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是迅速崛起成為亞洲一流球隊的?這或許是個幻覺

日本確實強大,從98年到2018,連續五屆打入世界盃,中國也從98年戴拿斯杯以後再也沒有戰勝過日本隊,而成績以外的差距更是明顯,青訓、校園足球體系和人才發現體系等等,體系的差距比成績的差距更明顯。但是,中國隊進入世界盃的幾率大不大,而不是有了歸化球員以後的中國足球能不能全面超越日本。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再一次打進世界盃,重新點燃全社會對足球的熱情,腳踏實地地建設校園足球體系,恢復青訓,是中國應該一直堅持的。總有一天,吹盡狂沙始到金。

日本足球是迅速崛起成為亞洲一流球隊的?這或許是個幻覺

去年世界盃日本可是差點就掀翻了比利時黃金一代,差距不是一星半點了。日本足球已經進入工業化階段了,越南足球開始工業革命了,我們還是刀耕火種。有時候很心疼國足隊員,從小沒有像樣成系統高質量的訓練,全憑著熱愛、天賦和運氣在踢球。熬到踢進國家隊了,還得為了領導們的那層遮羞布拼命。要青訓沒青訓,要體系沒體系,他們憑什麼贏亞洲同行,真難。現在越南泰國青年隊迎頭大踏步向前趕。只有我們靠歸化急功近利地來遮羞,來飲鴆止渴了。許家印掀起的金元足球潮都七年了應該說小球員也培養起來了,現在中超各隊還是靠外援。

日本足球是迅速崛起成為亞洲一流球隊的?這或許是個幻覺

金元足球客觀上極大改善了中超的生存環境。但金元足球導致球員溢價太高了,為此不惜一切要進中超的就越來越多,更不會有人關心基礎規則的事。想起當年尹明善說,希望國企不要投資足球,因為國企是軟預算約束,民企怎麼都搞不過他們,不公平。現在這問題又出現了。當然足球本身就是個燒錢的玩意兒,可是錢得燒對地方。以後不知道怎麼弄。老實說,足球基礎制度和體系建設也不是幾家地產商能解決的。我還是對許家印的誠心保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能一點點做好,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

日本足球是迅速崛起成為亞洲一流球隊的?這或許是個幻覺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讓所有踢球的人得到主流社會認可,主流社會認成績,認讀書,那就讓踢球能讀好學校。如何讓大量人口踢球即使職業化失敗也能吃飯,顯然不能都讓足球產業來養,養不起。那就犧牲大量學校的招生名額,把這些的人飯碗轉嫁給學校和社會。相當於用教育資源來換足球人口。你不能全靠貧困人口來踢,現在農村過得去的都讓孩子好好讀書。用分和學校來勾引說最快的。踢不出來有畢業證,踢出來了保留學籍以後還是有畢業證,打動家長的心就靠這個。

日本足球是迅速崛起成為亞洲一流球隊的?這或許是個幻覺

哪怕歐美那麼發達,也不是踢球的都靠這個東西吃飯,很多都轉行了。社會主流是讀書,那麼就讓他們能讀書,或者保留學籍以後也能隨便讀書。不要他做選擇題,讓他要麼踢球,要麼讀書。而是魚和熊掌都可以要,踢好球,讀好學校,還拿獎學金。足球完全社會學校化,群眾基礎也能高很多,你對自己學校足球隊的興趣很可能超過本省中超的興趣,市場也能做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