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傑何香凝,剛毅的女權主義,女人要有骨氣才會活得高級

圖/來自系統圖庫

導語:我國的女權主義有著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有如第一女教授陳衡哲那樣,關注婦女在家庭與事業上的矛盾,並進行研究和解答的深刻的女權主義思想。有如“文壇三才女”之一凌叔華那樣,在文學領域引導著女性覺醒自我意識,並以自身的經歷著墨寫就的溫婉的女性主義。也有如一代傳奇女傑何香凝這般,彪悍,剛烈,有著鋼鐵一般意志的堅定的女權主義者。




舊時代的中國女性,雖然自我意識的覺醒晚於西方,但是卻有許多的先鋒女性橫空出世,書寫了女性獨立的傳奇篇章。這其中,最彪悍也最剛毅的女子,便是何香凝。

她是我國女權革命的領袖,先驅人物之一,也是建立民國的功臣,以及民革的創始人,也是新中國創始人之一。


一代女傑何香凝,剛毅的女權主義,女人要有骨氣才會活得高級

何香凝---天足之緣的婚姻,恰遇佳偶良師

  • 天足緣起

何香凝,原名瑞諫,1878年出生於香港的一個商人家庭,祖籍廣東南海。她的父親何炳桓,雖然出身農家,卻很有商業頭腦,敢闖敢拼,逐漸以經營茶葉和地產業致富。

她的父母教養女兒十分嚴格,希望她能做一個賢淑的女子,以期嫁入豪門大戶。所以在她7歲時,母親就強行為她纏了足。

可是何香凝,天生就有一副不屈的性子,她喜歡聽傳奇女子們的故事,對她們的英勇善戰和多姿人生,非常的嚮往。

因此,她十分抗拒母親為她纏足,總是在夜裡偷偷把裹腳布剪掉,無論父母如何呵斥,她都我行我素,父母無奈之下,只好隨她的意。就這樣,何香凝有了一雙“天足。”

何炳桓在家中設了私塾,請了先生教男孩子們讀書,卻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不許女兒讀書 。倔強的何香凝偷偷買了書本自學,遇到不懂的字就請教先生或者哥哥,因此學會了讀書寫字。

到了豆蔻芳華的年紀,何香凝卻因為一雙天足,而無人求娶,她的父母犯愁不已。巧合的是,歸僑子弟廖仲愷,正遵從父親的遺願,求娶一位天足的女子為妻。

  • 雙清佳偶
一代女傑何香凝,剛毅的女權主義,女人要有骨氣才會活得高級

兩廂正好合適,一對年輕的男女,就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於1897年,在廣州結為了夫妻。

在成婚之前,兩人從未曾謀面過,是地道的舊式婚姻。所以婚後的何香凝,難免惴惴不安,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與觀察,她發現丈夫是一個心地良善,誠摯溫良,很有進取心的新式青年。

何香凝極愛讀書,廖仲愷便設法蒐羅各種書籍,並陪著她一起閱讀,為她答疑解惑,何香凝喜歡國畫,廖仲愷就認真地教她作畫。

夫妻二人,一起研讀詩詞,一起作畫學習,彼此都覺得志趣相投,越來越情投意合,相知恨晚。

清貧的廖仲愷,在經濟上十分窘迫,連成親也只能藉助在哥哥家的閣樓。明慧的何香凝雖然出身富家,卻無絲毫抱怨,她安貧若素,怡然自得,廖仲愷十分感激,更加的愛重妻子。

陋室雖破舊,卻也因為夫妻二人的繾綣情意,而溫馨無比。他們白天研讀詩文,談論時事,夜晚一起賞月觀星,月色皎潔,清輝曳地。

何香凝當此良辰美景,寫下了詩句:“願年年此夜,人月雙清。”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夫妻倆為陋室題名為“雙清樓”。

  • 革命夫妻
一代女傑何香凝,剛毅的女權主義,女人要有骨氣才會活得高級

廖仲愷一直有去日本留學的願望,何香凝非常支持,她毅然賣掉了父母陪嫁的首飾和傢俬等,湊了盤纏,隨著丈夫去往東京留學。

1903年,何香凝隨廖仲愷東渡日本留學,她就讀於女子師範學校、東京目白女子大學,後又跟隨名畫家學習繪畫。

1903年,何香凝在東京結識了孫中山,孫中山號召中華兒女投身革命的演說,使她和廖仲愷接觸到了革命思想,萌發出了強烈的愛國意識。他們夫婦二人,追隨著孫中山,參與了革命活動。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於東京,何香凝成為了最早的同盟會女會員之一。她和廖仲愷成為了孫中山先生一生的忠誠戰友。

1922年,廖仲愷被軍閥陳炯明囚禁,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危急時刻,何香凝卻異常冷靜堅強。

