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濮阳:卫国贤大夫蘧伯玉故事(2)史鱼尸谏


厚重濮阳:卫国贤大夫蘧伯玉故事(2)史鱼尸谏

(厚重濮阳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王杰 题写)

厚重濮阳:卫国贤大夫蘧伯玉故事(2)史鱼尸谏

蘧伯玉画像

蘧伯玉,名瑗,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战国时卫国(今河南濮阳县渠村)人。约生于公元前五八五年左右,卒于公元前四八四年以后,是位年逾百岁的寿星。他自幼聪敏过人,饱读经书,能言善辩,外宽内直,生性忠恕,谦诚坦荡,堪称“中华德圣”,实为千古君子。

蘧伯玉生于仕宦之家,其父无咎,谥庄子,也是卫国名大夫。

蘧伯玉于卫献公初即已入仕,在献公中期已为卫国举世皆知的贤大夫。蘧伯玉一生,侍奉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他主张“以德治国”,执政者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教育、影响人民,他体恤民生,实施“弗治之治”。所以卫国虽几经战乱、内讧,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但由于蘧伯玉等大臣的努力,仍能稳立中原,民众安居乐业,以致孔子周游列国进入卫国时,竟然发出“庶矣哉”的惊叹。蘧伯玉与孔子一生为挚友。二人分别仕于鲁和卫时就曾互派使者致问。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有十年在卫国(国都在今河南濮阳县五星乡高城一带),其中两次住在蘧伯玉家,据说时间前后达九年。尤其是孔子第二次从外地回到卫国,蘧伯玉已年高隐退,孔子再次在其家设帐授徒,二人更是无事不谈,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对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言行合乎儒家学说的基本观点,为以后儒家学派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蘧伯玉“弗治之治”的政治主张,也开创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先声。

厚重濮阳:卫国贤大夫蘧伯玉故事(2)史鱼尸谏

蘧伯玉作为卫国的大夫其贤名在卫国朝野是出了名的,当然卫灵公自己也清楚,可是他始终没有重用蘧伯玉。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卫国大夫中有一个叫弥子瑕的人,长着一副漂亮的脸蛋,与南子夫人私通。而蒙在鼓里的卫灵公十分喜欢他,对其言听计从。其实,弥子瑕是个平庸无能之辈,他只会一味地媚上瞒下,并无治理国家的才能。朝中大臣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进谏都无效。有一位叫史鱼的上大夫就曾多次进言,让灵公远离小人,重用贤人,重用蘧伯玉,可是灵公就是不采纳。后来史鱼病了,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将要辞世,就把儿子叫到跟前,非常遗憾和内疚地说:“蘧伯玉是一位品德高尚而又贤能的人,不重用蘧伯玉卫国将危在旦夕!作为大臣,我不能举荐贤良蘧伯玉,不能辞退弥子瑕,不能替国君办事,不能替国家分忧,死了是不应该享受大礼的。等我死后,绝对不能按常规对待,把我的尸体放在南窗下,向世人表白我的心愿。”不久,史鱼去世了。

史鱼的儿子尊重父亲的遗愿,将他的灵柩、牌位都放在偏位的窗下,未按大礼行事。

当卫灵公前往吊唁时,发现了这件不合常规之事,便很生气地责问史鱼的儿子:“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你连最起码的礼仪都不懂吗?”

史鱼的儿子将其父生前的话原原本本地叙述了一遍。灵公羞愧难当,十分内疚地说:“这都是我的过错,都是我的过错,完全辜负了他的耿耿忠心。”

于是他命令史鱼家人重新安排了丧事,回朝后立即辞退弥子瑕,而起用蘧伯玉为相。

史鱼的悲壮之举,被史家称为“尸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