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士,是把悲剧的人生过成喜剧

每天一本书


《契诃夫的一生》

原著 |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解读 | 沈寒冰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契诃夫的一生》


真正的勇士,是把悲剧的人生过成喜剧


人到了一定年纪后,好像停下来了,好像没有勇气了。但其实,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我们永远要做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就像《契诃夫的一生》这本书告诉大家的那样,我们完全可以把不断完善自我,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本书的作者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她不仅出身高贵,在文字上也极具天赋。母语本是俄语的她,处女作《大卫·格德尔》却用法语写成,她凭借这部作品一举成名。


而《契诃夫的一生》这本书讲述了契诃夫本人短暂的一生。他身陷原生家庭的漩涡,却从未抱怨;他牺牲自己所有的时间,给家人以支持;他重病缠身,却始终保持着良善;他获得成功备受爱戴,却一如既往地体验生活;他放下对爱的戒备,主动找寻幸福。


单看契诃夫的成就,似乎离我们普通人太过遥远。抛开这些光环、头衔,现实生活中的契诃夫,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那个远离传奇,更加平凡的契诃夫。


真正的勇士,是把悲剧的人生过成喜剧

身陷原生家庭漩涡,从不抱怨


契诃夫的父母,靠着一间杂货铺,养着六个孩子。


契诃夫在孩子中排行第三,自他出生以后,杂货铺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


他的父亲,不仅脾气暴躁,而且还酗酒成性。喝醉酒的父亲,对自己的孩子,从无疼爱,打骂更是家常便饭。


契诃夫的父亲,不仅对孩子不好,对母亲更不好。父亲甚至会当着契诃夫的面,骂母亲是白痴、蠢货。每每这时,软弱的母亲只会哭泣。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契诃夫逐渐习惯了父亲的粗鲁,母亲的懦弱。


契诃夫从未在父亲那里感觉到爱,甚至还被父亲抛弃。在契诃夫16岁那年,他的父亲决定建造一个新商店,却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还不起债的父亲只好跑路,留下家人,任其自生自灭。


全家为了躲债,不得不逃往莫斯科。而正在上学的契诃夫,却不愿放弃学业,所以只能独自一人留在家乡塔甘罗格,靠着做家庭教师,赚取生活费维持生计,直到三年后完成学业。


契诃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家庭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温暖的记忆,相反却让他饱受煎熬,可他硬是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支撑了下来,成长路上的苦难没有打倒他,反倒让他成长成了一个有耐心且内心强大的人。


真正的勇士,是把悲剧的人生过成喜剧


真正的勇士,是把悲剧的人生过成喜剧

牺牲自我追求,为家人竭尽全力


契诃夫读完高中以后,到莫斯科与家人团聚。之后他上了大学,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奖金,走入了莫斯科大学医学系。


契诃夫始为了家人的生计问题筹划、出力,他靠着写小说,负责起了全家的生活开支。


一个八口之家,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生活。在其他人永无止境地闲聊时,契诃夫则低头赶着小说。


一开始,契诃夫写作写得也并不顺利,他的手稿屡次遭遇失败,他亲眼看到自己的手稿被各种报刊编辑丢进垃圾桶。


当他看着穿着破烂,投稿无门的自己,他也有过短暂的灰心,但他很快就烧了手稿,重新再写。


契诃夫做梦都没想过,他可以写得那么快,那样多。


在契诃夫23岁那年,他在俄国文坛有了一些名气,这是一开始只为稿费而写作的他,始料未及的。


大学毕业以后,在契诃夫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和行医执照的同一年,《变色龙》等多部佳作陆续发表,他甚至还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1886年,是契诃夫写作的高峰期,仅发表在报纸上的小说,就有一百多篇。这些稿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经济上的压力,但也并非到了可以停下来不写的地步。后来,他不仅写小说,也开始写剧本。


就这样,契诃夫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并乐此不彼。


他为家人付出自己的青春,却不认为那是一种牺牲,相反,他把痛苦内化成一种学习的过程。


真正的勇士,是把悲剧的人生过成喜剧


真正的勇士,是把悲剧的人生过成喜剧

放下对爱的戒备,主动找寻幸福


契诃夫曾恐婚。他恐婚的理由,是不敢给对方承诺,不想承担后果,他更害怕婚姻禁锢了自身自由,影响自己的创作。在他的心里,自由高于一切。


因为契诃夫的这种想法,他错过了深爱他的米齐诺娃。米齐诺娃是契诃夫妹妹的同事,她不仅聪慧,而且还很有语言天赋,会三门外语。契诃夫是她所结交的名人当中,最为钟情的一位。


其实,契诃夫和她谈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但是因为契诃夫迟迟不肯走入婚姻,米齐诺娃最终在几次主动求婚被婉拒后,忍痛离开。


而惑之年,错过爱情的契诃夫开始思考关于婚姻的问题,并得出了婚姻是爱情和生命必需品的结论。


因此,当38岁的契诃夫再次邂逅真爱——演员奥莉加·克尼碧尔时,两人走入婚姻。


只是随着蜜月的结束,契诃夫的病情开始恶化,需要去南部疗养,契诃夫不希望妻子因为自己在艺术事业上做出任何牺牲,便让奥莉加留在了莫斯科的戏剧舞台,两人开始异地生活。


长久的分离,让两人思念加深,这对夫妻靠着信件维持感情。据说,从认识到结婚后的三年,契诃夫一共写了四百多封信,信里全是对妻子的思念。


被病魔缠身的契诃夫,其实很需要妻子在身边照顾自己,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自私,把妻子留在身边。他从未抱怨妻子因为工作,置自己于不顾。


他诉说没有妻子在身边的无趣,但又竭尽全力地表示自己会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他懂他的妻子,奥莉加已经不年轻了,要放弃现有的一切,需要极大的勇气。


意识到这一点后,他没有再发过任何牢骚。他尽可能地鼓励妻子,安慰妻子,并告知妻子留在舞台的决定,没有任何过错,不需要因为他感到愧疚和抱歉。


此后,他们的婚姻生活,总是在匆忙见面又匆忙分别中继续维持。一直到契诃夫死去,他们的相处都是这种状态。


在契诃夫快要走到生命终点的时候,他坦然奥莉加是他第一次认真地,真正地爱上的一个女人,但他又感到无比的惋惜,觉得幸福在明天,而自己时日无多。


就这样,契诃夫的一生,在经历了充满表演、舞台和多彩经历的童年和少年,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纷至沓来的青年时代,在经历了工作、疾病、旅行、葬礼和爱情后,也画上了句号。


真正的勇士,是把悲剧的人生过成喜剧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契诃夫的短暂一生,犹如烟花一场。但却教会我们:苦难并不会阻挡一个人前行的脚步,反而会让人在苦难面前对自我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认清自己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只有做到了自我认同,我们才不会把目光,总是放在寻求别人认同我们的狭小世界里,我们也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去规划我们的未来。


当我们在遭遇苦难时,要具备把苦难化为自身营养的能力,从而以一个更好的心态,来应对我们的整个人生。


如果我们只看到事情坏的一面,我们就很容易充满负能量,变得自我否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以自己为敌,从而觉得人生好难。


但我们大多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被误解,会受委屈,会遭遇我们无法预料的一切。我们无法控制这一切遭遇,我们能做到的,只是控制自己的心态。


我们可以通过后天习得乐观,然后收获自信,变得更加洒脱,进而对未来充满期待。


苦难和幸福,也许只在一线之间。


正如周国平而言:“一个人在苦难中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的实现,因此苦难与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文:沈寒冰,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