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量大才能效过好吗?

现在中医界正流行一种时尚,认为中药用量大,疗效作用就强。所以一味药动辄就上 20克、30克的。特别是一些喜欢使用附子的人,一用就30克、50克甚至100克,还洋洋得意地说:“用过并没有出现毒副作用”,以示自己胆识过人,医术高超。

对于用药该多该少,在现代名医里面也存在两派意见。

现代用量多的名医有:朱良春,万友生等,比如朱良春认为乌药要上15克、益母草要上50克才有效。

岳美中治印尼前总统的肾结石兼肾衰病,金钱草用至210克,一时传为佳话。但岳老药方中仅此味主药用量大,其它辅药也是15克左右,用大量也不是岳老的一贯作风。

现代用量少的名医有:蒲辅周、叶桔泉。

叶桔泉,已故中医院士,治学作风比较严谨:《中医临床家叶桔泉》一书里,载其治一妇人胆结石,先由叶处方止痛,症状改善。该病号一年后再见叶老,胆结石症状若失,追问之,妇云:用民间偏方单味蒲公英,吃了几个月就没事了。但叶老认为,是否胆石已消失,应请西医大夫帮助检查。从此点可知其人的治学态度,故本人认为叶书的观点可信度高。叶老在该书中提出:能用少量有效就不用大量,既节约药材,又省病人的钱,书中举了不少用少量见效的例子。

蒲辅周的《中医临床家蒲辅周》中《方药应用》对于药量有如下论述:“药必适量,不宜过大。”“如玉屏风散是治老年人或卫虚感冒的方,我用粗末三至五钱,煎服疗效满意。有一同志用玉屏风散使用大剂量,服3剂胸满不适,改小剂煮散获效,而无胸满之弊。我对于慢性病,调其所偏,补其不足,推荐煮散。如五积散每用至五钱至一两,使用适当就能治不少病。”“用药剂量不宜大,我年轻时,读叶天士《临证指南》,看到他用药甚轻,多年后,才理解,人病了,胃气本来就差,药多了加重其负担,反而影响吸收,这是很有道理的。”

现代名医存在两派意见,那么古代名医呢?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多使用丸散轻剂,黄元御的药方每味多为二钱至三钱(7~10左右),《徐灵胎医学四书》中解说伤寒论的药方量,折合徐当时的权衡,每剂药量多为1两多,且仲景的药方多是分服而很少顿服的,则每服总量多为三四钱。叶天士等苏医喜用轻剂就更不用说。可以说,古代用药量基本上是以少量为主的。

当然,现代使用大药量也有原因:即现代所使用的药材多为种植,它不象古代使用的基本为天然生长的——吸足了日月之精华的药材那么有功效。故适当增大剂量也有其道理。但要视病人的具体情况。本人认为,如果不是急救,不必追求大量取快效,其实按一般剂量,如果对证,起效也不会慢。

另外对于胃弱的慢性病人,应如蒲老所言:研粗末煮散。即使胃功能好的慢性病人,叫病人煮几个月时间的中药,恐怕许多人坚持不了,如果将方剂打成粉末,一可以省钱,二可以方便服食。

中药用量大才能效过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