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3歲的孩子,要不要送去早教?多大早教最合適?

學在江西


我是一名寶爸,也是一名早期教育工作者,

我來分享自己的孩子0-3歲早教的心得體會。

我家寶寶是出生第6天開始早教的,

做了一些撫觸、游泳、聽力訓練、視覺訓練、抬頭訓練、抓握訓練等等,

到寶寶7-8個月的時候才去的早教中心上早教。

關於早教,有些坑必須跳過

坑一:早教就是去早教中心上早教課?No!

坑二:早教是” 揠苗助長”,過度開發?No!

坑三:越貴的早教越好?No!

其實,有父愛和母愛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早教!

如果教育理念和方法得當,在家裡完全可以進行早教。

我們要明白,早教是“早期教育”的簡稱,大部分國家早教的對象是0-6歲嬰幼兒。

早教的主力軍大概分為3部分:

1、寶媽、寶爸及其他帶養人;

2、早教工作者(早教中心的園長、老師)

3、幼教工作者(幼兒園的園長、老師)

什麼是早教?

一、孩子一出生的時候,早教就可以開始了。

二、孩子哭的時候,及時的回應,擁抱,給孩子安全感和陪伴感,就是早教;

三、孩子不哭的時候,父親和母親多逗引孩子,讓孩子有愉快的心情,學會微笑也是早教;

四、孩子覺醒狀態,給孩子洗澡,幫助孩子練習抬頭、翻身、坐、爬等等,也是早教;

五、給孩子買各種玩具,陪他一起探索,玩,也是早教;

六、輔食的添加,飲食習慣的培養、心理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是早教。

七、經常帶孩子出去旅遊,參加戶外互動,這些都是早教!

什麼時候選擇去早教中心早教呢?

1、當寶媽寶爸發現,很多時候面對孩子手足無措時,查資料,請教家裡老人,都無法解決的時候;

2、孩子一直由老人帶,出現很多隔代教養問題,且無法溝通時候;

3、發現孩子的生長髮育滯後,努力無果時,例如:運動發育和語言發育滯後等等。

4、孩子一天天大了,需要更廣闊的空間,更多的玩伴的時候;

早期教育是每個孩子都必須的,因為這是孩子的精神食糧,

但是否去早教中心“上早教”則要根據孩子的發展需求和家庭教育的條件來定。

您的孩子早教了嗎?歡迎關注、留言並轉發,謝謝!











Bigtree育兒早教


我的女兒沒有上過早教課程,但是並不代表著沒有對她進行早期的教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3歲前孩子最需要建立的是與母親之間的連結。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情感,會給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因此,陪伴就是最好的愛。

記得我和女兒在小區或是公園玩耍時,常常會有人詢問我是否讓孩子上了早教班。因為在他們眼中,女兒各方面都發展得很好,說話早、反應靈敏、動作靈活、表達能力強、愛和人溝通。

孩子的早期教育要做些什麼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第一,瞭解0~3歲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特徵。

任何教育都要根據孩子自身的年齡階段和身心發展情況來進行,因此家長們需要首先了解0~3歲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特徵。這個階段的孩子從不會說話到學會說話,從只會躺著到學會翻身、坐、爬、站立、走路,他們在努力適應著這個新奇的世界,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

因此,這個階段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給他們安全感,讓他們大膽嘗試,在玩耍和遊戲中去認識世界,去學習新的技能。

我們家長可以通過閱讀育兒知識,與其他的寶爸寶媽們一起交流育兒的經驗等方式來學習、瞭解孩子在不同月份和年齡階段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特點,然後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

第二,瞭解早教的目的是什麼。

早教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在身體和心理各方面都發展得非常好,如果這些家長就可以做到,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送孩子去早教中心呢?

