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石头】

陈素芳

《红楼梦》中女娲炼五彩晶石补天剩下一石为通灵宝玉,贾宝玉出生时含玉而来,在其劫终之日时与通灵宝玉形质归一,终归于青埂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色彩斑斓的世界,不光有景色秀丽的山川,也有五彩缤纷、形状各异的石头,而石之美者为玉,如同西方人偏爱钻石一般,几千来中华民族对玉情有独钟。玉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与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密切相关,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玉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形成了众多关于玉的典故。在遭遇胁迫和屈辱,人们为保持高尚的气节而不苟且偷生,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壮;在面临困难和逆境的时候,我们百折不挠,逆流而上而取得成功反映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真谛;论及人生意义和道德境界时,又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应当如玉一般温润沉稳、含蓄坚毅,波澜不惊,又凸显价值;而“金玉良缘”又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姻缘的憧憬。玉文化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玉是中华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物化体现。

玉文化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玉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玉被视为天地精气的结晶,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在封建社会时,宫苑玉器被视为彰显主人身份地位的物品,是维系崇尚“礼制”的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墓葬中玉器也被作为重要的陪葬品,是具有无比神秘的宗教意义。此外,由于玉的触感和色泽,玉的某些自然特性又与人的道德品质相关,用以歌颂人具备的高尚的德行和品质。

玉石雕刻是使玉从矿石向玉器转化的必要过程,使玉文化得以体现。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件上等玉器作品,都要通过匠人高超的雕琢技艺,精湛的雕琢工艺能使玉器的价值大幅提升。原始社会阶段,劳动人民就已经制作过镞、刀、斧、铲等各式玉雕作品,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发现了许多玉料和莹石制作的璜、管、珠一类的饰品。商周时期开始出现鱼、龟、鸟、兽面、兔、蚕等形象的玉雕作品,雕琢工艺有了全新的发展,琢磨精细,纹饰优美,并且出现了玉雕阳文线条,是玉雕工艺处理上的里程碑式的进步。春秋到两汉时期,玉雕的品类显著增多,技法日益精进,纹饰更加多样复杂,同时还出现了浮雕和透雕。隋唐时期,由于经济发达和社会思想开放,国家文化高度繁荣,玉雕作品有了新的发展,出现大量花卉、佛像、虫鱼和人物的题材,并且种类繁多工艺精湛。此后,经过宋元明清的不断积累和发展,玉雕的制作工艺发展达到了顶峰,古代精湛的玉雕技艺使玉文化得以在玉器作品上充分体现。

中国有句古话,千样玛瑙万样玉来形容玉的品种之多。其实玉无非就分两种。硬玉与软玉。硬玉指的是翡翠,翡翠属辉石类,质地坚密,有玻璃光泽,把玉对着光看有隐约的水晶构造。其摩氏硬度为7,硬度较高,比重3.33,拿在手里有沉淀的压手感。翡翠则为色泽艳丽,质地致密细腻的优质“硬玉岩”,又称谓翡翠岩。翡翠质无色或呈白色 以及绿(苹果绿 阳绿 黄绿 老绿等) 红 紫 灰 黑色等。红为翡,绿为翠。翡翠讲究五好(翠好 地好 种好 水好 完美度好)。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翡翠特殊喜爱,翡翠市场的价格一路飙升!缅甸的矿也是大量开采,好的翡翠原料也是越来越少了!对于玉雕艺人来说,遇到一块老坑老种的极品翡翠就如获得珍宝!

软玉属闪石类,其摩氏硬度最高不超过6-6.5 。软玉的种类非常多。以国玉为代表的和田玉 岫玉 碧玉 蓝田玉 独山玉 水晶 珊瑚 绿松石 青金石等均属于软玉范畴。后来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新疆和田地区出来的玉石得到一致的认可。开始在宫廷,官方及民间加工。温文尔雅的玉质成为人们喜爱的上品,软玉琢渐演变成了和田玉的代名词。由于和田玉的成分不同,和田玉在色彩上又分为:白玉 青白玉 青玉 墨玉 黄玉 青花。其黄玉比较稀少,最为珍贵的是像羊油脂一样白而细腻的则为羊脂白玉,不仅稀少罕见,价格也最为昂贵的一种,乃和田玉之上上品。近些年来,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首脑们的国礼材料,首先都是白玉,可见白玉在国人心中的位置!

