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挖野菜,吃“八頭一腦”吧

疫情持續至今,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已經大半個月沒有出過門了?

眼瞅著天氣逐漸回暖,田野裡的各種野菜也都冒出來了。

好想去戶外挖野菜,嘗一嘗春天裡的“八頭一腦”!


薺 菜 頭

有人說沒有薺菜的春天是孤獨的,當挖起第一顆薺菜時就能瞬間感受到春天的味道。

這種既能入菜又能入藥的野菜,可以說是很多人的春季最愛。

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挖野菜,吃“八頭一腦”吧

蘇東坡也盛讚:“天然之珍,雖小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

嫩綠綠的薺菜頭摘回家,配著自家新做的豆腐,加一碗水煮成湯,就是難得的時令珍鮮。


馬 蘭 頭

馬蘭頭是一種路邊隨處可見的野菜,春秋皆有出產,但春季新生的馬蘭頭格外清新。

用《蔬食齋隨筆》裡的話來說,就是“洵美草木滋,可以廢粱肉”。

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挖野菜,吃“八頭一腦”吧

剁碎了拌以香乾麻油,就是前菜和開胃小食的絕佳選擇。

而且馬蘭頭還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溼消腫的功效。


香 椿 頭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

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潤滑肌膚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佳品。

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挖野菜,吃“八頭一腦”吧

香椿頭入菜,吃法很多,通常有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鹽漬生香椿等,還可以與大蒜、香油等調料製成香椿蒜汁,用其澆拌麵條,別具風味。

需要注意的是,新鮮香椿頭含有一定的亞硝酸鹽,烹製前需要經過沸水汆燙。


枸 杞 頭

枸杞頭指的是枸杞的嫩牙梢,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香美,而且具有顯著的食療功效。

《藥性論》認為枸杞頭能“補益精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

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挖野菜,吃“八頭一腦”吧

《食療本草》也說它“堅筋耐老,補益筋骨”,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在《紅樓夢》中,薛寶釵和賈探春也曾問廚房要過一道“油鹽炒枸杞芽”。


苜 蓿 頭

苜蓿是苜蓿屬植物的通稱,但真正被人拿來入饌並親暱稱呼為“草頭”的,是黃花苜蓿的嫩葉,也叫做南苜蓿、金花菜

摘下尖尖上的三片嫩葉,下大量豬油後用白酒提香,就是有名的酒香草頭。

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挖野菜,吃“八頭一腦”吧

在江南一帶,你還可以嚐到一種由苜蓿頭和米麵一起製成的“草頭餅”,有歷史記載起源於明初年間。


豌 豆 頭

《詩經》裡寫“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其中的“薇”就是豌豆頭的古稱。

它是豌豆的嫩莖葉,又被稱為豌豆尖、龍鬚菜、龍鬚苗。

在江南地區,這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蔬菜。吃起來清香滑嫩,味道鮮美。

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挖野菜,吃“八頭一腦”吧

無論是用來炒菜、燉湯還是和雞蛋麵粉一起做成豌豆頭餅,都有著獨特的風味。

在南京話中,豌豆頭被讀成安豆頭,所以揚州人在歲首的餐桌上必擺上一盤豌豆苗,以表歲歲平安之意。


小 蒜 頭

小蒜頭別名薤(xiè)白、小根蒜、野蔥、山蒜,是一種相對少見的野菜。

同時它也是一味中藥,有降血脂、抗凝血、抑菌的功效。

在外觀上,它在沒有挖出來的時候,長得很像蔥,但根部又長得很像蒜頭。

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挖野菜,吃“八頭一腦”吧

在味道上,它又同時兼具了蔥和蒜的辛辣。

通常情況下,人們會把它醃製做成小菜。在西北有些地方,也會用它來包餃子或烙餅。


蕨 菜 頭

蕨菜也叫拳頭菜、龍頭菜、貓爪子、佛手菜,是一種野生蕨類植物厥的嫩芽。

別看它形狀古怪,口感卻幼嫩溫柔,焯水後涼拌或者炒肉絲都很好吃。

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挖野菜,吃“八頭一腦”吧

不過蕨菜當中含有一定的原角苷,屬於二類致癌物質,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增加癌症風險。

所以,好這一口的朋友請一定要在下鍋前用沸水汆燙以減少原角苷,並注意控制用量哦。


菊 花 腦

顧名思義,菊花腦正是“菊花”的一種。

可以炒食、涼拌或煮湯,食之涼爽清口,且帶有菊科植物特有的清香。

菊花腦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且有非常顯著的食療功效。

等疫情結束,一起去挖野菜,吃“八頭一腦”吧

中醫有云:“菊花腦,味甘、涼、無毒,有清熱涼血、調中開胃,降血壓,清涼解毒之功效,適用於胃熱心煩,便秘口苦,頭痛目赤等疾。”

所以在民間,人們會在夏天喝菊花腦鴨蛋湯,防暑清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