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是在什麼背景下寫成的?

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是在什麼背景下寫成的?

《沁園春·長沙》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所寫的一首詞。這首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抒發了有志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蔑視軍閥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是在什麼背景下寫成的?

毛主席手書《沁園春·長沙》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長沙》譯文大意:

在深秋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我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看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廣闊的天空裡鷹在矯健有力地飛,魚在清澈的水裡輕快地遊著,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宇宙,千萬種思緒一齊湧上心頭,我不禁想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究竟由哪個階級決定主宰呢?

回想過去,我和我的同學,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裡遊玩。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可曾記得,當年我們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飛奔而來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是在什麼背景下寫成的?

《沁園春·長沙》這首詞最早出現在北京新華書店1949年8月發行出版的《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作者:蕭三),後來經毛主席親自審定後正式發表於1957年1月的《詩刊》創刊號。

這首詞是在什麼背景下寫成的?

長沙,是湖南省省會, 是毛澤東青少年時期讀書的地方。 1911年至1923年4月,毛澤東在長沙學習和工作長達10年之久。1911年春,毛澤東考人湘鄉駐省中學讀書。同年10月辛亥革命得發後,毛澤東參加長沙的起義新軍。1912 年3月清帝退位,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毛澤東退伍,先考人公立高級商業學校,一個月後又考人湖南全省高等中學(後改名省立第一中學)。這年秋天,毛澤東退學寄居湘鄉會館自學,每天到湖南省立圖書館讀書。1913 年春,毛澤東考上了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預科。1914 年2月,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合併於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因為一師是秋季招生,3月毛澤東編入預科第三班重讀了半年預科,秋季編入本科第八班,直到1918年6月畢業。在讀書期間,毛澤東常和同學們攀登嶽麓山,到橘子洲遊覽,暢遊湘江,一起研究學問,討論國家大事,尋求革命真理,以後又在長沙工作活動,多次領導反對軍閥政府的鬥爭。

1915年9月毛澤東印發反袁世凱稱帝的小冊子,開展反對袁世凱的鬥爭。1915年上半年學期末,一師學生反對由校長張幹提議、省議會作出要學生繳十元雜費的新規定,毛澤東參與領導了驅逐張乾的學潮,張幹被迫辭職。1917年發起組織新民學會,1918年4月正式成立。1917年開辦了中國第一所革 命的工人夜學。1919年主編《湘江評論》,下半年積極領導了湖南人民驅逐北洋軍閥張敬堯的運動。1920 年創辦“文化書社”、“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俄羅斯研究會”。1921年8月與何叔衡創辦“ 湖南自修大學”,1923年4月與李達等創辦湖南自修大學校刊《新時代》。特別是,1920年與何叔衡等組織湖南共產主義小組和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代表湖南共產主義小組到上海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回湖南後,建立了黨的第一個省 委中共湘區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1922年10月領導了長沙六千多泥木工人罷工,經過20天英勇鬥爭,獲得完全勝利。

1925年2月毛澤東與夫人楊開慧,攜帶長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回家鄉韶山養病,並領導農民運動。同年8月28日,由於韶山大惡霸地主成胥生告密,湖南軍閥省長趙恆惕電令湘潭縣團防局逮捕毛澤東,就地正法。毛澤東得到消息後,趁著月色,扮著鄉下郎中,用轎子抬出了韶山,經寧鄉道林到九江廟,然後坐小船,秘密來到趙恆惕的眼皮底下的長沙。在長沙住了些日子後,9月上旬毛澤東與準備到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五期學習的龐叔侃、周振嶽一道從長沙出發去廣州。

就在毛澤東回到長沙,即將離開湖南去廣州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期間,重遊橘子洲,撫今追昔,激情澎湃,寫下了這首詞著名的豪情詞篇《沁園春·長沙》。

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是在什麼背景下寫成的?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這描寫了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四周楓林如火,寄寓著火熱的豪情。“萬山紅遍”正是“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再現。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這體現了青年時代毛澤東對全體勞動人民獲得自由解放的嚮往與追求。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這一問道出了青年毛澤東的豪氣干雲、雄心壯志,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毛主席在1964年1月27日口頭答覆外國文書籍出版局《毛主席詩詞》英語翻譯者說:“這句是指:在北伐以前,軍閥統治,中國的命運究竟由那一階級做主?”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用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自然地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將無形的不平凡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戰鬥的激情豪邁、雄姿英發。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毛主席在1964年1月27日口頭答覆外國文書籍出版局《毛主席詩詞》英語翻譯者說:“擊水,指在湘江中游泳。當時我寫的詩有兩句還記得: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那是有因是子(蔣維喬),提倡一種靜坐法。”

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是在什麼背景下寫成的?

毛主席的這首《沁園春·長沙》,

是我們寶貴的精神和文化財富,

大家一定要會背誦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