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数访屈家岭

在汉江中游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钟祥市广袤的江汉平原东南区域有座被前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赞誉为“农垦明珠”的小城易家岭镇。小城以东的屈家岭村遍布丘陵和岗地,闻名中外的古人类遗址屈家岭文化九大遗址点就如九颗珍珠般镶嵌在这块5000年前的沃土上。

然而屈家岭遗址怎样去?在2007年对于生活在屈家岭的老百姓来说这似乎是个难题,10年前遗址所在地的屈家岭村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对外道路闭塞,只有一条村道青山坡路直通汉宜公路王家山桥,这条村道不过3米宽而已,错车都相当困难。新世纪初五三农场更名为屈家岭管理区也是借鉴于境内的屈家岭遗址闻名遐迩,可也仅仅是行政地名变更而已,当地旅游部门并没有借此契机助推遗址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古遗址似乎仅停留在那一页泛黄的历史教材上。

而我最早知道屈家岭遗址是通过荆门地方历史教材《荆门历史》一书,通过初中三年对中国历史的认真学习我对遗址兴趣渐浓。一次在初三校内住宿时的夜里室友偶然说起:“遗址在青山坡附近,哪里的村民就在遗址附近放牛。”这极大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在中考之后的暑假,第一次骑车踏上寻找遗址的路,可是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我只在毛岭村路口看见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牌竖立在农田沟渠边。透过铁牌上模糊的字迹可见中国古人类文化7个大字,我当时就在心里想眼前的毛岭村就是屈家岭遗址?这次疑惑的探访让我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现在回忆这块模糊的铁牌被竖立在毛岭村口就是指驴为马啊!当时的屈家岭遗址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连我这个屈家岭当地学子也寻觅而不知其所在。这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高一暑假,我再一次开始寻找遗址,这次通过下洋港籍阮观荣先生编写的《故乡情结下洋港》一书获知遗址是在园艺分场建设大队屈家岭村,也通过《荆门历史》一书确定了遗址的地标千年古柏,我前往毛岭村通过询问一位年轻的村民得知古遗址在青山坡路上,而不是在农大路上的毛岭村,于是我骑着自行车上了青山坡路,当行驶到石龙干渠桥,千年古柏树飘飘然的出现在我视野的远方,于是我停下车步行穿过齐腰的玉米地,数百步后我跨过位于石龙干渠上的渠道闸,突然感到惊喜,这个闸不就是《荆门历史》屈家岭遗址里插页的图片啊!屈家岭遗址已经近在咫尺了,顿时感到心潮澎湃,长江流域的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就这样第一次走进我的眼睛,当我一眼瞅到枝繁叶茂的古柏下京山县政府立的1956年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时,这种见证历史的喜悦感让我头脑好一阵眩晕。

在当时遗址所在地屈家岭村仍处于对外道路闭塞的情况下,我一个涉世未深的学生独自闯进了这个史前文化,真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此次探访成功屈家岭遗址后,因天色已晚我匆匆离开了,所以错过了深度走访屈家岭遗址地形地貌的机会。这之后的七,八年时间里我在荆门、武汉读书在也没有时间回家乡踏访古遗址了。

这期间我多次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屈家岭展厅欣赏屈家岭出土的精妙绝伦的文物,遗憾的让荆门300万市民引以自豪的屈家岭遗址文物我从2013年几次前往市博物馆,该馆都没有布展屈家岭遗址文物!

大四我回屈家岭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荆门来屈家岭工作的同事约着一起去屈家岭走马观花,我给她们推荐的第一站是屈家岭遗址,带队游玩的是陈叔叔,一个“屈家岭通”。那天寒风凌冽,冬日的一抹阳光慵懒的撒在田野绿油油的冬小麦叶片上。在我视线可及巍峨的太子山没有了春天的绿意,只有枯黄的颜色。易家岭商业街行人稀疏,临街商铺门庭冷落,不过路边的烤红薯摊倒是吸引了一些食客,那是因为空气中飘散着烤熟的红薯所诱人味蕾的气息。

我们一行人骑着摩托车轻车熟路的来到遗址,我穿着的皮鞋踩在碎石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不经意间我抬头远望只见夕阳西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多有诗情画意的古村落啊!在悠悠青木档河畔,新修了一座的仿干栏式建筑风格的青木亭,游客或可在亭下避雨不管风吹浪打或可在亭中极目楚天舒。亭下河床裸露,河岸边的河床面因缺水已经龟裂。

在领队的陈叔叔指引我们认识了遗址文保界墩,界墩经历风吹雨打早已是黄黑色。一连串的界墩每个间隔50多米自青木亭起沿着青木档河北岸线延伸到天际处。屈家岭遗址的地形地貌在这次给了我最直观的感受,之前我都是纸上通过遗址航空摄影图和测绘地形图来解读遗址聚落,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2017年我陪市文联来的朋友踏访屈家岭遗址,在易家岭镇屈岭路尽头,工人师傅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劳动竞赛建设屈家岭遗址博物馆,该馆的建筑风格采用形态主义风格,波浪形的外观,米白色的外墙,沙黄色的柱廊,扭曲回绕的柱子和宽大的窗户,整个建筑如苍茫大地上的沙丘一般,极富动感;建筑整体曲线优美,与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建筑的运动美学又给人以历史沧桑感;游客们身在此处向四周观瞧,即可切身体会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感觉。博物馆的外围还是一片田园景观,不过古老的青木档河湿地公园开始建设,遗址核心区的的考古大棚也搭建起来展示发掘现场。这次踏访之行让我们眼前一亮,对这片希望的田野寄予了厚望。

自2007年我首次寻找遗址,到2017年古遗址迎来了旅游开发的春天,十年光阴荏苒,寻访遗址路漫漫,十年间我也从一个懵懂无知的青涩少年,蜕变为一个热爱家乡,宣传屈家岭文化的青年了。

作者简介:陈晓岚,男,90后,屈家岭人,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深圳市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会。

通联地址:屈家岭管理区创业一巷3座07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