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三大組織,真正歷史由來,除我你知

明朝非常有名的三大機構東廠、西廠、錦衣衛,是在明朝除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之外的三個司法特務機構,只聽命於皇帝一人,不受其他部門的制約和管理。那今天就讓我們聊一聊這影視劇中大名鼎鼎的機構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

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三大組織,真正歷史由來,除我你知

東廠

東廠全稱東輯事廠,既是檢察機關也是特務機關。永樂十八年朱棣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由親信宦官擔任督主,通常由司禮監太監擔任。同時東廠也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它的分支機構甚至已經延伸到了明朝的附屬國朝鮮半島。

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三大組織,真正歷史由來,除我你知

東廠所有成員主要從錦衣衛的精英分子中選拔。其主要職責和錦衣衛以及後來的西廠類似,監視朝廷官員、社會名流、專家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不高的政治反派不經司法審判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

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三大組織,真正歷史由來,除我你知

對於朝廷高級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對其進行逮捕和審訊。明朝有名的太監像王振、劉瑾、馮保和魏忠賢都擔任過東廠提督。到了明朝後期東廠和錦衣衛由平變成了上下級的關係。在宦官權傾朝野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到東廠督主甚至要下跪叩頭。

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三大組織,真正歷史由來,除我你知

西廠

西廠全稱西輯事廠,是憲宗時期為了加強特務機構而設立。第一任督主是明朝有名的宦官汪直,和東廠一樣只為皇帝一人辦事。西廠是一個非常短命的機構。只有兩任督主分別是汪直和劉瑾,但是在設立時間內權利範圍大過了東廠。西廠在全國範圍內佈下情報網,主要針對京內外官員,一旦懷疑某人就立刻實行逮捕。對一般百姓其言行舉止稍微不慎就會被西廠以妖言罪從重處罰。

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三大組織,真正歷史由來,除我你知

後來因朝中大臣集體上書憲宗才決定第一次廢除西廠。可是一個月後又復開,直到汪直被剷除,憲宗才在他的任期內徹底的廢除了西廠。後來到了武宗時期又復開西廠由親信太監劉瑾擔任,後來劉瑾倒臺,西廠算是徹底退出從歷史的舞臺。

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三大組織,真正歷史由來,除我你知

錦衣衛

錦衣衛全稱是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是明朝建立最早的軍政情報機構,前身是拱衛司主要負責皇帝的儀仗和侍衛。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製為錦衣衛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錦衣衛指揮使只為皇帝一人效忠,可以逮捕皇帝以外的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且設有親錦衣衛監獄可以不公開審理錦衣衛的刑訊範圍只針對官員士大夫,一般不會涉及到黎民百姓。

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三大組織,真正歷史由來,除我你知

有錦衣衛指揮使名分的第一任是毛驤。他為朱元璋在調查胡惟庸案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最後也被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而殺頭。除了調查審訊官員外錦衣衛還負責皇帝的護衛工作。由於錦衣衛審訊手段殘忍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廢除錦衣衛。但永樂帝朱棣在靖難之役後為了鞏固皇權,又重新啟用了錦衣衛。從此之後錦衣衛一直被作為明朝皇帝的統治工具存在了二百餘年。

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三大組織,真正歷史由來,除我你知

從成立時間上來看錦衣衛成立的時間是最早是在明朝洪武時期朱元璋成立的,而東廠成立的時間次之,是在永樂時期朱棣成立的,西廠則是成立的時間最晚同時維持的時間也是最短的機構。影響力上西廠最強次之東廠錦衣衛最弱。維持時間上錦衣衛最長次之東廠而西廠最短。

東廠、西廠、錦衣衛明朝三大組織,真正歷史由來,除我你知

今天小編提到了明朝三大機構是不是與你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不一樣呢?你們是否加深了對東廠、西廠、錦衣衛的認識?歡迎下方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