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在最近的一周时间里,肖战粉丝和AO3用户的冲突闹得沸沸扬扬,同人网站AO3被墙,国内没有办法直接登录,使得事态进一步升级,有很多网友自发地抵制肖战的代言,甚至还有许多公众人物出来发声,肖战工作室特意发公告道歉也没有平息这场风波。


同人圈这一次真正的站在了大众目光前,很多网友看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仍然有不少疑问,关于同人作品的侵权问题,想必有很多文章都已经讲述过,我在这里就不再叙述,今天主要想说的就是:所谓的同人作品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些同人作品又带来了哪些利弊?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同人不是耽美,也不是黄色作品

  • 同人的概念和范围

同人作品指非商业性的,不受商业影响,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在商业平台发布的由个人或者同人团体(同人社团)创作的作品。

同人作品包括了对其他现有作品进行的二次创作,也包括完全原创。

同人作品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同人游戏、同人音乐、同人漫画、同人小说、同人动画等。

如果去查百度百科,很多人看了这个解释,可能仍然是一头雾水,在这里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那就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完全可以看成是《三国志》的同人小说,《三国演义》使用了三国时期有名的历史人物,将三国时期的故事进行了再创造

,剧情不是完全符合历史,就连人物性格都有所改变。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霸王别姬》也是同人作品,《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小说当中的主人公其实是有原型的,那就是风靡香港的狄龙和姜大卫,两人曾经合作主演过一部电影《报仇》,李碧华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还反复观看,后来就衍生出了同人作品《霸王别姬》。

很多不了解同人圈的会有一个误解,以为同人作品都是耽美,都是黄色作品,这种认知是片面的、狭隘的,很多创作者都是因为喜欢原型才会去创作,弥补剧中人的遗憾,也是弥补自己的遗憾,甚至大部分的同人作品都是非盈利性质的,大部分创作者都是满怀着爱和激情去创作的,这种爱是纯真的。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 同人的起源和本质

其实同人这一现象最早就是在欧美地区,早在1967年《星际迷航》的粉丝就推出了第1本同人志,几乎是低价出售,仅仅只是为了收回印刷成本。
同人作品需要寄生于原作,所以同人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无偿分享,也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同人文化渐渐传到了国内,有不少的同人贴吧、同人社区等等,其中AO3就是全球性质的同人网站,在2009年的时候,他的作品数量已经超过了450万,全球用户超过了200万,数量已经非常庞大了。
国内的同人文化发展比较晚,主要是依托于互联网进行交流,所以同人文化的受众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尤其是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居多,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低龄,但是跟日本比起来,年龄就算小了,日本的受众大部分是30~40岁的女性。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同人文化为什么会发展起来?

我们在看小说或者看电视剧时,剧情的发展不可能尽如人意,比如自己喜欢的角色死了,某段剧情或者结局不喜欢,这些作品多多少少都会有遗憾,而为了弥补这些遗憾,给喜欢的角色一个好的结局,才会有同人文化的繁盛。

同人作品的原型,有的来自于小说、影视剧或者动漫,也有的来自于真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明星。许多网友在追剧或者追星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站CP,对于角色的喜爱会延续到真人,但是真正能修成正果的少之又少,同人作品就是为了弥补这种遗憾的。

其实说到底,正是因为喜爱才有了众多优秀的同人作品。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同人圈子看似小众其实范围很广,还有自己的原则

同人圈子其实一直以来都算是一个小圈子,同人文化也是亚文化,因为同人作品很多都面临侵权问题,可以说是处于灰色地带。
但是同人圈子里的人杂而乱,涉及的范围又非常广。
同人圈子里不乏一些追星族,比如说欧美圈、日韩圈,还有的只追国内明星,这类受众大部分看的都是真人cp同人作品,比如说凭借着陈情令火起来的博君一肖,还有早期的胡霍,除了男男cp外,还有男女和女女,比如说鹿晗和迪丽热巴的陆地CP,这类受众和粉圈是高度重合的。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同人圈子和ACG圈重合也非常高,所谓的ACG其实指的是动画、漫画和游戏,ACG圈一直存在着CP之争,比如说《名侦探柯南》里的新兰党和柯哀党,《仙剑奇侠传》里灵儿和林月如的粉丝从游戏一直吵到电视剧。