好的一件作品,不仅要看材料,还主要看工艺。有一句行话:好料好工,价值非凡,好料差工,浪费资源,差料好工手艺值钱。虽然话很通俗,确实真理。

玉雕的工艺分南北派。南派指以广州、上海、福建、苏州为代表的玉雕工艺。南派玉器主要以小件、山子、人物等为主。南派工艺灵秀精致,精工细作,形象逼真,以现代艺术风格为主。南派注重细节,为了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精品,很舍得去掉一些无关的部分以追求玉器的精美。从艺术角度看南方工艺,不仅精益求精以现代题材为主,设计出的作品还很受大众消费群体的好评。所以他们占领了整个玉器市场的主打。流行趋势非常之活跃,包括材料和工艺很快一批替代一批。就工艺创新来说,南派工艺一直走在前端。

北派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宫廷派风格为主,北派玉雕质朴大气、庄重大方、古朴典雅、国韵文风、简约中透着稳重,雄厚中体现皇家风范。气度中流露出对国学传统的一脉相承,标准很高,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北派受皇家文化影响,同时融入了北方一些少数民族豪放的风格。北派玉器以器皿、人物、山子、兽为主。器皿端庄大气,胎体厚重,线条简约唯美。山子整体气势雄伟,构图严谨,近中远景相互呼应。人物多为观音、如来、仕女等。 神佛法相端严、神态安详、气质高贵,开脸慈祥庄重。仕女人高贵典雅,贵族气十足。难度最大的就属于器皿上活链子(俗称链子活)。首先选料上要求非常苛刻,在制作链条时,料子不仅要求细腻,还要选择没毛病和脏斑的地方,把链条排好,大小预算精确,再画出线格排好,琢成十字形。每节圈的大小厚度要一致,然后雕刻出本形,多肉要尽可能的挖干净,再用适中的圆钉仔细凿出内圈的形状,与外形吻合,粗细要均匀,再用尖针挑出圈与圈的多余肉。在操作时要注意调节工具与作品之间的角度,防止缝隙被工具杠伤别的部位。工艺十分复杂,雕刻时要心细静心。如有一个圈有损坏,整件作品就前功尽弃。完美的一件挂链作品,链子拉起来后每个圈不仅大小一致,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圈还要在一个平行线上。链活最大的优点除了是突出工艺精湛外,更主要的是小料大做、利用最小的材料、做出最大的作品!节省珍贵材料的资源!

北派玉雕师们非常爱惜原石材料,无论料子多么恶劣,都会量料取材,挖脏遮绺,运用巧雕也要做到完美。哪怕是一块普普通通的材料也要发挥淋漓尽致,赋予它生命,有一个属于它的故事。北派作品有个弊端就是每件作品从选料、设计到制作整过工序过程漫长,费时费力,导致成本过高,这样一来,客户群体受限制。很多收藏爱好者是爱莫能助。

每件上等的玉器作品都需要有适合它的材料,精湛的雕刻工艺,和完美的构思、才能赋予作品的美好寓意。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那里我遇到了一块难得的白绿分明的青海白玉,老料,重约1.5公斤,材料细腻温润,头顶飘绿,有深到浅,右下角荷色,藕中间主身白而细腻,遗憾的是料子上有多条较细的裂纹,中间主身部分全是细小的横向裂纹。虽然整体材料老矿细腻,但由于缺陷太多,如何处理这些细裂就成为设计这件作品的关键,因此要利用好这块料首先要量料取材、挖脏遮绺。一件玉雕作品,即使它的材料和工艺再好,如果作品上存在绺裂,那么这件作品就不是一件不完美的作品。如果将料子都顺裂劈开,那么就都切成了厚度不足一厘米的薄片,即使这样能设计出一些作品,但也没有充分实现这块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符合大料小做的意义!看着这块老料却无从下手!师父经常说:“没有废料只有废人!”。如何设计这块难得的细腻老料,完美处理料子本身的缺陷一直在心中思考,思考了十来天依然是无头绪。这块石头给我出了个大难题!

