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不辨東西南北、沒有方向感的母親。認路對她來說,是件極為不易的事兒:只能死記地標,記標誌性建築物,然後再搞清楚要去的地方是在它的左邊?右邊?前面?還是後面?即使考到了駕照,也常被先生嘲笑,說她開的是無軌電車——設計好的方向,規定好的路線。但是,兒子的降臨像茫茫大海中的一盞燈塔,照亮了母親迷糊的方向,指明瞭她前進的道路。由只能移步於一小塊生活區域的行路盲,慢慢認識南京的路,走入南京、認識南京。聽她細細道來……

光陰似箭如白駒過隙。短短几年時間,兒子上幼兒園了,老師開始教識字。我們的願望是孩子進入漢語學習階段同時接觸英語,希望雙語並進,於是代他報了一個英語班。

這個英語班座落在集慶門大街,我們乘35路公交車在仙鶴街站下車,途中要經過位於升州路與中山南路交界地的甘家大院——甘熙故居。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甘熙宅第入口

甘熙,字實庵,南京晚清著名文人、金石家和藏書家。早年就讀於鐘山書院,師從著名散文家“桐城派三祖”之一的姚鼐,一生著作頗豐。甘家祖上出了不少名人,相傳戰國時期秦國丞相甘茂、三國時孫吳名將甘寧,清朝大俠甘鳳池、甘鳳泉兄弟等都是甘熙的祖先。

甘熙父親甘福,建過一幢藏書樓——津逮樓,樓名取自《水經注·河水》:“懸巖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積卷矣。而世上罕有津逮者,因謂之積書巖。”津逮指由津渡而到達,喻通過一定途徑達到或得到。甘福也許認為惟有書籍才能達到理想之彼岸,故藏書樓以津逮名之。甘福酷愛典籍,當年與兒子一道遍訪吳越諸地,收集古籍字畫,藏有書(畫)十萬餘卷。傳到兒子甘熙時,藏書更加豐富。可是十分惋惜,咸豐三年遭遇太平軍與清軍大戰,藏書樓毀於兵燹,大量珍貴的古籍字畫焚失。餘下的倖存部分甘家後裔捐獻出來,現存於南京圖書館。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甘熙宅第·津逮樓(現在看到的津逮樓是2007年東南大學的專家根據歷史資料,仿天一閣樣式復建的。)

甘熙故居又稱甘家大院,是一幢白牆黛瓦的名宅,清道光初年由甘福修建,後來甘熙又續建、擴建。距今有兩百多年曆史,它是南京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私人民宅,佔地約兩萬一千平方米,又稱“九十九間半”。為何不稱“一百”而叫“九十九間半”這是有講究的。在中國古代,九是最大陽數又稱吉數,過九則到了頭,不能求滿,“滿招損”意味著走下坡,所以中國自古有“九五之尊”的說法。故宮號稱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最大的地方官邸孔府謂九百九十九間半。皇家規定民宅不得超百,故甘熙故居對外稱“九十九間半”。實則不止,有人說鼎盛時達三百餘間,也有人說是一百六十二間。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甘熙故居鳥瞰圖

甘熙大院的建築風格既非徽派,亦非完全蘇式,獨具南京當地建築特色,整個建築風貌體現了金陵紳士之門的文化品位和價值觀,並以此來進行設計和佈置。講究子孫滿堂,希冀代代傳承,故宅第規模氣勢恢弘,各間用房的等級、位置、造型、面積、裝修與主人的身份地位、與房屋的實際用途相符相配。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如今的甘家大院,與明孝陵、明城牆並稱為南京明清三大景觀。徜徉於甘家大院,領略前清民宅文化,流連忘返,不知不覺到了該接兒子的時間了。

兒子很快步入學齡進入小學,他也不能免俗,和千千萬萬的同齡人一樣,走進了“奧數”的怪圈,他所在的奧數班設在石頭城。兒子在石頭城裡舉步維艱地探索奧數“異經”,我在石頭城下憑弔古蹟。石頭城

是南京六朝古都留下的一處著名遺蹟,有“東吳第一軍事要塞”之稱,“地形險固,尤有奇勢”,成兵家必爭之地。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石頭城遺址

