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腹地平顺奥治村的财主院,雕梁画栋精美至极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请点击关注。

在巍巍太行山腹地,长治市的母亲河浊漳河九曲十八弯,弯弯水流奔腾湍急。它在绵延的太行山群山下切出一条河道,一路东奔。在它奔流至平顺县境内阳高乡时,拐了个大弯,向北流去,水势变缓,成就了一段太行水乡美景。国家传统村落奥治村就在这片河岸边的崖壁上,沿着连绵起伏的南垴山依山而建,村庄顺河流方向呈狭长形,仿佛一只停靠在岸边崖壁上的古船,穿越数千年的风雨,在此停歇。

太行山腹地平顺奥治村的财主院,雕梁画栋精美至极

奥治村远眺。张国平摄

平顺县的奥治村不仅有尊崇的 、关帝庙等公共建筑,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成片集中的清代民居群,著名的有刘家大院、赵家大院、任家进士大院。刘、赵、任也是奥治村的三大姓。

其中刘家大院是奥治古民居中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地域建筑风格最明显的民居建筑群。大禹庙的背后,就是刘姓族人历经数代修建而成的院落群——刘家大院。顺东西方向的小巷自外往里、由低到高错落分布。大院包括南院、东院、西院、客房院、书房院、长工院、车马院、当铺院八个院落,主次分明而又紧密相连。整体浑然一体,细看又自成一院。

太行山腹地平顺奥治村的财主院,雕梁画栋精美至极

刘家大院内景。

太行山腹地平顺奥治村的财主院,雕梁画栋精美至极

刘家大院内景。

这些院落无论一进两进,占地大小,大都是青石为基的砖木两层棚楼结构,门楼、正房、厢房等的门窗上,均有木雕装饰,其他部位如照壁、迎风石、墀头、柱础、门枕石、压窗石等处,也都有相应的砖石雕刻,个个精美,尤以压窗石的鼓肚形雕饰最为精美,历经百余年风雨,依然纹路清晰、图案完整美观。图案除了常见的瑞兽祥草外,最多的是农耕生活场景,比如:农夫赶牛耕地、樵夫担柴、猎人牵狗打猎等场景,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动物雕刻栩栩如生。

太行山腹地平顺奥治村的财主院,雕梁画栋精美至极

精美的二楼隔扇和过梁石。

这组建筑群集中连片,规模大、档次高,是研究上党山地民居建筑的宝贵实物资料。刘家经商发家,足迹近到黎城河北、远到内蒙张家口。传说,刘家兴盛时,河北涉县有刘家半条街,往奥治老宅运送钱财时,为免劫掠,不得不将金银珠宝装进棺材,押运人员一律披麻戴孝,佯装发丧,掩人耳目。当时有谚语说“驮不完的耽车粮,驮不光的奥治钱”,后一句指的就是奥治刘家。当然,刘家富而不骄,还在书房院正房压窗石上刻下警示文字“德基仁宅,拮据维艰,建立不易”,既是回眸艰辛的创业历程,也是启迪警示后世子孙。

太行山腹地平顺奥治村的财主院,雕梁画栋精美至极

古代乡饮酒礼的实物留存,上有“介宾”门匾。

这组建筑群最为珍贵的是保留了古代乡饮酒礼的实物留存。在刘家大院名为乐业亭的院落里。大门不做装饰,朴素简单,“乐业亭”三个大字门匾高悬门上,进去就是仪门,门匾上正面是“介宾”二字、背面是“孝滋”二字,显示门第家风。

乡饮酒礼起源于周朝,是古代社会敦伦常、行教化的一种官办酒会,是古代嘉奖礼仪的一种,仿佛今日之国宴。酒会不只是吃吃喝喝,更重要的是灌输“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臣忠子孝、兄友弟恭”的儒家礼教精神,使之到达基层。酒礼席设主席一人,宾席一人,僎席一人,介宾、三宾席位数人,其余为众宾。参与人员皆需是当地退休官员或者乡间德高望重者,由当地学官考察后,名单逐级上报审核,最后由皇帝批准。之后还有朝廷嘉奖,地方政府还会赠送匾额以示祝贺。所以,当年的乡饮宾,大致如今日之政协委员,举行乡饮酒礼就好比召开政协大会。

太行山腹地平顺奥治村的财主院,雕梁画栋精美至极

刘家大院精美的门楼。

刘家的刘俊德是康熙年代人,与其孙刘克明均曾经作为介宾出席过每年两次的乡饮酒礼,这在当时是非常大的荣耀,所以家里才会有乡饮酒礼的纪念建筑。这座建筑也是晋东南地区少见的乡饮文化建筑实物,为研究乡饮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当然,除了这些当时的豪宅之外,奥治村还分布着数量不少的窑洞建筑,包括土窑、砖碹窑、石碹窑。它们和气派豪华的富家大院以及小户人家的各式土坯房屋,一起构成了奥治村民居的整体风貌。从中可以看出自明代以来当地民居发展和演变的脉络,山地民居的建筑特点、装饰理念以及审美情趣,是研究山地人居环境和建筑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喜欢胡哥文章的请加关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