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堪称绝对却讽刺无比

为什么要读书呢?一位网友以段子的形式做了生动形象的回答:巴黎圣母院的一把大火让世人为之揪心,没读过书的人面对这把大火只会说“卧槽、着了”!而“文化人”则会说“今夜,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爱的姑娘,终究也失去了他心爱的钟楼”!

两相对比,高下立分!实际上,读好书不仅能说出这么“高大上”的话,就连骂人都能够“技高一筹”,不带一个脏字都能令对方无地自容!

婚庆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堪称绝对却讽刺无比

Serious woman shaking hands with her colleague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纪晓岚做礼部侍郎时,礼部尚书和御史与他不太对付。一天,三人结伴而行,正好一只狗跑过,尚书突生一计要给纪晓岚一个难堪,便道:“你们瞧那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知道尚书不怀好意,当下也是不动声色地说:“要分辨狗或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是狼,上坚(尚书)是狗”。

听闻此语,尚书臊了个大红脸,一旁的御史见尚书吃瘪,急忙为其解围,大笑道:“哈哈,我道那是狼(侍郎)是狗呢,原来上坚是狗!” 纪晓岚一看御史也来“自取其辱”,便不慌不忙地说道:“另一种分辨的方法是看它吃什么。狼是非肉不食,狗则喂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这下连御史也噤声无言了。

尚书和御史不怀好意,率先挑衅,却被纪晓岚给骂了个狗血淋头,更惨的是他们还没办法反驳纪晓岚,纪晓岚所言没有一句脏话,都是在回答他俩的问题,这下尚书和御史可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看到没,这就是读书的“魅力”,让你骂人都能“技高一筹”!

不过说起骂人的“艺术”,对联可是“个中翘楚”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江南地区有一大户,家主姓吕,靠坑蒙拐骗起家,用非法的手段积累下万贯家财,也许是坏事做多了,遭到了报应,吕家家主尽管妻妾成群,膝下却只有一女,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这就算是绝后了!

婚庆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堪称绝对却讽刺无比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吕家家风不正,吕家小姐从小就养成了蛮横自私、无法无天的性格,长大后更是毫无规矩,公然挑战封建礼法,“乱搞男女关系”,和她偷情的男子不下双手之数,整个江南地区都知吕家大小姐“浪荡”之名!

转眼间吕家小姐到了婚配的年龄,可是她名声已坏,无人上门提亲,吕家家主为此着急上火,扬言谁肯娶他女儿,他便陪嫁万两白银!

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面对吕家家主开出的丰厚条件,还真有人上门提亲了,此人姓徐,是当地另一大户徐家的少爷!

同吕家小姐一样,徐家少爷也是当地的“风云人物”,此人横行乡里,欺男霸女,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正因为如此,没人肯将姑娘嫁入徐家,正逢吕家招亲,徐家少爷看中那万两白银,便上门提亲了,吕家家主一看有人肯娶他女儿,哪还管什么好人坏人,当下就定了婚约,生怕对方反悔!

要说吕家小姐和徐家少爷也算是“天作之合”,二人都是“声名狼藉”之辈,彼此祸害最好不过,省的他人遭殃!大婚当日,有人匿名送来一副对联:

婚庆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堪称绝对却讽刺无比

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

下联:“徐家公子,邪人多过正人”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此对联乍一看平平无奇,深究之下,却是另有乾坤!这是一副“拆字联”,据《汉语大词典》所载: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此对联中上联的“下口大过上口”是将“吕”字拆成了上下两部分,“吕”由两个“口”组成,也确实是“下口大过上口”,不过这只是表面的意思,上联的真实目的是讥讽吕家小姐“淫荡”的品行,至于怎么个讥讽法,这里就不好明说了,你品,你细品!

下联中的“邪人多过正人”是将“徐”字给拆开了,从“徐”的造字结构来看,左边的“双人旁”是两个斜着的“人”,右边还有一个正着的“人”,可不就是“斜人多过正人”嘛,不过此处取了“斜”的谐音“邪”,讥讽徐家少爷作恶多端,是个“邪恶之人”!

婚庆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堪称绝对却讽刺无比

上下联放在一起,意思很明显:吕家小姐“淫荡”,徐家少爷“邪恶”,你两家可真是“绝配”!

看出对联的深意后,吕家和徐家大怒,下令找出送对联之人,可是此人早已“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