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经济实力: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边疆治理和社会维稳的重要区域,区域政治地位重要,能够持续获得国家特殊政策扶持。2018年,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仍处于末位,但得益于政策支持及资源优势,经济增长较快,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7.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GDP增速与贵州并列全国第一位,高于全国水平2.5个百分点。西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2018年投资增速虽大幅放缓,但在全国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当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8%,增速回落14.1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水平3.9个百分点;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进出口总额波动较大。2019年前三季度,受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影响,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6.29亿元,经济增速较2018年小幅下滑0.4个百分点至8.7%。

2018年,西藏自治区下辖各地市经济总量整体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较2017年均有所放缓。各地市经济规模差异较大,其中拉萨市2018年GDP总量占全区合计的36.65%;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GDP规模依序次之,经济总量差距不大;位于藏西北区域的那曲市、阿里地区因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经济总量仍排名末两位。从增速看,各地市GDP增速均在8%以上,但增速较2017年均有所放缓,其中增速超过两位数的地市有阿里地区、林芝市和昌都市,经济增速分别为14.02%、11.00%和10.10%;拉萨市、山南市和那曲市经济增速分别为9.30%、9.10%和9.00%。

财政实力:2018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了23.96%的较高增速,但收入规模居于全国各省末位,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30.35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来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规模亦较小,2018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为89.14亿元,同比增长21.66%。全区财政平衡基本依赖中央政府支持,2018年全区获得上级补助收入(含一般公共预算补助和政府性基金补助)为1714.5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4.29%。2019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6.2%,下降原因未获知,应与全国减税降费背景下的政策效应显现有关。

2018年,西藏自治区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上年均有所回落,与2017年增速均超过20%相比,2018年仅拉萨市增速超20%,为22.84%。从规模看,拉萨市以110.10亿元的规模继续大幅领先于其他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区合计的比重达57.63%,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整体偏小。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均处于低水平,除拉萨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36.69%之外,其他地市均不超过15%,财政自给能力弱。各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收入规模整体较小,其中拉萨市为60.88亿元,占各地市收入合计的74.03%;日喀则市次之,且增幅较大,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为10.19亿元,同比增长2.29倍;其余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均较小。

债务状况: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规模相对较大,2018年末全区政府债券余额为134.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27%,政府债务全部以政府债券形式体现;2019年9月末全区政府债券余额达257.79亿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223.00%,但总量规模仍较小,债务负担相对较轻。西藏自治区目前公开发债城投企业仍仅有两家,其中自治区级平台和拉萨市平台各一家,2019年9月末存量城投债余额43.00亿元,城投企业2018年末带息债务余额共172.56亿元,在全国均排名靠后,债务偿付压力相对较小。


一、西藏自治区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一)西藏自治区经济实力分析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边疆治理和社会维稳的重要区域,区域政治地位重要,能够持续获得国家特殊政策扶持。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末位,但得益于政策支持及资源优势,经济增长较快,2018年GDP增速与贵州并列全国第一位。西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2018年投资增速虽大幅放缓,但在全国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进出口总额波动较大。2019年前三季度,受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影响,西藏自治区GDP增速较2018年小幅下滑。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全区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仅次于新疆,位居第二位。西藏少数民族以藏族居民为主,少数民族占比超过90%,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级行政区。2018年末,西藏自治区常住人口总数为343.82万人,较上年末增加6.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7.0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1.14%。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边疆治理和社会维稳的重要区域,区域政治地位重要,能够持续获得国家在经济建设、社会维稳、民生保障等各方面的特殊政策扶持以及对口省份的大力支持。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虽小,但得益于政策支持以及自身资源优势,经济增长较快,近年来经济增速在全国各省市中均位居前列。2018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7.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GDP增速与贵州并列全国第1位,高于全国水平2.5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2018年西藏自治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34万元,同比增长7.0%,人均GDP仅为全国人均GDP的0.67倍。2019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6.29亿元,同比增长8.7%,经济增速较2018年下滑0.4个百分点。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西藏自治区拥有独具特色的矿产、能源、旅游、藏药、生物等多种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其矿产资源、水资源、物产资源、草场耕地及森林资源储量均位居全国各省前列,此外还拥有冬虫夏草、藏红花、贝母等多种药用价值高的植物性藏药材。全国165个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西藏约占三分之二,在全国旅游资源系统中地位重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西藏自治区已初步形成旅游业、藏医药业、农畜产品深加工和民族手工业、绿色食品(饮品)加工业、矿产业、建筑建材业六大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但第二产业占比逐年提升。2018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5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628.37亿元,同比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719.01亿元,同比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9.4:39.2:51.4调整为8.8:42.5:48.7,第二产业占比较上年提升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下降2.7个百分点。工业方面,2018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14.51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旅游业方面,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西藏旅游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8年西藏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368.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5%;实现旅游总收入490.14亿元,同比增长29.2%。2019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8.4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2.96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4.84亿元,增长7.7%,较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因西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落后,能源、交通运输、水利、通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近年来西藏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较高增速,2018年增速虽大幅放缓,但在全国相比仍属于较高水平,当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8%,增速较上年回落14.1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水平3.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116.7%,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5.9%;第三产业同比增长5.5%。西藏自治区房地产投资规模较小,2018年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4%;商品房销售面积75.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7%;商品房销售额52.82亿元,同比增长49.7%。2019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0.6%。