說起石頭城的由來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據史書記載,周顯王三十六年,楚國滅了越國,楚威王設金陵邑。後來秦又滅了楚國,改金陵邑為秣陵縣。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出使東吳與孫權合謀破曹大計。諸葛亮途經秣陵,到石頭山上觀察地形,看到鐘山起伏群山逶迤,如一條蒼龍蟠伏於東南,再看石頭山像一頭猛虎雄踞於長江之濱,於是發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讚歎,故有“石城虎踞”之稱。

據地質學家研究,石頭山上的岩層是距今約1億年到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浦口組地層。就在石頭城附近的城牆下面,有一塊突出的橢圓形石壁,長約六米,寬三米,遠看隱隱約約似人之耳鼻口目。由於年代久遠,石壁飽經風化,礫石參差剝落,“面目”凸凹不平猙獰可怖,加上巖塊深淺紫黑顏色不同,看上去就像一張青面獠牙的鬼臉,民間稱之為“鬼臉城”。在鬼臉城西側還有一泓清亮的池塘,從水面一側可以照見鬼臉城的倒影,彷彿“鬼照鏡子”。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由於石頭城的歷史地位名傳遐邇,從廣義上講它已代指南京,成了南京城的別名;而在南京城內,從狹義上講石頭城又是一處著名文化古蹟。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金陵五題·石頭城》更是增添了石頭城的神秘與魅力:“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兒子的課外學習在不斷地延伸、拓展,求學之路越走越遠,從一所學校到另所學校,從一個興趣班到另個興趣班,不斷地探索新校,探索新路。因為要接送他,我也隨之不斷地去認識南京、走近南京。這回我又知道了三山街。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三山街夫子廟/瞻園

三山街遠溯六朝,位於南京城西南、長江之東岸,時有三峰並列,人稱“三山磯”。一次南齊詩人謝脁登三山,在夕陽映照下,建康城之景象盡收眼底,他觸景生情,遙想故鄉,寫下了著名的《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一詩,三山街由此而得名。

到了南唐和南宋時期,三山街成為御街通道。位其東北的承恩寺周圍,商鋪林立,百貨雜陳,著名的韓復興板鴨店、周益興火腿店,還有南貨、水煙、茶食店,繡品店、綢布業,筆墨店、鞋店、浴室等都集中在這一帶,民間藝人也雜耍於此。明城牆建成後,三山街一帶又有了書鋪廊、裱畫廊、氈貨廊和綢緞廊,商業愈加發達,頗有“清明上河圖”的繁榮景象。直到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後,商業中心逐漸北移至新街口,這是後話。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三十年代的三山街

也許是因為三山街的繁華,人多聚眾,到了清代這裡成了吸人眼球的殺人刑場。著名文學評論家金聖嘆因“抗糧哭廟”一案即被處決於此。

順治十八年(1661年),蘇州吳縣縣令任維初為追收欠稅,肆意虐待百姓,激起民憤。這年三月初,順治皇帝駕崩,金聖嘆與一百多名士人到孔廟聚集,以悼念順治為名藉機發洩積怨,同時上書江蘇巡撫朱國治,要求罷免任維初的縣令。朱國治不但不予理睬,反而下令逮捕了其中十一人,並上報京城,言蘇州諸生惑亂抗稅,驚動先帝之靈。更逮捕了金聖嘆等七名士人,嚴刑拷問,最終以叛逆罪將其斬首。

如今每過三山街便想起“古文高手”金聖嘆——順治帝曾讚賞他“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想起他的《天下才子必讀書》,想起大師在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一句幽默:“花生米與豆乾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傳矣,死而無憾也!”

幾年來,在兒子的引領下,我佩戴“如意”(裡),走進了“祁家”(橋);跨過“長江”(路),取得了“勝利”(路)。他東征西戰,我厲兵秣馬;他走南闖北,我隨其而往。由此,我不僅認識了南京的路,也認識了南京城,認識了歷盡千年滄桑然“依舊煙籠十里堤”的古都南京。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愛默生說,城市是靠記憶存在的。正因為南京有記憶,她才成其為城市;正因為有太多的記憶,她才成其為一座古老而迷人的城市。

真的喜歡你,南京!


長按下圖二維碼,閱讀最新“方誌江蘇”文章

我陪兒子成長,兒子伴我穿越,遇見最美的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