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舉狀元是幾品官?

溫唇sunshine187951144


狀元不是官,只是科舉考試中最後一場殿試第一名的稱號而已,只能說是一種當官的資格,至於究竟幾品官,歷朝歷代不一樣。基本是唐九品、宋八品,明清從六品。


科舉制度,始創於隋代,興於唐代。唐朝正式將第一名稱為狀元。但是注意,與後世的單一制不同,唐朝科舉分很多種,有常科(制度化的科舉)和制科(皇帝特旨選才)之分。常科中,又有幾十種分類,其中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屬於常見的,極其複雜。又以秀才、明經、進士三科為主。秀才科考方略策,相當難,而且州的長官就要受處分,最後導致秀才科無人問津,到了明清淪為生員的代名詞。明經科考儒家經典,最容易。進士科介於二者之間,考時務策,比明經科的死記硬背更有含金量。


那狀元授予什麼官職呢?其實常科狀元沒有任何優勢。所有通過這幾個科的士子,還需要經過吏部的考試,叫做選試,才可以正式當官。之前的狀元也好,最後一名壓線通過的也好,區別不大。選試結束會給個等第,比如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職,明經科的上上第授從八品下官職,而進士、明法兩科,甲第授從九品上;乙第授從九品下。另外,唐朝在常科之外還有制科,這種科舉考上是直接授予官職的,不用再經過吏部選試。制舉及第,原來沒有出身和官職的,一般授從九品上階或下階的縣尉,也有授給正九品下階太子校書的。進士及第一般均為從九品下階,制科起家比進士高一至二階。原有官職的,可以升官,成績特優的,可以升三至四階。連續參加,連續登科者,可以迅速升遷,很快就可以做到五品高官。比如唐玄宗時的宰相張說,就是武周時期制科的狀元。還有著名詩人王維、書法家柳公權、名相武元衡,都曾在不同科中獲得過第一。


然後說說宋代。宋朝對唐朝的科舉制度有一個典型的改進就是通過科舉考試後不用再經過吏部選試,可以直接當官。而且宋代明確了鄉試、省試(不是現在的地方省,而是中央機構尚書省)、殿試三級科舉。並設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甲三人,第一稱狀元、第二稱榜眼、第三稱探花。這套體系也被後世沿用。


不同於唐朝狀元也只能做個九品官。宋朝比較尊重讀書人,從太宗起,殿試結果一公佈,即以將作監丞(正八品上)或大理評事(正八品)作為狀元的入仕起點,一般進士的入仕的官階也相應提高。而且在宋朝,進士科地位正式高於明經科,並且狀元會被派往大州擔任通判,三年後新科狀元產生,上科狀元即刻回朝任職,從此官運亨通。宋朝狀元也是人才輩出,比如北宋名相呂蒙正、詞人黃裳(金庸小說中那個九陰真經作者)、南宋理學大家陳亮、著名詞人張孝祥,當然最著名的莫過於一身正氣的文天祥了。

元朝,因為蒙古人不重視讀書人,科舉制度一度受挫。長期不開科舉,仁宗時開了也多是走走形式,很多還被蒙古人色目人把持,授官也比較隨意。


明清兩朝,科舉制度進一步規範化。更是從制度上直接規定了狀元、榜眼、探花所應被授予的官職。明清規定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其餘進士,優異者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其他發往外地做些小官。庶吉士不是一種正式官職,而類似於實習,一屆三年,年滿謂之“散館”,要進行考核,考核優異者留在翰林院授予正七品編修或從七品檢討,成為正式翰林。其餘外放到各部和地方任職。明清兩代,翰林往往能夠步步高昇。明代內閣、清代南書房、軍機處常常從翰林中選拔優秀官員入值,進入最高決策曾。而狀元作為翰林院編撰,更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明清狀元,著名的明朝有文學家楊慎、王陽明之父王華、明末內閣首輔周延儒等人;清朝有乾隆朝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四庫全書總裁于敏中、扳倒和珅的嘉慶朝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王傑、同治國丈崇綺、清末名臣同治光緒帝師翁同龢、清末實業家張謇等。

此外,還有一種武舉,始創於武則天時代,也需要考核文試,如兵書戰策等,其他刀槍騎射等,歷朝歷代各不相同。直到清朝才對武舉授官有了明文規定。順治三年開始規定武狀元授正三品的參將,武榜眼授從三品的遊擊,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備,三甲授從五品的署守備。康熙年間改為一半授營職,是直接帶兵的官,另一半授衛職,是皇帝的宮廷侍衛。雍正開始正式規定,武狀元授御前一等侍衛(正三品),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正四品)。再從二甲中選頭十名,授三等侍衛(正五品)。其餘全在兵部註冊授於守備等營職。此後大體不變。


伊耆角木


一甲進士及第(狀元,榜眼,探花),基本都是進翰林院,其中狀元為六品官職,榜眼探花一般為六品官職;

二甲進士出身,基本都是到地方任職,一般為七品官職,也有部分人有機會進翰林院;

三甲同進士出身,部分人得以直接任職,大部分人需要等待補缺。

古代科舉層層篩選,錄取率極低,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後一步,殿試之後,才會根據排名來列三甲,而參與殿試的人都會有名次。

