就像荣格所说:文化、基因、乃至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最终形成一个人的无意识,潜在影响他。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二年,波伏娃开始创作《第二性》,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本西方女性“圣经”完整面世。

很多人可能会对这个书名有所歧义,但其实,书中清清楚楚表明观点:当女性不再依附男性,活出自我,她就是第一性。

波伏娃大胆前卫地指出,女人,如何做一个女人......这些都是被社会定义的。

早在20世纪,人们已经开始正视女性问题,甚至是清楚明了地直指问题核心。近十年,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不再像上个世纪一样缓慢。

但也正是因为信息的快速获取、信息的复杂,人们很难去甄别,容易被误导。

当互联网对人群的覆盖率越来越高,带来的除了便捷,更多的却是混乱。

就像前文提到的某知名情感博主,她说子宫是女性天然的福利。她凭什么这么说?凭什么物化女性赋予意义呢?

一个女人的人生意义,不从来都是由她自己来定义的吗?

也比如五年四胎的吴佩慈,在她备孕四胎前曾经发表声明:生孩子,是出于爱。比起爱,那些疼痛与疲惫都显得微不足道。

总是渴望“被拯救”的女人,往往过得很惨


她为什么要这样骗自己?或者说,这样的话她信吗?

她或许是相信自己的,因为如果自己都不信自己,前面所做的一切都将功亏于溃。

偏见,来自信息文化带来的差异,来自他人替你设下的局限。

而打破偏见,却从来都是由放下对自己的偏见开始。

21世纪已经过去20年了,就不要再开历史倒车为难自己了。

当然,最终的落点还是要回到那个永远不想长大的女孩。我该说些什么呢?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不想说,就算是说了,她又如何相信?如何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人生,从来都是自己思考出来的。

平权运动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每个人都能够选择自己的活法。

一辈子活在自己营造的痛苦中,也未尝不是一种活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