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斯特恩為什麼要大力吹捧包裝詹姆斯?

太監槽擬嘛


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大衛.斯特恩吹捧詹姆斯應該是從2007年開始,那一年詹姆斯首次帶領騎士殺進總決賽,最終被馬刺4:0橫掃。

第一,當時的馬刺GDP如日中天,5年內第三次進總決賽,前兩次都奪下了最後的總冠軍,可是有個令大衛斯特恩開心不起來的事就是收視率,馬刺前兩次進總決賽收視率在NBA歷史上都是排在倒數,馬刺的球市實在是太小了,石佛那一張面癱臉很難和超級明星聯繫起來。有了詹姆斯這張牌,就可以很好來鼓吹提高收視率,孤膽英雄獨闖龍潭的故事是所有人都喜歡的,這一集在2001年的洛杉磯和費城我們看過。

其二,聯盟任何時候都需要當家球星,更需要有球星之間的碰撞,這樣才會有談不完的話題。詹姆斯VS科比,就靠這兩個名字還不夠嗎。詹姆斯當時只有23歲,科比那年29歲,這一話題效應還可以持續好幾個年頭,讓聯盟的商業價值達到最大化。

總歸,NBA既是世界上最好的籃球聯賽,也是一個巨大的商業聯盟,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所有問題的出發點都是商業價值。

緬懷科比,珍惜老詹!



富貴看球


眾所周知,NBA作為一個商業聯盟,一切的條件都是利益為先。從NBA的發展史,可以看出斯特恩為什麼會大力包裝詹姆斯。

NBA是目前全世界最受關注的籃球賽事,但其實NBA的發展之路並不順暢,在上世紀80年代,NBA在全美成為了頂級聯賽之一,但是在全球的影響力十分有限。NBA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走出美國,走向全球是“黑白雙煞”時期,魔術師與伯德所在的80年代,他倆一共拿了8個總冠軍。魔術師和伯德增加了更多的上座率和收視率,使NBA可以快速發展,為更好的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斯特恩也是在這個時期,敲開了中國的大門。在春寒中瑟瑟地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敲開的大門,卻被肖華關了一半,不知道在天堂的老爺子知道了會不會氣的吐血。

令NBA在全球影響力到達高潮的無疑是“籃球之神”喬丹了。時至今日,主流媒體依然普遍認為是喬丹讓全世界認識了NBA!是喬丹扛起了“黑白雙煞”老去後的聯盟大旗,並將這杆大旗插滿了全世界。可以說,喬丹的影響力已經不僅僅侷限於NBA,甚至已經超過了籃球的範疇!

喬丹退役後,不僅造成了勞資糾紛,致使98-99賽季只打了50場球;而且造成了NBA收視率下降,關注度降低。21世紀,也有很多超級巨星比如科比、奧尼爾、鄧肯、艾弗森等,但是遠遠不能彌補喬丹退役的影響。此時,“天選之子”應運而生。而且,聯盟炒作的“23VS24”,將科比與詹姆斯捆綁炒作,確實吸引了非常多的眼球。

斯特恩炒作詹姆斯,歸根結底是為了商業利益考慮。聯想喬丹退役時的巨大影響,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比退役時,並沒有引起NBA收視率的下滑,可見老爺子做法非常成功。應該明確的是,NBA本就是商業聯盟,利益才是NBA球隊老闆們最大的追求,只要有利於聯盟發展,包裝推廣詹姆斯是非常明智的。


雲飛看書


1.沒進聯盟前,高中就可以全美直播加耐克驚天大合同(對比下當年加內特在聯盟六年1.26億的最高薪資)。

2.聯盟有靠球探報告吃飯的職業,在選秀前,克利夫蘭街邊喝斷片的醉鬼都知道要選那個會給他們帶來希望的天選之子。

3.我認為聯盟對勒布朗的哨子很有問題,惡犯變普通犯規,普通犯規算沒有是經常的事兒,相比其他隊伍的頭牌差太多。

4.勒布朗的成功除了天賦還在於自律和努力,對身體的保養,對家庭的負責,對媒體的專業性,成了他這些年成為聯盟第一人的基礎。暴富後沒緋聞沒惡習對於一個貧民窟出身又沒爹的人,太不容易了。

最後我想說,我覺得聯盟裡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段傳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自己選擇走的路,只不過勒布朗走過的路更不可思議,我不知道題主問這個問題的意義是什麼,競技體育又不是演戲又不是社交媒體,隨便就能捧出個小鮮肉大流量。


江城球哥


在老流氓退出歷史舞臺後,聯盟急需有人作為排面,從穩定性和球場表現還有外界媒體來看,詹姆斯是非常合格的人員,早早的拿到4座MVP,得分王,一陣。當然也有球迷支持和市場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