我沒有送孩子去早教中心,一方面是因為早教中心的教育質量參差不齊,人員自身的水平和素質也沒有辦法保證;另一方面早教中心的費用一般都較貴。而我自己從懷孕期間開始就不斷學習各種育兒知識,也非常有興趣和信心去教育好孩子。

第三,主要陪伴者的育兒經驗和綜合素質。

孩子早期教育主要的陪伴者,是對他們的身心發展影響最重要的人。三歲之前最好是媽媽陪伴孩子,因為三歲之前孩子與媽媽之間的親密關係可以讓孩子得到安全感。而安全感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年以後,會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社會交往能力與戀愛婚姻方面的情商。

孩子早期的陪伴者最好能是孩子的媽媽,當然如果孩子的媽媽工作特別忙,沒有空,就需要其他的陪伴者來教育孩子,這些人可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保姆。如果是這些人來陪伴孩子,那麼他們的育兒理念和自身素養就非常重要,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早期教育。

因此,家長一定要考慮孩子第一撫養人的育兒理念是否先進,經驗是否足夠。

第四,什麼情況下考慮去早教中心,如何選擇合適的早教中心。

當然,我們也是可以送孩子去早教中心的。一般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考慮送孩子去早教中心:

1、家長沒有足夠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現代社會,作為媽媽們來說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她們既要工作,又要撫養孩子,時間上是兼顧不了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是可以考慮送孩子去早教中心的。

2、家中沒有好的撫養者陪伴孩子成長。

作為孩子的撫養者,比如說像我們的老一輩,可能他們的育兒理念和我們不一樣,不太容易改變固有的思想。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可以考慮送孩子去早教中心,去接受優秀的育兒理念和教育。

最後,在早教中心的選擇上,家長一定要理性一些,仔細考察,多方面瞭解後再去選擇。畢竟早教中心的素質是參差不齊的。

家長們可以去選擇一些口碑較好、規模較大的早教中心,比如美吉姆早教中心等。多與早教中心的工作人員聊天,瞭解他們的育兒理念,向已經在早教中心上過課的爸爸媽媽們溝通了解情況。

當然,無論去不去早教中心,在孩子0~3歲的教育中,家長的陪伴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經常陪伴孩子成長,去了解孩子,因為我們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者和陪伴者。

最後,黃黃媽媽祝福寶貝們健康快樂成長!


黃黃媽媽育兒


我個人這邊是建議給0到3歲的寶寶及時的進行早教的。因為教育的啟蒙應該是從零歲開始的,孩子從一出生開始,便是一個學習的黃金期,無論是對語言還是邏輯思維感知,都是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在他一生中都是巔峰時刻。甚至可以說,我們可以從胎教開始。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如果說家裡有條件呢,是可以上適當的早教機構,進行一些系統的啟蒙。如果說覺得線下機構特別的貴,也可以在家裡進行適當的早教啟蒙。畢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永遠是寶寶早教的最佳場所。可以針對寶寶的性別或者是年齡大小,給他選擇適當的資源。前提一定是要在寶寶感興趣的情況下進行,如果他排斥就停止。全學科全面發展的進行,早教的啟蒙。舉個例子,比如想進行語言的啟蒙。可以在寶寶適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開始給他放點英文的歌曲,讓他磨磨耳朵。看看幾分鐘的視頻對應圖片和語言呢,他在他的腦海中他就會明白其中的邏輯關係。無需刻意的去教。我們給寶寶營造一個潛移默化的一個薰陶。久而久之呢通過這種持續的輸入,他在未來幾個月以後或者是某一天,他可能就會有有效的輸出。再舉個數學的例子,可以在玩耍中讓寶寶識別數字。包括觸摸,包括事物的大小體積,這些都涵蓋在數學知識體系裡面。通過遊戲,寶寶自己自然就會得到一定的數理啟蒙。包括語文,多給寶寶講一些故事,在你日積月累的親子閱讀讀中,他就能夠積累語言和詞彙,不需要你刻意的去教。總之0到3歲的寶寶,他的早教方法,他的啟蒙方法是非常多的。在這裡我不一一贅述。只是提醒各位家長,對於寶寶的啟蒙,最好是全學科同時進行。因為其實每一個學科的知識都是互相交叉,融會貫通的。而小寶寶的這個年齡呢,是最適合自然習得的,在這個階段的啟蒙會比他在學校,比他未來學習過程輕鬆得多。


多麗的繽紛世界


0―3歲的孩子要不要送去早教?

這個問題估計是很多爸媽都關心的話題。我先來談談自己的觀點,因為我是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的,在此我就站在學前教育的角度來說一下吧,各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哈!