殿試第一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狀元,代表人物有文天祥、張謇等。

殿試之前的環節是會試,三年一次,會試錄取率大概二十分之一(瘋狂吧?),而且參與者都是各省舉人,寫項脊軒志的歸有光,考會試考了九次,用了接近三十年的時間,最後拿到了一個三甲同進士出身的名次。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

會試之前是鄉試,也是三年一次,相當於各省省考,錄取率大概十分之一,有考試資格的是各省秀才,中榜者稱為舉人。儒林外史中的范進,是到四十多歲才考中舉人的,而且還差點瘋了。鄉試第一稱為解元,沒錯!唐伯虎就是中瞭解元。

這裡插一句,連中三元,指的就是能同時具備解元,會元,狀元三個身份。

鄉試之前是府試院試,每年一次,考試通過者稱為秀才或者生員。

再前面第一場考試是縣試,也是每年一次,通過的考生稱為童生。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到四十歲的時候有可能還是個童生。

看完科舉之路,能感受到古代讀書人求仕之路的漫長與艱難了吧?像武林外傳中呂秀才那樣,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二十五歲家財耗盡一貧如洗,大概就是古代大多數讀書人的真實寫照了。



凌雲流水


古代的狀元不是官職。

狀元,其實只是古代科舉考試殿試的一甲榜首的代稱。考上狀元,會自動授予官職,但狀元本身不是官。


古時的狀元不是官!

也就是說:狀元是當官的第一步。

一般來講,每個考上狀元的學子,都會被朝廷自動授予官職。


以清朝的情況為例:

每科殿試的結果分為三甲,一甲三名在殿試結果揭曉後,自動被授予翰林院官職。其中,狀元授翰林院的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則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自此,狀元也就開始了仕途的生活。

應該說:狀元的起點是非常高的。

其他的進士想要進入翰林院,都必須要通過館選成為庶吉士,學習期滿後考核散館,才能獲得編修、檢討(從七品)的職位。

每屆最終能夠留在翰林院的進士,大概只有10%左右。


留在翰林院後,當官也就更容易了。仕途順利的人:

先是內升開坊,能夠直接和皇帝打交道,再往上升為內閣學士,甚至於部院長官,乃至成為宰輔一類的重臣。

總而言之,當上了狀元,就有成為官員的資格了。



HuiNanHistory


人生之中有四大喜事“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久旱逢甘霖,金榜題名時”而金榜題名是古代讀書人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途徑,所以才有“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魚躍龍門”的說法。

中國的科舉制度從公元607年隋煬帝開始實行,到1905年清朝光緒年間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前後共出了800多個狀元,有詳細記載的有600多個,在古代一個狀元的出現可以為一個家族帶了無限的榮光,當地政府也視之為本地人傑地靈的榮耀。

在古代科舉考試中會把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在歷史上第一個連中三元的人是唐德宗年間崔元翰。自科舉考試開始以來的一千三百年間,總共才17人連中三元。據不完全統計,有科舉以來,考中進士的人有10萬人左右,可見競爭之激烈。要考上一個狀元到底有多難,大文豪蘇洵就曾發出“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也就有了“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在古代,讀書人首先

在縣考試,考中者才能獲得參加正式考試的資格。這樣的人叫“生員”,也稱之為“秀才”。秀才再參加全省的考試,叫“鄉試”,考中者稱為“舉人”。舉人就獲得做官的資格。比如我們課本里學到過的的“范進中舉”。鄉試第一名叫解元,如唐伯虎便考上過鄉試第一名故又稱做“唐解元”。考中舉人後要在第二年的三月去京城參加全國考試,考中的則稱之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考上貢士,繼續在京城參加四月的殿試,從武則天首次開了殿試,就一直由皇帝主持,通過考試者就可以稱之為“天子門生”,而第一名稱為“狀元”,無比榮耀。在古代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從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裡選擇題目來進行寫作,稱之為四書五經。



在這六百多個狀元中,有許多歷史上名人,如唐朝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民族實業家張謇,當然還有奸臣秦檜也是狀元。


古代狀元是什麼官職呢?其實狀元是沒有品級的,它只是科舉考試中對於殿試第一名的稱呼,代表著有資格做官了,除了榮譽,就只是代表通過的拿到進去官場的敲門磚了。當然考上舉人也是可以做官的,但舉人的官途都是有限的,基本上都是在地方做個小官,想要進去中央做高官,封侯拜相,只有考上進士以上才有資格。


傑說文史


狀元不是官,只是科舉考試的一種功名。



考生在完成科舉考試的最高一級殿試後,按照成績被分為三個等級,即一甲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一甲進士及第共三人,就是殿試成績最好的三人,即狀元、榜眼和探花,狀元則是妥妥的第一名。

即便你是狀元,是第一名,也只能證明你是此次考試的勝利者,它僅僅意味著你擁有了任官的資格,至於能不能任官,能任什麼官,那還要通過吏部的反覆選拔和斟酌。



但一般來說,在科舉制已經成熟的明清,獲得狀元的人會進入翰林院做修撰,官居六品,榜眼、探花會成為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後面的二甲三甲考生要麼進翰林院做庶吉士,要麼放外任做個七八品小官。再到後面就看個人發展了,進翰林院的不一定好,放外任的也不一定差,誰在仕途上飛昇,誰就此沉淪下去,這都很難說。



