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送關羽首級於曹操。是上策嗎?如果換做你,又該如何為妥當?

如果我是孫權,捉住關羽後。召集部下商量如何處置,最後的結論,也會是殺了關羽。因為實在沒有更好的處理上策,唯有殺了關羽後,再把首級送到曹操那,轉移分化下,蜀漢之怨。

孫權送關羽首級於曹操。是上策嗎?如果換做你,又該如何為妥當?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活的關羽移交給曹操,讓曹操看著辦。但實施起來有難度。一是曹操不傻,絕對會推託拒收。就算我們強送過去,保不齊曹操送還給劉備,關羽再不好意思打他,還不瘋了似的找我們報復。二是交戰一番,我們得勝擒將,卻不敢處置,想著送出去,魏國會更加小覷我們,面子上受損。此辦法不好實施,也不妥。

而殺了後,送去首級,派人送去即可,移交沒那麼些外交麻煩。同樣可以達到因關羽之死,把曹魏牽扯進來的目的。

於是,會後,關羽被斬。

孫權送關羽首級於曹操。是上策嗎?如果換做你,又該如何為妥當?

東吳開會商討如何處置關羽。最後結論,還是:斬。

關羽是在宋朝到清朝多少年裡,逐步在官方追封和民間流傳中,才化人成神的。羅貫中《三國演義》,對關羽更是美顏推送,使關羽忠義雲天的形象更進一步的走入到街談坊議中 ,得到了更大的傳誦和讚譽。

三國當時當勢,人們可沒有這麼“追星”,至多認為關羽是劉備身邊的一名超級悍將,能打但挺傲。

孫權送關羽首級於曹操。是上策嗎?如果換做你,又該如何為妥當?

孫權擒到關羽,得到領地,應該是舒心更多,你這長鬍子不是挺狂嗎,佔著荊州數次與我們摩擦,還罵我的孩子是什麼狗的孩子。去打曹操,後背都不擋,完全不放東吳在眼裡。如今,不也被我們五花大綁了嗎?!

兩國交戰,破敵捉將,本來就正常。況且蜀漢勢力最小,孫權寧得罪劉備,也不會長期與魏國生仇。摩擦可以,目的提醒下曹操,俺老孫也不好惹。而蜀漢要想對抗曹操,少不得以後還得拉扯東吳。

關羽雖是劉備愛將,終還是將。殺也就一狠心殺了再說。要是劉備的兒子或血親,孫權到可能思量些,坐下來與劉備談怎麼放如何放,互留餘地,免生世仇。歷史上擒住對方子嫡,然後留一線,雙方談的事例不少,而捉住對方大將,不敢殺的例子還真沒有。

孫權送關羽首級於曹操。是上策嗎?如果換做你,又該如何為妥當?

關公令後人敬重傳誦,立廟封神,是歷史長河若干年之後的事了。

人們敬慕關公,理解。覺得誰殺他,都不合適似的。或許最好的結局對於關羽,對於世人心中是戰死,最完美。 可現實在那,關羽是被擒住。這點演義,也沒敢亂改。

如果演義的諸葛亮氣死周瑜是真,按邏輯,那孫權也應該發飆,傾全國之力去伐蜀報仇哦!羅貫中雜沒按這邏輯寫呢?

孫權送關羽首級於曹操。是上策嗎?如果換做你,又該如何為妥當?

亂世中,堅而未倒。三人自有讓後人評說、讚譽的過人之處。

竊以為,劉備徵吳,一部分為關羽報仇是有,一部分不能不說,也是覺得自己有本了,不是以前不得志那時候了,復漢,年齡也等不及了,一舉拿下東吳擴大勢力,再圖曹操,心思有些躁急的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