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賀新郎·讀史》:看偉人前無古人的氣魄

讀史詠史,代不乏人,名篇佳作,不勝枚舉。但能給人以最強烈印象的,毫無疑問有毛澤東這首:

賀新郎·讀史

人猿相揖別。

只幾個、石頭磨過, 小兒時節。

銅鐵爐中翻火焰, 為問何時猜得?

不過幾千寒熱。

人世難逢開口笑, 上疆場彼此彎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毛主席《賀新郎·讀史》:看偉人前無古人的氣魄

一篇讀罷頭飛雪。

但記得、斑斑點點, 幾行陳跡。

五帝三皇神聖事, 騙了無涯過客。

有多少風流人物?

盜蹠莊蹺流譽後, 更陳王奮起揮黃鉞。

歌未竟, 東方白。

毛主席《賀新郎·讀史》:看偉人前無古人的氣魄

寥寥百餘字,卻貫穿了人類史幾百萬年,氣格之大,包涵之廣,用詞之簡,極盡概括。而恢宏思慮,沉澱其間。

相比之下,其他詠史詩格局上就拉開了。

毛澤東以整個人類史為描述對象,而以往詩人往往是截取一個片段,寫一個人或一段事,大一點的以朝代為背景。譬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俱為千古名篇。

當然,還有東坡那首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毛主席《賀新郎·讀史》:看偉人前無古人的氣魄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卻也只截取了三國一個片段,光憑前兩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氣勢上到底中氣不足。

而那首因《三國演義》而廣為人知的: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楊慎

毛主席《賀新郎·讀史》:看偉人前無古人的氣魄

《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也只是說秦道漢,內容多有頹嘆。

時人言,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豈虛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