所以,在古代成為狀元並不意味著你一定能做個大官,成為狀元也不代表你擁有了品級,你只是獲得了任官資格而已。但即便就是一個任官資格,那也是千軍萬馬擠破了頭才獲得的殊榮。在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共存在了將近1300年,但選拔出來的狀元卻僅有654名,可見想考個狀元,真的是難於上青天的事。


達摩說


古代狀元並不是官銜,而是古代科舉考試中最高一級考試(宋朝之後為殿試)第一名的稱呼,更多代表的是一種榮譽,因為殿試一般都是皇帝親自主考,所以狀元又被看做是天子門生,在古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狀元也是一級一級考上來的,先要考中秀才,然後是舉人,再到貢士最後參加殿試考中為進士,前三名為鼎甲三元,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探花,第三名為榜眼。

古人高中狀元之後才能入朝為官,清代文學家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寫道,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遼、金元時,士人經地方考試選拔後,赴京會考,經中央政府朝廷禮部試取錄後,再由皇帝殿試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遼前朝無契丹人試進士之制,後漸有應試登第者。金朝則專設女真進士科。元朝時候會試落第則稱鄉貢進士。明清遵循前朝制度,舉人需經殿試取錄後方稱進士,否則只稱會試中式舉人。進士多入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可選為庶吉士,或授給事中、主事、中書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國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縣令、縣丞等官。

由此可見,狀元郎並不一定就是官身,還是需要在基層熬資歷才可以出頭的。


張三vs瘋子


狀元並不是官身,沒有品階。

更像是一種肯定,一份榮譽,代表著你是萬千學子中最強的學霸。

就像你以最優秀的成績考上了公務員,考上之後就一定可以當官嗎?不可以!

考上狀元意味著你進入了聖上的眼睛,能坐上多大的官,全看他一句話!

他若願意你便位極人臣,他若不願你將蹉跎一生。

(這個問題就像是在問:現在考上博士,能拿多少工資)萬一他找不到工作呢?


有譯


 “十年寒窗苦讀無人問,—舉誠名天下知”這句話充分地講明子古代科舉制度,讀書才有出路才能做官地現實。我國從隋唐時期開始實行子科舉制度,這項制度為國家選拔人才提供子便利,旦工有很多地弊端,總地來講邊士社會地進步。民眾們刻苦讀書都希望有—天金榜題名能夠中個頭名狀元,能夠光宗耀祖,那麼不禁溧問子,狀元士個幾品官呢?

  在科舉考試中獲得狀元的,也就意味著拿到了當官的通行證,到底去哪裡任職、擔任什麼職務,這個都是需要看皇帝怎麼安排了。狀元一般不會馬上去當縣官等實職官員。各個朝代都是有制度,有章法的。科考成績再牛,也要慢慢歷練。一般開始進翰林院,授六品(居多)或七品編修,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書郎,或掌修國史,或做天子侍講,從此也就步入了兇險難卜的仕途,開始了宦海沉浮榮辱的漫漫人生。別看開始官兒不大,但是隻是翰林院出身,身份都會很不錯。混個十來年一般都能混到侍郎級別,皇帝如果特別喜歡,那可以做個尚書,再加點能力和運氣,能進個內閣。

  武狀元南宋才開始有這個說法,武狀元一般由六品蘭翎侍衛前鋒校、護軍校、驍騎校之類的官職幹起,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營長或副團。明朝武科起先沒有殿試,到崇禎朝財恢復狀元名稱,授予副總兵職位。清初明確,一甲進士或授副將、參將、遊擊、都司,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以後武狀元授一等侍衛,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二、三甲進士授三等及藍翎侍衛,獲得這些官銜後,再到兵部選實職官。






韋陀夜來香


古代狀元相當於六品官。

明朝時期,對於狀元的規定路線,還是非常穩定的。學子們考上狀元后,會被朝廷直接送入翰林院,充當編纂。編纂這個職位,在當時屬於從六品官階。它的職權,相當於皇帝的秘書,主要負責編修本朝的歷史,記錄當朝的實際情況。

包括皇帝的言行舉止,都要一一如實記載下來,編入史冊中,留給後人查看。同時,編纂還負責給皇帝講課,主要經史子集的內容,以及草擬朝廷典禮的有關文稿。

狀元是中國的特產,是中國科舉制度諸多名詞中最為炫耀的一個。科舉制選狀元肇基於隋,確立於唐,完備於宋。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舉考試開始,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次科考,凡1282年間歷代王朝共選拔了文狀元654名,武狀元185名(有姓名記載的)。


生命的不可思議


狀元並不是一個官職,而是對古代科舉考試最終殿試第一名的稱呼。按照明清的慣例,中狀元者授予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職,類似於皇帝的文字秘書兼國學老師,主要職責為掌修國史,掌修實錄,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從六品相當於今天的縣處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