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这些人的早逝风险比其他人多10%

大家发现没有,当我们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时,前一天晚上总会被叮嘱一句:好好休息。可见休息好与能否发挥出真正实力息息相关。两人水平相当时,谁精力更足,谁就占了上风。

事实上不止是参加考试或者出席重要场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睡好、休息好,这样才有足够的精力应对繁忙的工作。今天有条热搜吸引了坛妹的注意:近八成大学生睡眠不好,更甚者,“失眠”、“睡眠障碍”等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讨论度不俗。由此可见,如何拥有更好的睡眠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问题。

注意了!这些人的早逝风险比其他人多10%

一、人为什么会失眠?

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综合起来可概括为以下两种:

1.客观原因。因为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比如有较强烈的光、噪音、太热或者太冷都有可能造成失眠。环境适应性差,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认床”。另外,还有可能是白天吃了或者喝了提神的东西,比如咖啡等,所以晚上很难入睡

2.主观原因。因为学习或者工作压力太大,由此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过重,对大脑造成了影响,导致失眠。这也是为什么大考前夜有些考生会睡不着的原因。还有一些疾病,像心脏病、高血压等,也会引起失眠的症状。

如果是客观原因,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调节生活方式来帮助入睡;如果是主观原因,前者需要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及时舒压,后者就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遵循医嘱用药。

注意了!这些人的早逝风险比其他人多10%

二、晚睡有什么危害?

睡眠问题对健康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晚睡不仅导致白天困倦、易疲乏等问题,还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急躁、紧张、焦虑,甚至因晚睡引发生物钟紊乱、睡眠质量差或失眠。这些问题又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身体代谢紊乱,增加代谢性疾病、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和酗酒等)、癌症等的发病风险。

在科研领域,睡眠问题对健康的伤害也不断得到验证。多项调查研究显示:失眠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失眠对年轻人的影响可能更大。睡眠呼吸紊乱、睡眠效率较低等问题,可能改变瘦素水平,进而影响进食行为、能量消耗及葡萄糖调节,引发糖尿病。另外,睡眠在清理大脑中的有毒代谢物β-淀粉样蛋白过程中有关键作用,缺乏睡眠会导致大脑中这种蛋白堆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看到这有人可能会问了,那我晚睡晚起,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不就行了?

实际上,即便能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晚睡对身体的伤害依然很大。有研究发现,晚睡者患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疾病等一系列病症的风险都要高于早睡者;在6.5年的随访期内,晚睡者的早逝风险比早睡者高10%。

注意了!这些人的早逝风险比其他人多10%

三、别再信了,打鼾不是睡得香。

打鼾,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有人认为,打鼾代表睡得香,其实不然。

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打鼾,这种情况自身睡眠质量一般不受影响。但当睡眠时鼾声震天、呼吸时断时续,经常憋醒,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时,这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需要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液中的含氧量减少,导致觉醒次数增多、睡眠结构破坏、睡眠效率下降。短期缺氧会造成可逆的组织器官变化,但若慢性长期缺氧,会导致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和合并症。

1.记忆力和脑细胞功能受到影响。这类人通常伴有白天嗜睡,带来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认知功能也受到影响,注意力、记忆力及执行力等与健康人群相比下降,严重者会导致老年痴呆症。

2.打鼾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大脑长时间处于缺氧、低压状态,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此类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8%,冠心病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4倍。

3.打鼾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发病率在15%~30%,且二者相互影响。

4.影响肺功能。由于长期低通气甚至暂时性呼吸暂停,会导致肺功能失调,肺换气不足,可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若呼吸暂停时间过长,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还可能并发夜间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与慢阻肺有关。

所以,打鼾情况严重的人,还是应该尽快就医,寻求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