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平北碚場——民國鄉建歷史


四川方言,把平整的土地稱為壩子。最大的壩子當然就是川西壩子。山區平壩少見,那些平整地方也常以壩為地名,重慶就有沙坪壩,李子壩,菜園壩。北碚看起來也平,還是重慶少有的可以騎自行車的地方,怎麼不叫壩呢?因為,北碚是填出來的。

原生態的北碚場,就是北碚鄉的市街,只小小一塊,名為譚家碼頭,有那麼七八條街,每條都只有十多二十戶人家,不長。旁邊倒有個壩,鞍子壩,就是體育場。北碚場邊,溝壑縱橫,最大的當數會龍溪,從現在蘆溝橋路斜切向馬鞍山,折入嘉陵江,最深處有10米,場邊兩岸高差4米,三五年一遇的洪水倒灌,就會把北碚場變成一個孤島。其他凹坑淺槽陽溝,更時常汙水橫流。峽防局長盧作孚親自帶隊掏溝,都搞了好幾回。

擺平北碚場——民國鄉建歷史

1937年的北碚街道

1933年七月,上海市政專家黃曰騯參觀北碚後,提出了調整思路,而完整的市政設計方案,因資金的缺乏沒有實際意義。

到1934年,匪患大體消停,北碚鄉的鄉長也由峽防局副局長熊明甫兼任,鄉民與峽防局的對立情緒也沒那麼強烈了。在民生公司跨越式大發展的同時,北碚場吸引著人氣。這時,場上人口比起五年前已翻倍,市街鋪面的租金,已是對岸黃葛的5倍,還被爭搶一空。

北碚場必須擴大。

要擴大,首先得擺平!

把這些溝溝坎坎整平,北碚場的氣勢就出來了,也方便向火焰山、黃山堡方向擴張。

四月份,經峽防局倡導,北碚鄉成立了北碚市政管理委員會,峽局的黃子裳和伍玉璋以北碚居民的身份入職。這個部門後來多次更名,換人,但宗旨一直未變:擴大市鎮,推進北碚的建設。

要擺平北碚場,說來很簡單,就是移山堡堡的土,去填山溝溝。在只有鋤鍬籮筐的年代,這很要費點人力,可不會像愚公移山有神仙幫忙,也沒有一文錢政府撥款,全都得靠自己。

這不可能,也不應該,全部由峽局職員來完成,所以市政管理委員會的工作,首先就是明確各家各戶,除鰥寡孤獨外,都必須出力挑土。第一期是均和路到朝陽書院的一段窪地,也就是現在北碚公園大門前中山路一段,用黃山堡的土來填。

擺平北碚場——民國鄉建歷史

1941年北碚市街圖


1934年4月28日,黃子裳與三峽染織工廠建築工程師王達才及峽防局特務隊胡天朗隊長等,開始測量,啟動了延續十年的擺平北碚場的填溝工程。

修築路面材料的資金,全靠募集籌措。民眾俱樂部川劇社、北碚劇社四處演出,又請重慶藝術專門學校師生前來北碚義演,賣票募捐。熊明甫聯合北碚12保向民眾勸募,向場上大小攤販收捐,鹽幫,屠幫,船幫積極捐款。北碚全部露天公共廁所的收益也用於填溝。盧作孚更出面向重慶各家銀行募捐,募得300餘元,佔了總共募集款項452元的一大半。

組織鄉民幹事,就比不得峽局職員了,加之黃山堡有許多墳墓,得動員遷墳。實際到5月15日才正式開工,中途又因農忙和天熱,歇了不少時日,8月中旬起,峽局安排,由少年義勇隊二期學員,工人義勇隊,峽局手槍隊士兵每人每天早晚各挑一次土,一天不少於30挑。同時督促鄉民,終於在10月底完工。

這段道路長18丈,共挑運泥土約10萬挑,石灰1300餘挑,炭灰1000餘挑,鵝卵石5000餘挑,耗資565元,被命名為民眾馬路。

擺平北碚場——民國鄉建歷史

北碚街道填溝示意圖


——1941年的北碚街道圖

這之後幾年,因經費問題,大的構想都擱置,特務隊出面組織,填溝分散進行。

抗戰軍興,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成為了遷建區,雖說也包含了黃葛、澄江、文星等鄉鎮,甚至有不屬於實驗區範圍的巴縣歇馬鄉、蔡家鄉,但畢竟北碚鄉才是中心。實驗區署選定了青北公路,就是已改名為中山路的民眾馬路上端,兩邊的區域徵地,形成了北碚新村,就是現在北碚老城的核心地帶,後來還把毛背沱至龍鳳溪一帶規劃為平民住宅區,大興建築,甚至考慮過從澄江夏溪口修濱江公路直到毛背沱,在勘察後,覺得困難太大而作罷。

中心,仍然是北碚場,遷來這麼多機關、學校,往來這麼多各色人員,還有四五個劇團在場上公演,怎麼擠?地勢侷促,房屋不敷分配,房價高漲,衛生情況糟糕。

重中之重,還是整理擴大北碚場。

1938年8月,繼續填溝,抬高拉平路面,由劉騏良主持,增高了學園路,繼續整理市街陰陽溝,調整街道,拉直,打通。

擺平北碚場——民國鄉建歷史

四十年代北碚街景

在1939年11月,大工程啟動,遷遼寧路居民至牌坊灣,在遼寧路開隧道,既防空,也不用繞廟嘴通向溫泉,這就是北碚著名的“穿洞”。同時,準備填平會龍溪,根治嘉陵江漲水時的倒灌。在1940年1月完成工程測量,但測算耗資巨大,區署無力承擔。1941年3月,得到四川水利局貸款九萬元承諾,而隨即飛漲的物價又一次打消了動工的念頭。

1941年11月22日,北碚市場整理委員會主任吳定域,召集居民動員,中山路延伸填溝工程開始。工程包括通至江邊的兩條下水道,填溝修路,加寬路面。這段全長360米的道路,歷時三個多月完工,並在路面打三合土,人行道上栽懸鈴木。

中山路是北碚當時第一條標準馬路,格局和行道樹保存至今。現在的上段,已是步行街,當你站在遮天蔽日的樹蔭下,向廣電大樓看過去,可曾想過,百年前,那裡還是一條溪流?

然後,繼續填溝。填!填!!填!!!將會龍溪這頭,填平。中山路至會龍橋段抬高3米,與關廟街道持平。到1942年8月初,形成朝陽路,連接中山路和北平路。

擺平北碚場——民國鄉建歷史

今日北碚中山路,盡頭就是填溝而成

北碚平了,市場擴大了,效果出來了。

在1942年12月12日,全面填平會龍溪工程啟動,在物價、工價逐日上漲的情況下,歷時10個多月,填平會龍溪,拆除會龍橋,填平會龍溪支流,打通朝陽路和吉林路,築成了三條馬路,全是三合土路面,懸鈴木,命名為遼寧路、解放路和新華路。

北碚的填溝工程一直持續到1945年。

填溝整修,抬高路面,擺平了北碚場,形成了今日的正碼頭。北碚市街成了規模,面貌煥然一新,迎接著各方來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