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下門店到全員零售,安踏的疫情自救

從線下門店到全員零售,安踏的疫情自救


對體育行業而言,2020年的開場並不順利。一場持久的居家隔離不僅隔斷了體育企業復工的計劃,也隔斷了不少運動品牌線下門店的客流與營收。


日前,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疫情對體育行業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現階段體育企業面臨業務未恢復、復工復產難的問題。


在此情況下,體育企業該如何自救?機遇與挑戰的博弈會產生怎樣的結果?疫情過後,整個行業市場是否會再次迸發生機?一切都是未知數。在這場與疫情的較量與探索中,走在行業前列的安踏是如何做的?


01

轉移業務重心,啟動“全員零售”


“在目前的特殊情況下,疫情將無可避免地對2020年上半年全行業的財務表現造成一定影響。”安踏方面表示。事實上,對安踏而言,疫情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對線下門店的衝擊。以線下業務起家的安踏集團擁有超過12000家的門店,銷售網絡覆蓋中國大陸多個省份及城市,目前不同區域的部分門店已暫停營業。


從線下門店到全員零售,安踏的疫情自救

(安踏官網截圖)


針對這一情況,安踏成立“安踏集團防疫應急指揮部”,成員由董事會及集團高管組成,密切關注疫情發展。首先,原本關閉的線下店鋪轉戰線上,通過電商渠道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需求。


根據安踏方面數據,從1月底至2月中旬,集團電商人工接待諮詢超過45萬人次,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安踏集團電商負責人表示,1月集團電商業務超額完成目標,2月銷售也有望達成預期。


其次,疫情開始後不久,安踏便推出“全員零售”項目,意在推動團隊主動接觸、瞭解消費者,增強消費者黏性。據悉,該項目由集團旗下各品牌的銷售團隊、品牌支持團隊、共享團隊及所有的管理層共同參與,經銷商與普通員工也不例外,超過3萬名“店小二”紛紛開起了微店。


從線下門店到全員零售,安踏的疫情自救


針對消費者端,安踏藉助品牌代言人、簽約運動員錄製運動短視頻的方式,鼓勵消費者在家運動,與消費者進行互動。與此同時,安踏和FILA旗下多個品牌也在線上推出多款新品及營銷活動。安踏集團方面表示,最近“全員零售”在微商平臺的日均銷售額近千萬元。


電商與微商的千萬銷售額對物流及平臺的系統帶來了相應的需求。物流方面,首先安踏在商品發出前進行消毒,並通過順豐+EMS的配送方式。其次,安踏集團的物流提供7x12小時的物流服務,協助各品牌將線下商品按規劃、有步驟、分階段轉為線上商品。


同時啟動緊急預案,加大力度推動中央退貨倉的方案落地,為各品牌庫存快速週轉提供解決方案。平臺系統方面,IT團隊緊急開發業務系統新功能,統籌資源保障線上業務,如FILA商城官網、O2O貨通等。


02

線上辦公+有序復工


2020年2月3日,安踏集團宣佈全員藉助線上系統居家辦公,2周後正式返回辦公室辦公。據悉,僅2月3日-11日,員工舉行線上視頻會議超過4000場,參與人數超過5萬人次。


同時,安踏企業大學也把2月定為“學習加強月”,鼓勵員工學習線上1000多門課程,為組織能力與員工技能充電,一週內累計學習人數超5000人,人均學習時長2.7小時。


除了線上辦公,2月17日起,安踏的自有工廠已陸續實現復工復產。首先,針對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安踏進行生產計劃及自產/外包占比的調整。其次,供應鏈團隊綜合供應商工廠的產能、員工返崗等情況,向上遊品牌部門提交分析報告,以便及時調整訂單分配。


從線下門店到全員零售,安踏的疫情自救


當然,靈活調整自產和外包生產安排的做法,也能減低工廠對產品供應的影響。此外,安踏還組織質量部門、工藝部門錄製視頻,製作安全復工SOP(標準作業程序),方便工廠開工後通過遠程指導實現順利生產。


除了企業自救,疫情期間安踏在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自1月25日至今,安踏已先後捐贈現金和物資超3100萬元,支持一線醫護工作人員全力抗擊疫情。


1月25日,向中華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現金,用於救助、獎勵和表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奮勇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2月11日,安踏再次向湖北省武漢、黃岡、孝感、襄陽等多個疫情較嚴重的市縣地區一線醫護工作人員捐贈價值2000萬元保暖物資,在湖北地區大降溫的前一天用專車直接送到了醫護人員的手中,支持近30000名醫護人員“溫暖”抗疫;2月17日,安踏通過相關機構向湖北重點疫情區黃岡的四家醫院捐贈100萬元現金購買負壓救護車和醫用殺菌設備,並直送到醫院。


03

未來消費者對健康和運動熱情將持續高漲


細看安踏集團在疫情期間的系列措施,從線下為主到線上止損,從傳統零售到全員參與,為主打線下門店的傳統體育企業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此外,疫情之下,對工廠復工的靈活調整也值得參考。


從線下門店到全員零售,安踏的疫情自救


“疫情過後,我們相信消費者對健康和運動的追求將持續高漲,消費需求比過去更為強勁。”


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表示。短期來看,疫情對整個體育行業的影響最為直接,企業受到一定的影響。不過長期而言,疫情將刺激消費者對健康、運動的需求,部分消費者甚至可能產生報復性消費的行為。


整體而言,疫情過後體育產業呈現利好,現階段企業的重點還應放在自救方面。不過,疫情時期的自救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疫情過後線下門店該如何運營?這些不僅僅是安踏所要關注的問題,也是整個體育用品行業應該思考的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