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继续下跌,一个重要信号出现,猪价要“黄”了吗?

  当前生猪存栏较低,大家普遍看好生猪后市,养殖户对未来猪价信心十足,因此生猪价格一有下跌,养殖户就压栏惜售,等到猪价涨上来再卖猪。然而,自二月下半月以来,猪价一直呈现下跌趋势,让养殖户疑惑不已,市场不是缺猪吗?为何猪价涨不上去了?

猪价继续下跌,一个重要信号出现,猪价要“黄”了吗?

  从目前生猪存栏量来说,市场确实是缺猪的。根据农村农村部2020年2月份最新消息,当前生猪产能在稳步增加,争取年底之前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也就是说,年前生猪缺口会一直存在,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那么,近期猪价为何持续走低呢?

  从供给端来说,国家为了保障民生物资价格的平稳运行,给过高的猪肉价格“降火”,今年以来,已经8次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累计达17万吨,“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从消费端来说,当前学校尚未开学,很多餐饮企业还没有开工,因此,猪肉消费能力没有完全恢复,猪价上涨压力增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3月2日猪价。

  3月2日猪价上涨省份增多,但是上涨幅度不大,平均价格较昨日反而下降了0.32元/公斤。华北、东北地区整体微涨,其他大部分地区以稳定或者下跌为主。而且根据各地猪价变化分析,市场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猪价有可能继续下降。

  东北地区:黑龙江猪价在15.5—17.2元之间;吉林猪价在17.1—17.5元之间;辽宁猪价在17.2—17.8元之间。

  华东地区:福建、江苏、安徽、浙江猪价下跌,跌幅在0.1—0.3元/斤,山东猪价平稳,猪价在17.3—18.2元之间,上海猪价略有上涨。

  华中地区:总体平稳运行,作为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未来猪价继续平稳的概率大。

  华南地区:猪价继续上涨,目前猪价已经突破20元,猪肉价格更是高达35—40元每斤,受到消费限制的影响,预计后期猪价难有再涨。

  华北地区:山西标猪价格有所上涨,大猪价格回落,猪价在16.8—18.1元之间,其他省份相对稳定。

  西北、西南地区:下跌为主,但是跌幅不大,个别地区零星上涨。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大猪和标猪的价差明显缩小。说明屠宰场对于大猪需求量有所减少,有可能进一步压价,而一旦大猪价格下降,标猪价格也会紧随其后。建议有大猪的养殖户尽快出栏,落袋为安。

  综上所述,短期内猪价继续下跌的概率大。不过,说猪价“黄了”有点为时过早,因为生猪有一定周期,短期内生猪数量不会有太大增长,养猪人大可放心。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猪价才会逐渐回归正常,如果想吃“平价”猪肉,还请消费者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最快年底前就会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