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你的“吼叫”正把你變成孩子眼中的“親後媽”

妹妹是幼教老師,因為疫情的原因不能回去上班,只能在家通過視頻直播給學生們上課。前兩天,在直播上課的時候就遇到了這麼一件事兒,視頻那頭,因為孩子小,直播操作還不會,家長也不太熟悉操作,可能還有點網速的問題,所以,經常卡,聽不見老師聲音,特別影響孩子的學習。

孩子找媽媽處理,媽媽調了半天也沒有調好,就開始焦躁了,氣沖沖的向孩子吼到“你剛才是不是碰到什麼了!”,孩子說“我什麼也沒碰,它自己就這樣了”,“沒碰怎麼會這樣?!之前不是好好的嗎?!”……然後這位媽媽對孩子的吼叫就成了視頻直播的“背景音樂”。

雖然最後視頻正常了,孩子也沒狀態聽課了,這課程基本上算是白折騰了。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性子比較急的家長,在日常生活當中,對孩子最基本的表達方式,就是大聲吼叫,大聲說話。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老家村裡,也有這麼一位媽媽,大嗓門,說起話來氣洶洶的,就比如有一次,她家小孩在隔壁鄰居家和小夥伴一起看電視,玩忘了,不小心過了飯點,沒有回家吃飯。然後就聽到這位“大嗓門”媽媽,滿村莊的喊孩子,但是一直都沒找到,最後孩子自己回來了。

其實他就在隔壁和小夥伴一起看電視,看的太入神了,一時間忘了回家。所以在苦尋無果的情況下,這件事把父母徹底惱火了,看到孩子的一瞬間就是一頓打,媽媽非常的氣憤,邊打邊責怪孩子“不知道回家吃飯,到處亂跑”,嗓門大的把孩子都嚇著了,三下五除二的就把孩子拽進院子裡了,結果院子裡又傳來了爸爸的訓斥聲......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也許父母確實很擔心,太著急了,所以一時火大,但是如此兇悍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孩子也是十分擔驚受怕的,他或許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父母為什麼如此的對待自己,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就是簡單的忘了回家吃飯,然後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就被父母一頓責罵,孩子的心裡會覺得特別委屈,難過。

而家長把自己的焦灼憤怒發洩在孩子身上的這種方式,對孩子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哪怕孩子確實做錯了事情,父母也不合適去大吼大叫,甚至把“火口”對著孩子,一派“後媽”作風,其實無意間你已經成為了孩子眼中的“親後媽”。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大吼大叫的責罵,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它只是一種怒火和情緒的宣洩。

首先,父母在大吼大叫,在對孩子發怒的時候,孩子其實是根本聽不到父母在說什麼的,因為他已經被你的大吼大叫,大聲訓斥給震住了,很忐忑,很不安,這個時候他聽不到父母在跟自己說什麼,因為他的大腦無法及時的,理性地解析出父母對自己的教育。

同樣,父母也是如此,當你沉浸在自己的高壓情緒中, 去大吼大叫教育孩子,此時的你是沒有思考力的,因為你正在被你的情緒掌控,而情緒下的人都是缺乏理性思考力的,因為大腦此時已經退居二線,停止思考,你無法調動起大腦中理性的部分。此時掌控你的正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大腦。

所以吼叫式的教育方式並不能夠真真切切的幫助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樣的方式不僅對孩子無益,對於家長朋友也是沒有好處的,應該放棄這樣的方式,學會用溫和的方式去表達。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為什麼你會大吼大叫?

1、代際遺傳-你的言行舉止和你的父母大抵相似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什麼樣的家長會帶出什麼樣的孩子,那麼習慣吼叫的父母也會帶出習慣吼叫的孩子。

當他成為父母時,他也會不自覺的採用這種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就會覺得自己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而且他覺得這種吼叫方式很有效,因為自己小時候聽到父母大聲訓斥,就會很聽話不敢亂淘氣,所以輪到他自己成為父母的時候,他也會覺得這招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應該也會很有效。這就是遺傳的影響力。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大吼大叫的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一般他們的表達方式也是大聲吼叫,尤其是在遇到一些衝突需要解決的時候,

吼叫成為了唯一的一種解決方式,似乎誰的嗓門大,誰就是勝利者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小孩子,喜歡大吼大叫的的原因,因為這樣能給他帶來勝利的快感,很有效,所以當他屢試不爽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把吼叫作為自己解決的問題的方式。甚至很多孩子在成年以後,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這樣“吼叫”方式的影響,最直觀的表現方式就是他也成為了“大嗓門”。

