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隔离,会有什么后果?

拒绝隔离,会有什么后果?

一、如果是确诊患者,拒绝隔离或者隔离期间擅自脱离,只要有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行为,则可以按照刑法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二、如果还没有确诊,而只是疑似病例 ,是否可以拒绝隔离呢?答案是不可以。疑似病例如果拒绝隔离或者擅自脱离,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旦造成病毒传播的后果,也可以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在此,顺便告知大家,只要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起刑点就是三年有期徒刑,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三、如果是确诊患者或者疑似病例,但没有进入公共场所,也没有乘坐交通工具,是否就意味着不会受到处罚?即便没有进入公共场所,也没有乘坐交通工具,如果引起了病毒传播或者有严重传播危险,也可以定罪。只不过,此时定的不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拒绝隔离,会有什么后果?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对于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被告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既不是确诊患者也不是疑似病例,是不是就可以拒绝隔离或者拒绝执行防疫部门的防控措施?不可以,即便不是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如果引起了病毒传播或者有严重传播危险,也可以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五、拒绝隔离以及拒绝执行防疫部门的防控措施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暴力、威胁等不恰当行为,对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措施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从重处罚。

除此之外,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也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妨害公务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六、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闹行为更要杜绝,否则也要承担严重后果。

2019年12月24日,民航总医院杨文医生被患者家属孙文斌残忍杀害,事发就在医院的急诊抢救室。杨文医生颈部被反复切割、捅刺,不幸身亡。虽然凶手被判处死刑,但仍不足以平息人们心中的愤慨。医闹行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当发生。如果医生和医院的行为有错,患者和家属可以寻求合法、合理的方式维权。极端的行为,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近期,国家也出台相关规定,对于医闹行为进行惩处:

1、在疫情防控期间,故意伤害医务人员造成轻伤以上的严重后果,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2、对医务人员实施撕扯防护装备、吐口水等行为,致使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也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3、随意殴打医务人员,情节恶劣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4、采取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恐吓医务人员,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以侮辱罪或者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5、以不准离开工作场所等方式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


当然,并不意味着只要有上述行为就可以构成犯罪并进行定罪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治安处罚,比如治安拘留、罚款等。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希望有人触犯法律,不希望有人去破坏社会秩序、危害他人生命健康。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使社会秩序陷入紧张状态,更使国家经济遭受重大损失。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配合国家的防控措施,尽快控制疫情,度过难关,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