首先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內請一定要創造好的條件給寶寶更多的刺激,讓寶寶的大腦發育得更好,因為錯過了這個時期就是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哦!

我的個人建議,其實送不送還是看家長,如果你的家庭條件允許,加上你又不是特別懂,也沒有什麼時間學習帶娃教娃,你可以選擇靠譜的早教機構,但那個機構好,這個我不是特別瞭解因為我還是在校生沒有過多的接觸這一行沒有了解過。但是你可以去問問那些帶孩子上課的家長,如果直接諮詢,機構肯定會說各種好啊,自己的機構好啊,誰不說自己好呢?連王婆賣瓜都自賣自誇。進入早教機構你的孩子和你都可以學習,你的孩子可以跟別的孩子有更多的接觸,就不會像家裡一樣,除了家裡還是家裡。你也可以認識更多跟你一樣情況的家長,你們可以互相學習,討論分享育兒經驗,這讓身邊沒有什麼同樣身份的新手媽媽來講會更有安全感一些。

如果你的家庭條件不允許那就不推薦去了,畢竟早教還是蠻貴的,而且沒有考察過就隨便進入隨便的早教機構,除了坑錢更坑你的娃,你絕對後悔得想打人。加上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你自己也忙不過來,那把孩子先養好了健康的成長也可以了,畢竟新手父母,也很不容易的。先把孩子養活吧我覺得。

如果你的條件讓你覺得自己可以很好的勝任媽媽的身份,你可以不用藉助早教機構來幫助你,那你就自己學習自己探討如何更好的育兒。3歲以內是幼兒建議跟母親在一起時間長比較好,這是親子關係建立是好時機。如果你是學習學前教育專業或者有學習過接觸過,那我相信你可以省下一大筆的錢。前提是你學得好這個專業才行,不是混日子的那種。

一般家庭就是正常的養唄~把孩子生理方面照顧好,有個好身體,好心情,剩下的多跟孩子溝通交流互動遊戲,多出去轉轉,給孩子聽合適的音樂看合適的書籍,做一下撫觸被動操之類的,到點吃飯睡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給孩子不同的體驗,也是很棒的早教了。

但是請注意凡事有個度,要知道,過猶不及,順其自然,順應孩子的天性,順應孩子的發展,才最好!


用戶132096054


閨蜜給娃報完第5個興趣班之後,生無可戀的對我說:你有沒有覺得,咱們生的不是孩子,根本就是碎鈔機。唯一的區別,不過是看誰家的功率更大一些而已。養孩子就是這麼燒錢!回頭想想,燒錢就一定有回報嗎?

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的一項大型研究NICHD,調查了1000多個孩子0-3歲時的“教育”經歷,並隨訪他們之後的能力發展情況,發託班或早教班的孩子:

●有更好的認知能力和語言發展;

●更好的學習成績,包括文字和數字相關的知識;

●在2歲、3歲時,行為表現更好。

但也有研究同樣證明:去了託班、早教班的孩子,和在家由媽媽照顧的孩子有同樣好的結果,大家注意哦,這裡的照顧不是簡單的陪伴,而是高質量的陪伴!所以我認為,每個孩子並不輸在“早教班”這條起跑線上,但卻會輸在“原生家庭”這條起跑線上。

我是個一歲半寶寶的媽媽,個人認為,如果經濟允許情況下,未嘗不可以去體驗早教和託班,給孩子一個社交的環境,創造更多體驗和大腦刺激,當然在上早教班之前一定做好功課,篩選課程設置合理的規範機構。同時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不求在早教中心學到如何多的知識,超越同齡孩子水平等;如果經濟不允許,也不要認為辜負了孩子,或給自己太多的焦慮,覺得輸給了同齡孩子。只要我們滿懷一顆愛孩子的心,利用可以陪伴孩子的時光實現高質量的陪伴,將早教機構的育兒精髓和早教遊戲融合在日常與孩子的互動中,日積月累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孩子的變化。加油!


