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下數學教案(人教)第2單元第5課:除法初步認識練習課4

第四課時

學習內容:求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另一個數

學習目的: 1.通過操作,使學生知道"'求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計算,進一步認識除法的含義。

2.帶著複習已學的乘法口訣,為用乘法口訣求商做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6個蘋果和12塊餅乾的圖片,若干張乘法口訣卡片。

學習過程:

一、複習

1.讀出下面的除法算式。 15÷3=5 10÷5=2 12÷3=4 8÷2=4

2.分別說出上面每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新課

1.用圈一圈的方法來教學例題。教師出示6個蘋果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同時口述題目:6個蘋果,每2個一份,可分成幾份?

教師說明: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用實際動手分一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分。今天我們學習用圈一圈的方法分物品。

教師演示圈的方法;把兩個蘋果圈起來,表示2個一份。然後提問:繼續往下分,該怎樣分?(再把2個蘋果圈起來。)教師在黑板上再圈2個蘋果。讓學生注意教師是怎樣圈的。

2. 讓學生打開書,看課本21頁的第6題的蝴蝶圖。教師讓學生說明題意,然後,讓學生按照剛才講得方法,自己在書上圈一圈。並在圈的基礎上,在方框裡裡填入適當的數。教師巡視,注意對差生的輔導。

學生做完以後,教師通過提問,讓學生說怎樣想的。 一共圈了幾個圈? 每個圈裡有幾隻蝴蝶?(5只)

圈的結果表示什麼意思?(15只蝴蝶,每4只蝴蝶一份,分成了3份。) 算式是什麼?(15÷5=3)

算式中的5表示什麼?(每5只一份。) 算式中的3表示什麼?(表示分成了3份。)

3.在平均分的基礎上,使學生初步知道"求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的含義。

教學例2。教師出示12塊餅乾圖,並口述題目:12塊餅乾,每3塊一份、分成了幾份? 提問:用圖一圈的方法該怎樣分?

學生口述,教師把前3塊餅乾圈起來。讓學生說一說題意.然後讓學生按照圈的方法分分看。教師巡視。

學生分完以後,可以讓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每圈裡有幾塊餅乾?(3塊。) 圈了幾個圈?(4個。)

也就是分了幾份?(4份。) 看圖說一說圈的結果。(12塊餅乾,每3塊一份,分成了4份。)

12塊裡面有幾個3塊?(因為分成4份,所以12塊裡面有4個3塊。) 12裡面有幾個3呢?(4個3。)

用什麼方法計算呢?(用除法計算。) 除法算式是什麼?(板書:12÷3=4) 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還可以表示什麼?(12裡有4個3。)

教師小結:把12個按照每3個一份夾分,分成了4份,也就是說12裡面就有4個3、這種問題也要用除法計算。

三、課堂練習 。

四、小結(略)

教學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