一天在运河边上晨跑时来到了一片长势喜人荷花池边,看到翠绿的荷叶丛中,一朵朵娇羞欲滴的荷花紧紧依偎在像舞女裙摆一样的荷叶上,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眼前这美景不正像我那块珍贵的青海白玉吗?白绿分明,晶莹透明的露水在荷叶上晃动,清风拂来荷叶上的露珠像耀眼的珍珠一样往下滚动,不远处一群野鸭子在河中自由快乐的戏水,扰动的水面泛起了阵阵涟漪。这幅宁静和谐的场景深深吸引了我,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幸福画面吗?

回到工作室后,立即趁热打铁,对设计方案又进行了一番研究和琢磨,每个有生命的宝石都有他们的爱情寓意,中国白玉从古至今更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她更应该有和其他宝石一样属于自己的故事。于是根据材料本身的特点,顺势而变,把上面绿色的部分画出了荷花,正好使用巧雕工艺,把材料上的整个绿色提出来,设计了两片荷叶,顺着每条小裂的地方,画出每道小裂的形状加以设计,变成一层层水浪花!这样设计小裂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右边白色部分有点像藕荷色,画了荷花,有山石,有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和半开的荷花,山石缝里加入了一些水草、还有浮萍!仔细端详了半天,总感觉图上缺少些东西,原来是没有活物,显得太死板,此刻想起了运河中的野鸭子,于是在正面水花上加了两只戏水的鸳鸯,一只淘气的藏在荷叶后面,另一只在水面上开心的玩耍,同时又在另一面画了两条游玩的小鱼!一幅简单的作品大样儿勾出来了!荷花、鸳鸯、相遇、这样这幅作品就有了它的名字---百年好合!

勾完大样就将料子上机器开始推大形儿(书面语工序叫下料),由于料子本身很薄,简单推了下层次就有了模样,又细细的画了一遍,这一看大形儿总算出来了,荷叶的翻转起伏,有点儿风吹动的感觉,浪花上又加了一些大小不一的小荷叶,细构图出来了,还算是完美!经过连续二十几天的精打细磨,每一天都会因料子的缘故对细构图有细小的改动,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精心的制作,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件作品。当作品完成后,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我首先用强光手电仔细观察看那些细小的绺裂,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条细纹都找不到,最终总算出了件比较称心如意的作品。作品,终于完成了!荷花的“荷”与“合”的音想通,同时荷花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鸳鸯戏水”指夫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美好象征,同时也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纯洁美好的爱情化身!通过这个作品的故事典故,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生命,每一件作品都有属于它们的故事。钻石是四月的诞生石象征着贞洁与纯洁!石榴石,在欧洲的波西米亚石榴石博物馆里有一块沉睡几百年的红色石榴石,她静静的向每个参观者讲述着乌露丽叶和歌德的动人爱情故事!月光石被成为恋人之石,在欧洲男人拥有红宝石就能掌握梦寐以求的权利,女人拥有红宝石就能得到永世不变的爱情!几亿年形成的玉石,吸日月之精华!乃大地之舍利!更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好的爱情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学会磨合,学会包容。


这件作品在2017年7月完成后,带到上海参加二零一七年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作品在展馆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美!经过行业内专家的评审,获得了全国国匠杯的最佳创意奖!

我很幸运,我从事这个我喜欢的行业,今生有缘与每块石头的相遇、与传统文化的相遇、与宫廷派老艺人传承人(几位恩师)的相遇!与北派工艺的相遇!作为一个北派玉雕工艺的传承人,不仅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传承好,更要创新作品、代表时代的象征,真正代表我们这一代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