法國著名的教育家狄德羅曾經說過:“孩子如果想反駁你的觀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拉高嗓門。

所以作為父母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不要助長孩子的惡習,歸正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你的一點一滴都在潛移默化當中塑造自己的孩子,溫和的孩子需要溫柔對待。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2、面對強者,遷怒弱者

一方面對外,父母需要為家庭的生活,孩子的未來奔波勞碌,另外一方面對內,又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生活工作兩兼顧,確實對很多年輕爸媽來說是壓力山大, 也帶來了很多不良情緒。

當這些情緒和壓力,沒有找到釋放的途徑,得不到釋放的時候,父母最有可能的就是遷怒於孩子,因為孩子還比較小,他只能被動承受父母的情緒,還沒有學會反抗。

這其實是變相的勾起了人性當中“恃強凌弱”的天性,面對強者,比如公司領導,比如父母長輩,我們不敢去也不能去發洩情緒,因為我們知道這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不可控,但是面對孩子,家長會覺得孩子是可控的,訓斥他兩句沒有關係,所以經常會不自覺的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發洩桶”。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就比如說一開始提到的這個例子,當媽媽在滿村莊找不到孩子的時候,內心是焦灼的,但是著急最後變成了憤怒,在看到孩子的那一刻,全部的發洩出來,方式就是大聲訓斥大吼大叫,孩子被動的承擔著來自媽媽的怒火,小心翼翼而不知所措。

那這位媽媽其實就是把自己的憤怒情緒,宣洩在弱小的孩子身上,因為弱小,所以不能反抗,沒有威脅,孩子也不會離開,所以她心裡會有一定的安全感,從而讓她可以“肆無忌憚”的對著孩子發火。這也是父母喜歡吼叫孩子的原因之一。

但是孩子沒有理由去承擔大人的壓力和情緒,家長更多的應該是給他們呵護和關愛,而不是吼叫和責罵,更不應該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壓力宣洩“樹洞”。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如何改善自己對孩子的“大吼大叫”?

——3點建議幫你成為“不吼不叫”的父母

1、ABCDE法則

美國著名親子教育專家羅娜•雷納在她的《不吼不叫:如何平靜的讓孩子與父母合作》一書中,提出了停止吼叫的ABCDE法則,如下:

①自問(Ask)

首先第一步,家長朋友們要學會審視自我,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愛,問問自己的情緒表達是否是正常的,在過往的教育孩子過程當中,有沒有對孩子大聲吼叫過,向內回視自己的內心感受,詢問自我。

在自問的這個環節,家長朋友要能夠覺知到自己的吼叫,並找到自己發脾氣的原因,找到癥結所在才能夠正確的對症下藥。

②呼吸(Breath)

在向內審視自我的時候,要通過呼吸療法,把自己的情緒引到正面,通過呼吸感受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身體,可以閉目養神,可以靜坐調整,想象自己的身體在一呼一吸當中,放鬆而又有能量。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③平靜自我(Calm yourself)

這跟呼吸是密切相關的,正式通過自問來檢視自己的問題,通過呼吸來調整自己的身體,從而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平靜下來,讓自己處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才能夠喚醒我們大腦當中的理性部分,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解決問題,在這樣的狀態下去和孩子溝通,定會事半功倍。

④確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有時候父母給的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想要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就要了解他,有目的的教育,那麼確定他的需求很重要。所以就要在和孩子的相處當中學會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得知他的喜好和需要,確定孩子的需要,並且據此去溝通和教養,才能更好的符合孩子的心理訴求的,而不是大人的心理訴求

⑤同理心(Emphasize)

同理心也就是換位思考,用之甚廣,每個人都需要。換位思考,帶來的是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也要學會換位思考,去到孩子的內心世界看看它的小精彩,感受孩子的感受,愛他所愛,陪著他一起成長,而不只是“拽著他往前衝”。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2、不要和孩子“爭權”,給出彈性選擇空間

(1)不要和孩子爭奪“決策權”或“控制權”

最常見的一種表現方式就是,家長企圖給孩子下達指令,企圖通過命令的方式讓孩子就範。

曾經有位女老師,問班上的一位學生:“你和你父母的關係融洽嗎?”。

那位同學很無奈的說:“我現在和父母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了,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在自己房間裡待著,除了和父母在一起吃飯,基本上都不怎麼說話”。

女老師:“為什麼不和自己的父母多說說話呢?”