消费方面,2018年西藏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58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1.33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对外经济方面,2018年西藏自治区对外贸易总额有所下降,当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7.52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最主要贸易伙伴为尼泊尔,2018年与其贸易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52.6%。2019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61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进出口总额下降15.2%。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二)西藏自治区财政实力分析

2018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但规模仍居于全国各省末位;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来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规模亦较小;全区财政平衡基本依赖于中央政府支持,2018年上级补助收入占比达84.29%。2019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6.2%,下降原因未获知,应与全国减税降费背景下的政策效应显现有关。

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创造的财政收入规模小,财政平衡基本依赖于中央政府补助支持。2018年,西藏自治区实现财政收入2033.99亿元,同比增长14.3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很小,规模分别为230.35亿元和89.14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33%和4.38%;财政收入基本依靠转移性收入支撑,2018年西藏自治区上级补助收入(含一般公共预算补助和政府性基金补助)为1714.5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4.29%。从西藏自治区本级财政收入看,2018年西藏本级财政收入合计为1745.1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占比达97.35%,区域综合财力以转移性收入为主。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2018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30.35亿元,同比增长23.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但规模仍居于全国各省末位。具体来看,2018年全区实现税收收入155.93亿元,同比增长27.08%,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69%,财政收入质量一般。从具体税种看,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贡献相对较大,其对税收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63.45%、16.16%和8.83%。财政支出方面,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集中在农林水、交通运输、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以及城乡社区方面,2018年西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970.68亿元,上述科目支出分别为364.64亿元、334.25亿元、283.04亿元、232.15亿元、107.92亿元、106.93亿元和105.26亿元,支出占比合计为77.85%。从财政平衡情况看,西藏自治区财政自给程度弱,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仅为11.69%。但基于西藏重要的国防边陲地位及特殊的政治战略地位,全区能够持续获得大规模的中央财政补助,2018年全区获得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1704.79亿元,同比增长12.84%;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和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占比分别为57.60%和39.60%,财政平衡基本依赖于中央政府的持续大力支持。

2019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04亿元,同比下降6.2%,下降原因未获知,应与全国减税降费背景下的政策效应显现有关;当期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38.91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卫生、农林水、交通运输、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七项民生相关支出合计925.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4.3%。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西藏自治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总体规模较小,近年来增长较快。2018年西藏自治区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89.14亿元,同比增长21.6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81.55亿元,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1.49%。同期,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109.79亿元,同比增长27.12%,支出主要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为81.19%,自给情况较好,考虑到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及债务收入因素后,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能够实现平衡。


二、下辖各地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西藏自治区下辖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那曲市6个地级市,以及阿里地区1个地区,共7个地级行政单位。从地理位置来看,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位于藏中南区域,昌都市以及林芝东部位于藏东区域,那曲市和阿里地区分别位于藏北和藏西。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资源状况差异的影响,下辖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其中以拉萨市为中心的藏中和藏南地区海拔一般介于 2600-3900米之间,地势相对较平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也是矿产和能源的主要分布地,加之拉萨市作为自治区经济、政治中心,其交通条件和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较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而藏北、藏西基本上属于羌塘高原,海拔在4300米以上,受海拔高度制约,该区域以草场资源为主,主业定位为畜牧业,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

根据《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西藏自治区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优势区域经济率先发展,增强藏中南引领带动作用,促进藏东、藏北、藏西协调发展。根据规划,西藏将打造以拉萨为核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的3小时经济圈,将拉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文化城市和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将日喀则建设成为面向南亚开放的前沿区和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将山南建设成为藏中清洁能源基地和农副产品重要产区;将林芝建设成为国际生态旅游区和重要的林果业、藏药业、林副产品加工业基地;将昌都建设成为藏川滇青四省区交界区域经济中心和“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将那曲建设成为高原生态畜牧业基地和羌塘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区;藏西发展优势养殖业及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将阿里建设成为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一)下辖各地市经济实力分析

