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他原本没想过做英雄,他只是个有良知的普通医生

01 吹哨人:李文亮

据财新报道,凌晨3点48分,武汉中心医院官微发出消息:我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工作汇总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

他原本没想过做英雄。大众知道李文亮,是通过网友们对李医生的哀悼;和他同在一家医院的医生同事知道他,是在李文亮散播“谣言”,被训诫以后。在训诫以前,他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即便在一所医院,大家也没怎么听说过他,也从来没见过他。

2019年12月30日下午,李文亮在他的班级群里发消息称:“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在我们医院后湖院区急诊科隔离。”半个小时之后,他又补充到,“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

正是李文亮的警示,让同为医生的同学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们从那以后就开始上班的时候穿上防护服,储备N95口罩。正是那时候知道的人还不多,口罩很容易买到。而正是这一批物资,在疫情爆发初期保护了一些医生,更在物资奇缺的时候解了燃眉之急。

只是在得知李文亮被训诫以后,他们不再微信上聊有关新冠病毒的事,但大家都开始重视了起来。同学们都说,李文亮真的救了很多人,也很佩服他敢于说真话的勇气。

李文亮,不是从天而降的英雄,而是一个挺身而出的“吹哨人”。这不是制造恐慌,更不是异声。

事实上,这种勇气他一直都有,他也很佩服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所以在曾经的“动车事故”中,他为敢言的主持人王青雷说话,并征集签名,让王青雷复职。

2020年2月1日,他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就算被训诫过、自己和父母都被感染,但他还是勇敢地表达自己,这是勇气,更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就在同一天,他的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

他说:“尘埃落定,终于确诊了,还配了一个狗狗的表情。”

李文亮:他原本没想过做英雄,他只是个有良知的普通医生

在病房里他看到网络上大家给予他的安慰和鼓励,并感谢大家:“谢谢大家的支持,我没有被吊销执照,请大家放心,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

有人在微信里问他,您病了以后有什么打算?他说:“好了就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

可最后,他还是离开父母、离开在怀着孕的爱人和5岁的儿子、离开世人,“逃”了,以一个英雄的方式。

他原本没想过做英雄,他只是个有良知的普通医生。

02 普通人:李文亮

他只是个普通人,和大多数80后、90后一样,喜欢看《庆余年》,喜欢肖战,是个吃货。

他时常调侃自己“食欲猛于虎”:想吃橘子,穿着拖鞋披风戴雨地跑1000米去买;冰淇淋、居酒屋和火锅是他的最爱,面对美食,他会感叹:“靠,诱惑太多”。

他描述鸡腿的美味:大大的鸡腿连着胯部,看着就好有满足感,外皮酥脆,肉质软嫩,配上独家的干碟,绝对是腿届极品!这时候再来一杯可乐,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李文亮:他原本没想过做英雄,他只是个有良知的普通医生

他是李文亮,更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你我。车厘子158块钱一斤,他调侃自己买不起,30块钱买几个橘子,就喊自己是“屌丝”,感叹生活的不易。他还很喜欢转发抽奖微博,抽手机的、抽车的、抽车厘子的……终于,作为中奖绝缘体,他竟然抽终了一盒湿巾,于是专门发微博感谢了金主了。

翻看他的微博,“尼玛”“我去”“靠”都挂在嘴边,路上遇到有人叫他叔叔,他会“气疯”,感觉“很受伤”;他还很喜欢恶作剧,住酒店退房的时候故意把被子叠成里面有人的形状吓唬服务员;喜欢油菜花,喜欢打羽毛球……

偶尔也会抱怨一下工作:“累死小爷了”、“讨厌门诊”、“病人虐我千百遍,我待病人如初恋”……。他时常把“不想干了”挂在嘴边,盼着下班去吃锅包肉,可真让他离开,他可舍不得那身白大褂。

看着他在社交网络上的嬉笑怒骂,一个活生生的李文亮跃然于眼前。

他曾许过一个新年愿望,新的一岁希望能做一个简单的人,看得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保持足够的平常心。

03

鲁迅先生曾写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李文亮,是吹哨人,是发声者,是用生命预警的英雄,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初心使命。

李文亮:他原本没想过做英雄,他只是个有良知的普通医生

在李文亮的背后,更有千千万万个同行,他们的名字叫医生,他们更能体会李文亮的痛苦与坚守,也最能理解他的脆弱和坚强。

虽然被称为“白衣天使”,可脱下白大褂,他们不过是和我们一样会大哭、会大笑、会累、会被传染的普通人。

我们给予他们太多、太沉重的期待,和太少、太轻微的了解。

在大多数人都抱怨996的时候,996对他们来说却是福报,因为他们的日常是007。

在医患关系中,大众很容易站在患者和家属一方,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是以这样的身份出现的,所以更加感同身受:

要早起排队,等很久才能见到医生;

要在手术室外面煎熬地度过每一分每一秒,结果出来之后还是会有新问题和新的担心;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医药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

这些焦虑都可以理解,因为我们很多人都体验过,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这些负面的东西,是疾病带来的,不是医生。

看病的过程不是交易,不是买卖,不是一手交钱,一手给命。

人体和医学都是非常复杂的,无论你给再多钱,再厉害的医生,都挡不住治疗风险的存在。哪怕几率再小,只要发生,对于个人来说,就是100%。

不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是医生,但每一位医生都是普通人。

李文亮的离开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警示: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没有医生。

而作为普通人,我们最大、最优先的责任是做好自己。如果可能的话,让自己平静下来,独自酝酿与咀嚼自我的情绪,而无需放大它,更无需传播它。你无法决定太阳什么时候升起,但你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起床。

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从当下开始,用自己的行动在所处的领域创造一些价值,才能算对自己、对那些战斗在疫情一线,与疾病、时间赛跑的人有所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