影视圈里的同人氛围也很强烈,尤其是一些比较火的影视剧,通话通常会激发观众的创作热情。比如说火爆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就有不少的同人电影,也都是粉丝自制的,比如说《斯内普与掠夺者》、《为了更伟大的利益》、《伏地魔:继承人的起源》,除了同人电影之外还有同人动画、同人漫画等,作品种类多种多样,有的同人电影甚至还取得了华纳的版权许可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除此之外还有历史圈、古风圈、小说圈、游戏圈等等,现在的同人文化已经渗透了很多圈子,AO3也因此成为很多人的粮仓,平台里的作品种类非常多,再冷门的cp也能在里面找到同好。

其实在同人圈里也有着一套规则,首先第1点就是不能过分OOC,OOC全称为 Out Of Character,它的意思是不符合个性,也就是所谓的人设崩塌、脱离世界观、偏离主题
因为同人作品是依托于原作,原作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人设,同人作者进行创作的时候不可以太过脱离世界观和人设。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红楼梦》当中,黛玉性格敏感、非常聪慧,但是在待人接物上却不如薛宝钗圆滑,在创作同人作品的时候,就应该延续黛玉的这一性格,用黛玉的名字和人物,写出了王熙凤的性格,这就是典型的OOC。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第2点就是作品tag的问题tag就是所谓的标签。一般是写的是cp向的作品,就会打出cp名字的标签,方便同好查找,同时要避免带单人的名字tag,这是为了避免角色厨或者是明星粉的反感,因为有的粉丝并不站这对CP,只是喜欢其中一个人,这样是为了避免cp粉和唯粉之间的冲突。如果是以明星真人为原型,在微博上不能艾特真人

有的作品因为情节的问题要提前预警,比如说未成年不可以阅读。AO3网站建立在国外,实行了分级制,不适合未成年阅读的作品也会打上预警tag。

同人圈子看似不大,其实和很多圈子都有重合,随着圈子的发展也有了自己的一套规则,作为一个亚文化圈子最重要的就是圈地自萌,如果肖战粉丝仅仅是举报一篇文章、一篇文章,肯定不会闹这么大,但是现在网站登录不上了,对很多同人爱好者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有很多圈子都无辜躺枪,这些人自然就会将矛头对准肖战和他的粉丝,没有人能永远理智。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同人带来的利益和弊端

同人文化发展至今有着很广的受众,虽然自成一套规则,但是因为受众庞杂,所以有时候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同人文化的受众在该平台可以自由地接触各类文化作品,创作者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给出相应的交流,在同人圈子里,自由创作显得尤为重要
同人作品原本就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事实上也更有助于原作的传播,现在的一些游戏就经常会举办一些同人作品大赛,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
一些影视剧在宣传的时候也需要同人的助力,比如说2019年火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很多同人创作者自由发挥,有小说、有漫画也有视频。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对于明星来说,同人作品也会增加曝光量和热度,以肖战为例子,他在没有大火的时候,就经常出现在一些混剪视频里,在凭借着《陈情令》大火之后,博君一肖的粉丝非常多,衍生出来的同人作品自然也不少,这些同人作品也有助于宣传肖战,提高知名度。

同人带来了好处,自然也有着弊端。
首先同人的圈子本身就是鱼龙混杂,有的创作者水平非常高,但是有的创作者就水平有限,这也导致了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真人同人作品本来就容易踩雷,因为我们看到的很多明星都是经过包装的,他们展示的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性格,观众也无法知晓,所以很容易就发生OOC的情况。很多同人作品都是CP向的,很容易就引起唯粉的不满,就像这次的肖战粉丝事件一样。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总结

在网络的世界当中有很多不同的圈子,他们的受众不同、规则也不同,人们对于不了解的情况很容易就产生误解,在误解中不理智的声音也许就会占据主流。
同人作品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只有耽美,也不是黄色作品,他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品里含有性并不代表这个作品是垃圾,《红楼梦》里贾宝玉和袭人、秦可卿、秦钟都有过关系,这并不影响红楼梦的地位和文学价值。

观肖战粉丝事件:不谈同人作品的侵权,只谈同人作品带来的利与弊

其实归根结底,同人作品是为了满足创作者和读者的期待被创作出来的,创作者愿意给喜欢的角色好结局、美满人生。

文化本就可以求同存异,你喜欢的东西对方可能就不喜欢,但是不能因为不喜欢就要举报和抹杀,追星也是一样,唯粉喜欢明星,cp粉同样也喜欢两位明星,甚至还有讨厌该明星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看法,互相尊重才能相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