2018年,西藏自治区下辖各地市经济总量整体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较2017年均有所放缓。各地市经济规模差异较大,其中以拉萨市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2018年拉萨市GDP占全区合计的36.65%;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GDP规模依序次之,经济总量差距不大;位于藏西北区域的那曲市、阿里地区因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经济总量排名末两位。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藏中南区域的拉萨市、日喀则市因政治及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位于藏西北的那曲市和阿里地区因气候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从规模看,拉萨市作为西藏的首府和经济中心,其经济总量位居全区各地市首位,2018年拉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78亿元,占西藏全区GDP合计的36.65%。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地区生产总值依序次之,2018年GDP分别为234.20亿元、193.60亿元、164.32亿元和150.00亿元。藏西北地区的那曲市、阿里地区经济总量规模排名末两位,2018年GDP分别为136.50亿元和56.20亿元。从增速来看,2018年西藏自治区各地市经济总量整体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均在8%以上,但增速较2017年均有所放缓,其中增速超过两位数的地市有阿里地区、林芝市和昌都市,经济增速分别为14.02%、11.00%和10.10%;拉萨市、山南市和那曲市经济增速分别为9.30%、9.10%和9.00%。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二)下辖各地市财政实力分析

1.下辖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分析

2018年,西藏自治区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上年均有所回落,与2017年各地市增速均超过20%相比,2018年仅拉萨市增速超20%,为22.84%。从规模看,西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集中于以拉萨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2018年拉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区的比重达57.63%,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整体偏小;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均处于低水平,财政自给能力弱。

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集中于以拉萨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2018年拉萨市以110.10亿元的规模继续大幅领先于其他地市,占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的比重达57.63%;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不足20亿元,整体偏小,其中山南市、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分别为18.88亿元、17.58亿元、17.54亿元和13.80亿元,合计占比为35.49%;那曲市和阿里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8.88亿元和4.28亿元,合计占比仅为6.89%,规模排名垫底。从增速来看,2018年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上年均有所回落,与2017年各地市增速均超过20%相比,2018年仅拉萨市增速超20%,为22.84%;其他地市中除林芝市增速为6.48%、增速最低之外,其他地市增速均在10-20%之间。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西藏自治区多数地市2018年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在60%以上,且税收比率较2017年均有小幅提升。其中,拉萨市税收占比最高,2018年其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0.33%;日喀则市税收占比最低,2018年占比为53.47%;其他5个地市税收占比均在65%~73%之间。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覆盖程度看,西藏自治区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均处于低水平,财政自给能力弱,均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平衡资金缺口。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最高的拉萨市仅为36.69%;山南市和林芝市次之,分别为12.68%和11.59%;其他地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不足10%。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2019年上半年度,拉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6亿元,同比增长7.3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3.91亿元,同比增长7.73%;同期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59亿元,同比增长36.17%。

2.下辖各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分析

西藏自治区各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收入规模整体较小;2018年拉萨市仍以绝对规模位列第一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各地市收入合计的比重达74.03%;日喀则市次之,且增幅较大,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为10.19亿元,同比增长2.29倍;其余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均较小,地方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低。

西藏自治区各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规模整体较小,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拉萨市。从绝对规模看,2018年拉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60.88亿元,占各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的74.03%;日喀则市次之,2018年为10.19亿元;山南市、林芝市和昌都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3.59亿元、3.17亿元和2.38亿元,分列三至五位;那曲市和阿里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1.90亿元和0.13亿元,规模排名末两位。从增速看,除阿里地区因低基数导致增速异常高之外,其他地市中增速较高的为那曲市、日喀则市和林芝市,增速分别为272.55%、228.71%和56.93%,与上年相比提升幅度较大;拉萨市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为19.68%,较上年回落20.46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度,拉萨市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69亿元,同比下降0.21%。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西藏自治区多数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较低。具体看,拉萨市和日喀则市贡献程度相对较高,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率分别为55.30%和57.96%,分别较上年回落1.46个和提升38.28个百分点,其中日喀则市因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增加,贡献度大幅提升;林芝市、那曲市和山南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在20%左右,昌都市和阿里地区分别为13.57%和 3.04%,地方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低。

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