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简答题丢分,问题往往出在这里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是因为自然界各种事物、人类社会找各种现象等,不仅复杂多样,还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多种因素交织、转换,使得一个现象的解释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进行分析解释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

其中对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的认识,往往是难点,答题时如果把握不好,貌似正确,实际与事实不符。


地理简答题丢分,问题往往出在这里

又丢分了

主要原因没抓准

比如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洋流、风向、光照、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的是主要因素,起到决定作用,有的是次要因素,甚至可以被忽略。如果没有把决定性因素答题时放到首位,则扣分往往是必然的了。

比如海南省海口市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冬季气温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巨大的纬度差异,但如果说成是海陆差异,貌似没错,海口临海,哈尔滨地处内陆,位置描述是正确的的,但作为解释冬季南北温差巨大这一现象却不是最重要的,自然要扣分。

再比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地方,突出原因是海拔高,但如果要解释为什么青藏高原冬季气温比黑龙江省高,显然就不是一个纬度相对低就能解释得了,并且海拔高对气温的影响不能单纯的的理解为“海拔高,气温低”,而是海拔高,冬季风难以进入,并且要结合青藏高原纬度比黑龙江省偏低,两个方面才能比较完整的解释该问题。

采分点排列顺序有先后

许多简答题要求完成的采分点往往是有顺序的,比如亚洲北、东、南三面濒临的大洋分别是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如果后面三个大洋的排列与前述的方向没有对应正确,则不得分。

再如影响上海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突出优势和不利因素的回答,没有按照所问顺序填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自然也就不得分。

还有一些同学,知识点学习时没有养成重要和次重要问题依序书写的习惯,而是反正与之相关,都顺手写上,多多益善,让阅卷老师看着办。其实许多时候阅卷是有这样一条规定的:只批阅前几项(如三项),如果有正确答案就得分,否则不给分。所以最重要的、最有把握的,务必写到最前面。

自然与人文没分清

许多地理简答题,为了让同学们减少答题繁琐,降低难度,或者是为了控制分值等,会要求只回答自然的或者是人文方面的原因或结果,但同学们审题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把自然的、人文的各种原因都罗列出来,虽然答得更多了,但很有可能分数也就被扣除了。而在选择题中,这又是必定要扣分的,因为只要一个选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