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面對面」馳援武漢的溫州醫生朱鶯:下輩子還會選擇當醫生

先來看下第六期直播視頻的片段剪輯!



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冬天。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堅定地踏上了離家的路,

不顧個人安危,

或選擇逆行,奔赴武漢,

或堅守溫州,救死扶傷。

他們是向著疫情逆行衝鋒的溫州醫護人員。

在他們身後是家人、朋友、同事,

還有溫州社會各界朋友的牽掛與支持。

戰“疫”正值關鍵時刻,

他們過得怎麼樣,自我保護的好嗎?

是不是有滿肚子的話想要傾訴?

……

快點溫州APP聯合溫州市衛健委、溫醫大附二院甌江口院區、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單位聯合推出《戰“疫”面對面》視頻直播專欄,通過與馳援武漢或在溫州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視頻通話,讓社會看到他們正在經歷的故事,讓網友聽到他們此刻的心聲!【戰“疫”面對面】第六期,我們對話一位馳援武漢的溫州醫生——朱鶯。


簡介

「戰“疫”面對面」馳援武漢的溫州醫生朱鶯:下輩子還會選擇當醫生


【視頻直播內容節選】

朱鶯說,從醫20年,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一名奔赴(疫情)前線的“戰士”。

馳援武漢 24小時到位


朱鶯是溫州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接到馳援武漢命令的時候是除夕夜裡,當時她正通宵值夜班。初一早上,雖然感覺自己體力有些不支,但她還是匆忙趕回家,簡單整理了行李就和其他醫生一起從溫州市衛健委集中出發,一路上風塵僕僕,到達酒店住下已經是初二凌晨三點半了。

「戰“疫”面對面」馳援武漢的溫州醫生朱鶯:下輩子還會選擇當醫生


身體發燒 與“新冠肺炎”擦肩而過

朱鶯和同事們到達武漢的當天就投入緊張的工作,不巧的是三天後她出現了發燒的現象,體溫一度達37.9℃。一同援鄂的同事紛紛送藥,關心慰問她,讓她非常感動和溫暖。非常幸運的是,在被隔離的第四天,朱鶯查了第二次咽拭子、拍了CT後,結果顯示一切正常,她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被隔離了五天後,朱鶯立即就投入到隔離病房工作中去了。她說,現階段他們採用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方式,效果蠻好。大部分的病人在他們的精心治療下,基本上都會好轉恢復出院。


「戰“疫”面對面」馳援武漢的溫州醫生朱鶯:下輩子還會選擇當醫生

“昨天出院5個,今天出了7個,今天我們病房沒有新病人入院。"連線時朱鶯說,“今天是我來武漢最開心的一天。”經過醫護人員和武漢市民的全民戰“疫”,武漢的新增病例也在一天天減少,這讓朱鶯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戰“疫”面對面」馳援武漢的溫州醫生朱鶯:下輩子還會選擇當醫生


43床患者的7字遺書

寫下7個字遺書“我的遺體捐給國家”,感動全國人民的武漢市民肖賢友是朱鶯目前所在的醫院所負責的病人之一。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肖賢友知道自己隨時有生命危險,就拒絕使用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想留給更需要的人使用。遺憾的是,轉院金銀潭醫院之後,肖賢友病情惡化,不幸離世。他的離開讓朱鶯很難受,她說真的想搶救更多的生命、挽留更多的生命。


家中團圓飯 等待遲歸人

朱鶯的丈夫李步輝是一位人民警察,作為警醫家庭,雙雙都在戰“疫”崗位上。朱鶯說,她最牽掛的還是女兒。她幾乎每天都對丈夫叮嚀囑咐,希望他能在每天的工作之餘抽出點時間為女兒做三餐,讓女兒能少吃外賣少外出。除夕以來一直在工作的朱鶯十分想念家裡人,還有那頓遲到多時的團圓飯。

「戰“疫”面對面」馳援武漢的溫州醫生朱鶯:下輩子還會選擇當醫生

15歲的女兒淚別朱鶯

回憶起接到通知的那天,朱鶯給女兒打了一個電話,當時女兒李思雅不同意她去武漢。朱鶯這樣跟女兒解釋:媽媽是醫生,職責是治病救人。出征送別時,女兒抱著媽媽哭得很傷心,心中有千萬不捨得,嘴上不斷地跟朱鶯叮嚀:媽媽做好防護,平安歸來! 15歲的李思雅理解和支持媽媽的決定,還給媽媽寫了一封信《心有錦緞 白衣逆行》,這封信也在溫州人的朋友圈中熱傳。朱鶯說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戴著護目鏡的她眼淚止不住地流。


「戰“疫”面對面」馳援武漢的溫州醫生朱鶯:下輩子還會選擇當醫生

女兒的信


下輩子還會選擇當醫生

在連線的最後,朱鶯說:“如果下輩子讓我重新選擇職業,我依然會選擇當一名醫生。醫生這個職業很神聖,我要去救更多的生命。當疫情發生,醫生光榮接受使命。非常感謝單位的領導的關心、背後的親人、朋友無時無刻的呵護……我會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最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接下來的治療當中。”

「戰“疫”面對面」馳援武漢的溫州醫生朱鶯:下輩子還會選擇當醫生

附朱鶯女兒的信


「戰“疫”面對面」馳援武漢的溫州醫生朱鶯:下輩子還會選擇當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