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农村,棕榈树就是个活宝,如今却被人遗忘

说起农村的棕榈树,曾经确确实实是个大活宝,人人都爱,如今却少有人记得了。

下图的这棵棕榈树已经好几十年了。

昔日的农村,棕榈树就是个活宝,如今却被人遗忘

棕榈树是一种很奇特的树,对生长环境要求很低,田边野地,一长起来就不用谁去照看依旧茂盛高大,所以村里人都会在田头野地之间扔两棵幼苗就让其自生自灭。棕榈素有“入土千岁不烂”的美称,意思就是埋在土中千年不烂不朽,可想而知,棕榈树的质地该是多么坚韧实在。因此,很多人都用棕榈树的树干、叶子、纤维丝等做成许许多多的工艺品。而这些工艺品也是经久耐用,绿色无害,这是很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品说不能比拟的。

下图为公园里被当作盆景的棕榈树。

昔日的农村,棕榈树就是个活宝,如今却被人遗忘


棕榈树的树干,木质坚硬而质地轻盈,所以很多人拿来做为成小木筏,在水上漂着,打鱼过河都很是轻省。棕榈叶可以用来做成大蒲扇,夏天里拿在手里一可以扇凉又可以用来驱赶蚊子。以前在农村,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棕榈扇子就变得十分轻巧实用,摘一张完好大叶子凉干,顺着叶子形状剪成圆扇,用布包边缝紧,一把景致的棕榈扇子就好了。记得小时候奶奶总在夏日里轻轻地给我扇着棕榈扇子,一边哼着小曲儿哄我入睡,那记忆很是温暖。

昔日的农村,棕榈树就是个活宝,如今却被人遗忘

上图是棕榈叶扇子。

棕榈丝就是棕榈树包在外面的纤维丝组成的皮衣,柔韧坚固。通常拿来做垫子用,如今卖得很出名的棕榈床垫也就是用这个棕榈丝做为的。在农村,棕榈丝除了做床垫之外,还会拿来做成鸡窝让母鸡下蛋孵小鸡,用来做马鞍的底垫可以防止马背被磨伤,用来做扫把扫地又干净也省力。作为有诗意的应该是用来做蓑衣了吧,在农村,确实有很多蓑衣就是用棕榈丝来做成的。记得柳宗元在诗中就写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蓑笠翁就是披着蓑衣带着斗笠的老翁。

昔日的农村,棕榈树就是个活宝,如今却被人遗忘

蓑衣斗笠是农民的代表性物品,蓑衣大多用棕榈丝做成,斗笠大多也是棕榈丝和棕榈叶做成,而且在农村很多的生活用都是取材于棕榈树,可想而知棕榈与农民的关系尤为密切。难怪农民都把棕榈视作活宝。从棕榈树上更能看到我国农民的智慧所在!只可惜,如今棕榈却渐渐地被人们遗忘,许多人都已经不知道棕榈的价值了。

下图是棕榈丝做的扫把,以前在农村基本是家家户户都有。

昔日的农村,棕榈树就是个活宝,如今却被人遗忘

下图为披着蓑衣耕田的老农。

昔日的农村,棕榈树就是个活宝,如今却被人遗忘

下图是古时候的蓑衣斗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