她多方奔走,央求龍榮軒帶她去見陳炯明,她義正辭嚴的一番痛斥,罵的陳炯明啞口無言,只得釋放廖仲愷。

我今天上山就沒打算全身而退,至於廖先生,隨便你們讓他活讓他死,但我一定要你們給我一個答覆:究竟是放,還是殺!要殺,就隨你們便;要放,就叫他跟我一同回家。

他與她,為了祖國的革命事業,始終並肩作戰,相扶相攜,直到1925年8月,廖仲愷不幸遇刺。

革命元老廖仲愷,為了祖國,屢歷險境,對於捐軀赴死,早就有了視死如歸的決心。

他曾為妻子何香凝寫過訣別詩:後事憑君獨任勞,莫教辜負女中豪。

悲痛欲絕的何香凝也與丈夫約定:生則同衾,死則同穴。

一代女傑何香凝,剛毅的女權主義,女人要有骨氣才會活得高級


何香凝---民主革命的先鋒,為國奮戰到底

  • 女權先驅

1924年,何香凝經管廣東省的婦女工作,她領導出版了《婦女之聲》旬刊,並設立女工學校,舉辦婦運講習所,開展婦女運動,為了女性的解放而奮鬥。

同年3月8日,經由何香凝倡議組織,我國第一個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在廣州舉行。大會上,她介紹了“三八”婦女節的由來及意義,並鼓勵女性主動尋求解放的道路。

以這次婦女大會為契機,全國婦女運動逐漸地開展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投身到婦女解放和國民革命的洪流中去。

何香凝又與宋慶齡協力,發起成立了紅十字會,紅十字會致力於救護國民革命軍,以及革命同志和勞苦百姓。

1925年春,孫中山病重,何香凝立即奔赴北京,陪伴照看一代偉人。3月12日,民國之父孫中山與世長辭。

臨終前,他將愛妻宋慶齡,託付給了摯友何香凝:“吾死後望善視之。”當此一幕,就連一向剛毅非凡的何香凝,也不禁淚如雨下。

那一年的秋,何香凝跌入了一生中最痛苦的時日。8月20日,她的丈夫廖仲愷,在廣州遇刺,被國民黨反動派暗殺。

  • 救亡圖存
一代女傑何香凝,剛毅的女權主義,女人要有骨氣才會活得高級

悲痛之餘的何香凝,選擇了繼承丈夫的遺志,化悲痛為力量,繼續為了國民的的解放,為了中華的自由,而奮鬥到底。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後,她的救國之志老而彌堅,始終奮戰在婦女解放,和抗日救亡的第一線。7月22日,何香凝成立了最大的婦女抗日團體---中國婦女抗敵救援會。

她號召全國婦女組織起來,為了中華民族的自由解放,奮戰到底。中國婦女抗敵救援會的成立,標誌著全國女界在抗日救亡的共同目標下空前團結起來了!

抗戰勝利後,她與李濟深等人積極組織國民黨內的民主力量,並於1948年1月,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聲明接受共產黨的領導。

作為新中國的創始人之一,她在耄耋高齡,依然勤勉工作,且堅持作畫寫詩,她是最早以美術為革命服務的先驅。

她的一生,就如她最擅長畫的猛虎與梅花一樣,心有“猛虎”,細嗅“梅香”,一代女傑,傳奇無雙。


一代女傑何香凝,剛毅的女權主義,女人要有骨氣才會活得高級

何香凝---女權運動的先驅,思想一以貫之

·童年時期,當何香凝抗拒父母為她纏足開始,她作為女性的自我意識,就已經初步顯現了出來。

後人評價她與廖仲愷的婚姻,是巧合之下的“天足奇緣。”其實,在真正意義上,這是源於何香凝超越了一般女子的思想與格局,她生在舊時代,卻天生是個“叛逆者。”

何香凝與廖仲愷成婚之後,不顧父母與親友們的反對,毅然賣掉全部身家,堅定地支持丈夫留學,更充分展示了她的獨立性、自主性、堅定的意志力,以及一以貫之的信念。

1903年6月,她在東京奮筆寫下了《敬告我的同胞姐妹》,這是最早宣傳婦女解放的作品之一,奠定了何香凝在中國婦女運動史上的地位。

參加國民革命之後,何香凝在女權運動中一路前行,她致力於呼籲男女平等,並切實的行動起來,發表演講宣傳婦女解放,在宣傳革命的同時,也助力了女權的發展。

何香凝的一生,是一路逆洪流而上的一生,她勇於撕下世俗強加給女性的標籤,鼓勵女性覺醒自我,找尋思想解放。

何香凝以她的一生理想和追求,為所有女性提供了一種精神上的鼓舞。

永遠不要放棄對理想、對事業的追求和嚮往。

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唯有自愛自強,才能為人所愛;你若出類拔萃,必有良人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