學生:“因為我感覺和他們說話總像是在接受命令,他們不知道我的想法,也不瞭解我的心思,我也就不想和他們說話了。”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其實這位學生口中的生活場景是挺常見的,孩子覺得父母不瞭解自己,父母又覺得孩子什麼話都不跟自己說,其實這就是溝通出現了問題。

家長朋友們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經常對孩子使用命令行的吻說話,比如孩子在開心的玩手機,你大聲吼他,“別玩了!快點過來吃飯!”

溝通出現斷裂,教育也自然難以施行。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放不開,對孩子的控制權, 不能夠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成長。

所以出現了很多包辦的父母,喜歡事無鉅細的親力親為的給孩子去做所有的事情,卻不知道這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煩惱,他會用強烈的反抗去表達自己的不滿,但是大多父母都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感受和這種反抗的情感表達,甚至用自己作為大人的強勢去壓制孩子這種反抗,最終導致孩子的沉默寡言。

孩子的事情應該交給孩子自己決定,父母作為監護人,應該更多的是

“場外監護”的職責,而不是親自下場代替成長。所以對孩子少一點控制權,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彼此之間的親子關係才會更加的和諧和融洽。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2)威脅不是選擇,真誠給出孩子選擇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朋友不要妄圖通過大聲吼叫威嚇的方式讓孩子屈服。

因為你的大聲吼叫是在變相的告訴他“原來有權力就可以隨便吆喝控制別人”,這樣會激起他對於權力的掌控慾望,一旦他長大,有能力脫離父母的掌控,很可能就會變得肆無忌憚,任意妄為,成為一個喜歡強權,喜歡控制的人,因為父母“大吼大叫”的方式就在告訴他“強者就可以隨意壓制弱者”。

比如說,今天帶孩子到遊樂場玩,到了回家的時候,孩子玩的很開心,不願意回家,家長可能有3種溝通方式:

①玩的差不多了,趕緊回家!

②要麼你現在跟我一起回家,要麼你在這自己玩,我回家。

③要麼你現在跟我一起回家,要麼媽媽給你買個棒棒糖,你吃完了咱們再一起回家。

很明顯,第一種方式就是直接了當的命令,後兩種方式媽媽給出了選擇。

第一種方式就是直接給出命令,強制接受。

第二種方式看似給出了選擇的空間,但是實際上還是通過威脅的方式來恐嚇孩子

,比如丟下或拋棄孩子,孩子根本不存在選擇權,因為媽媽不可能真的丟下孩子自己回家,孩子也不可能選擇自己一個人呆在遊樂場,所以第二種方式只有一種選擇,就是跟媽媽一起回家,媽媽其實沒有真的給出孩子的選擇空間。威脅不是選擇。

第三種方式才是真的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給出孩子彈性選擇空間,照顧到孩子的心理,同時又能夠達成一起回家的目的,這樣的方式才是明智的育兒方式。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3、規劃家庭會議

在很多書籍當中都提到了家庭會議是良好的家庭關係以及親子關係的強力“助推器”。

家庭會議其實跟公司會議沒有什麼大的差別,主要的區別就是,家庭會議的參會人員是家人。家長可以參照和公司會議的形式,定好會議時間和參會人員,以及提前做好議題準備。注重儀式感的家庭,也可以把它做成一張議程表貼在家裡的常見的地方,提高每個家庭成員的重視程度。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環節設計可以參考以下4點:

①參會的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對其他家庭成員近期的表現提出表揚,讚美別人做的好的精彩的地方。

②每個人要對自己做一個總結,可以重點談談需要改進的地方。

③針對家庭當中一些共同的問題,大家一起去討論商議解決,每個成員要給出自己的意見,包括孩子,帶著孩子一起去解決問題,可以提高孩子的家庭意識和集體意識,同時也能夠提高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置“發言權杖”。為了保證家庭會議的有序進行,在其他人說話的時候,不隨便被插話打斷,家長們可以提前設置這一個發言權杖,比如一隻筷子或者一支筆,只有拿到這支“發言權杖”的人才能夠發言,其他人只能禁言。這樣是為了保證每個人都能夠暢所欲言的,無所顧忌的,順暢的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所以,強烈建議有機會的家庭能夠去設立這樣一個家庭會議,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強每個家庭成員的家族意識和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親密度,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兄弟姐妹關係,有助於這個家庭長期的和睦和欣欣向榮。

孩子眼裡的“親後媽”:不吼不叫才能拯救媽媽的“親子困局”

結束語

在教育兒女的過程當中,

“不吼不叫”是一種溫和的力量,家長朋友們應該要學會用這種溫柔的力量去呵護孩子的心靈,喚醒他的成長,而不是大吼大叫的壓制和宣洩。

孩子健康的成長需要是父母“暖暖的愛”,而不是“氣洶洶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