子墨媽媽說


我個人認為早教是必須的,但是上所謂的早教機構就沒有必要,請注意是沒有必要,不是說反對早教機構。

第一,我國的早教以盈利為第一要義,教育功利化的提現。某些早教機構甚至引發家長不必要的恐慌。

第二,對於年輕父母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老人又不知道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早教,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早教機構。

第三,早教機構不是越貴越好,要考察的是專業的資質。這方面可以找個懂行的人問問。

第四,早教指的是對孩子的早期教育,這個是很必要的,但不是說送孩子去早教機構就是早教。

第五,早教機構最大的優勢就是提供孩子社會交往機會,如果家長可以創造這樣的機會,送早教的必要就更小了。

總而言之,我認為我國的早教機構讓我看得上眼的確實不多。所以,我個人不建議送孩子去早教機構,前提是我自己懂得怎麼給孩子創造早教的環境和機會。

小斌幼教,堅持做有良心的教育,期待您的支持與關注!


小斌幼教


0~3歲的孩子,建議還是要進入早教中心學習比較好。0-3歲是孩子的認知學習能力,大腦的發育飛速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的人為干預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早教學習不只是早教中心的環境,更重要的是早教中心的課程。早教涉及的不只是社交和開發智力,還涉及了身體,智力、心理三個方向。早教中心的育兒理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秩序感,發展寶寶的精細動作,提高認知度,學會生活技能,還有增強親子互動。

堅持上早教,和沒有上過早教的孩子,總是有區別的,這並不是短短的相隔40分鐘的早教課。當孩子每一次站在前面做自我介紹時候的心情,面對別的小朋友時的感受,獲得掌聲時的喜悅,這些東西都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比如自信心、比如上課的經驗、比如來自老師的認可,還有渴望與人主動交往的良好意識,都需要孩子在一次一次的課程中不斷的提升和蛻變。

早教中心具有先進的育兒理念,使孩子在玩中學習,在遊戲中得到啟蒙,提高認知,並且與家長有效的互動,增強和改善親子關係。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是建議要陪寶寶上早教。

我是辣媽愛美麗,關注育兒和生活,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TT辣媽愛美麗


對於早教,千萬不要把“寶”押在別人身上,早教班再好,也替代不了你給孩子的培養和影響。你和孩子的言語交流,你對他的一個微笑,你小時候給他的愛撫,你和他一起做的遊戲,你和他一起讀的繪本、一起堆的沙子。這些都是他最重要的早教。早教的好處:

1,在時間和培養方式上能夠幫助到新手媽媽。還可以學一些育兒的知識和方法。

2,給孩子提供社交環境,對孩子的能力提升有所幫助。

因此選擇早教機構也要考慮到的因素,如老師的經驗,安全、環境是否有保障,理念是否落實到位,孩子是否感興趣等等,這些都需要做家長親身研究、考察。



悅想凌飛


完全沒有必要!個人認為早教就是為了錢弄出來的,那麼小的孩子,他們智商剛剛開始成長,能教什麼?貪多嚼不爛,該教的難道家長不會麼?有些早教老師不見得有自己的孩子,能怎麼教?還不是照本宣科,這些資料要什麼隨便查的,難道他們還能有什麼隱匿教學?


不寐為誰


早教是很重要的,有相關研究表明,合適的早教能促使孩子大腦發育,影響可能持續終身。這裡要注意的是“合適”,就是要符合兒童身心發育的規律。在合適的時機,給與兒童一定的刺激,在這個環境中兒童能發展其感官、運動機能、音樂藝術才能、社會交往能力等。按照兒童兒童心理學觀點,兒童2歲之前,是運動感知階段;2~7歲是前運算階段。在情感發育這塊也分幾個階段:0~18個月,信任對不信任。18個月~3歲,自主對懷疑。3~6歲,主動對內疚……0~6歲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這個階段,對幼兒過於嚴厲,養育過於保守,不支持兒童的好奇心、探索慾望,過多的束縛,都會對他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



從廣義的教育來說,孩子一出生就應該教育,因此早教也應該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至於要不要送去早教班,根據上面的理論很好判斷。現有的早教班雖然形式多樣,但很多都是知識的灌輸,另外,早教班課程的形式對孩子的專注力和好奇心都有一定擾亂,有的早教課程還會加入一些競爭元素。所以,父母可以判斷,如果家庭教育不能給孩子過多的刺激,或者缺乏某方面的刺激,可以去上早教班。但要注意早教班的教學是否有違背早教規律的地方,如果有,建議這種早教班就不必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