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血也可知道惡性腫瘤和肝硬化病變,不可忽視的指標

鐵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

當鐵缺乏時血紅蛋白合成減少,但機體為滿足需要,紅細胞代償性增生,因此分到每個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量相對減少,血常規檢驗呈現小紅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缺鐵性貧血起病隱匿,容易被忽視。輕度貧血患者僅感乏力,活動後心慌氣促,此時若不及時補鐵,症狀會進一步加重。因此體檢時常常要做貧血檢查。

查血也可知道惡性腫瘤和肝硬化病變,不可忽視的指標


血清鐵(serum iron)

鐵是造血的重要原料,是構成血紅蛋白的必要成分,沒有鐵就不能合成血紅蛋白,氧就無法輸送,生命也就無法存活。

血清中的鐵一部分與運鐵蛋白結合,另一部分呈遊離狀態,檢測後者的含量即為血清鐵。人體內的鐵70%存在於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中,25%分佈於肝、腎、骨髓等組織中。鐵含量較多的食物為蛋黃、動物肝臟、瘦肉、血豆腐、魚類等。

在飲食中的鐵主要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被吸收,成人每日的鐵需要量約為25mg。

查血也可知道惡性腫瘤和肝硬化病變,不可忽視的指標


正常參考範圍(亞鐵嗪比色法):

血清鐵 成年男性 11~30μmol/L

成年女性 9~27μmol/L

兒 童 9~22μmol/L

不正常代表什麼?

1.血清鐵降低

(1)攝入不足:缺鐵性飲食或腸道吸收不良。

(2)慢性失血:如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鉤蟲病,月經過多等。

(3)鐵缺乏:如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嬰幼兒時期,由於生長髮育的需要量多,導致缺鐵性貧血。(4)其他:嚴重感染、惡性腫瘤、肝硬化等,由於食慾降低,機體代謝障礙等引起。

2.血清鐵增高

(1)紅細胞破壞過多:如溶血性貧血,鐵從血紅蛋白中釋放出來。

(2)鐵的利用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貧血,鉛中毒等。

(3)鐵吸收增加,如長期反覆輸血、鐵劑治療等。

血清鐵蛋白(SF)

血清鐵蛋白是機體內一種用於貯存鐵的可溶性組織蛋白,肝是合成鐵蛋白的主要場所。在機體缺鐵時血清鐵蛋白水平降低,鐵過多時鐵蛋白水平升高。對缺鐵性貧血的敏感度為90%,特異度為85%。

鐵蛋白還是一種急性期時相反應蛋白,在某些腫瘤可見升高。

查血也可知道惡性腫瘤和肝硬化病變,不可忽視的指標


正常參考範圍(放射免疫法):

男性15~200μg/L

女性12~150μg/L

不正常代表什麼?

1.血清鐵蛋白降低

(1)體內貯存鐵減少,是診斷缺鐵性貧血的重要指標。

(2)肝臟鐵蛋白合成減少,如長期腹瀉、營養不良等。

2.血清鐵蛋白升高

(1)體內貯存鐵增加:如反覆輸血的患者。

(2)鐵蛋白合成增加:如急性感染、急性炎症、甲狀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如肝癌、胰腺癌等)。

血清轉鐵蛋白(Tf)

轉鐵蛋白是一種能結合鐵的糖蛋白,主要由肝細胞和巨噬細胞合成,在體內的主要功能是轉運鐵。

每毫克轉鐵蛋白可結合1.25mg鐵。正常情況下有1/3的轉鐵蛋白與鐵結合,運送至需要鐵的組織如骨髓內。

正常參考範圍(免疫比濁法):2~4g/L

不正常代表什麼?

1.血清轉鐵蛋白增高

(1)鐵缺乏引起的缺鐵性貧血,慢性失血引起的貧血。

(2)妊娠中、後期,由於胎兒生長髮育的需要導致孕婦的貧血,此時轉鐵蛋白增高。長期口服避孕藥也可增高。

2.血清轉鐵蛋白降低

(1)嚴重的肝病,營養不良使轉鐵蛋白合成減少。

(2)腎病綜合徵時,大量蛋白質從尿液丟失,使轉鐵蛋白減少。

(四)總鐵結合力(TIBC)

總鐵結合力是指血清中的轉鐵蛋白所能結合鐵的最大能力。血液中的鐵要與轉鐵蛋白結合,才能進行鐵的轉運。正常情況下血清鐵僅能與1/3的轉鐵蛋白結合。凡能與100ml血清中全部轉鐵蛋白結合的最大鐵量稱為總鐵結合力。

正常參考範圍(亞鐵嗪顯色法):男性40~70μmol/L女性54~77μmol/L

不正常代表什麼?

1.總鐵結合力降低見於

①轉鐵蛋白合成不足:如遺傳性轉鐵蛋白缺乏症,肝硬化等;

②轉鐵蛋白丟失增加:如腎病綜合徵,尿毒症;

③腫瘤、慢性感染、珠蛋白合成障礙性貧血等。

2.總鐵結合力增高見於

①轉鐵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鐵性貧血、妊娠後期;

②轉鐵蛋白釋放增加,如急性肝炎、肝細胞壞死等(見下表)。

查血也可知道惡性腫瘤和肝硬化病變,不可忽視的指標

血清鐵與總鐵結合力(TIBC)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