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做業主委員會主任嗎,為什麼?

社會共同體


業主委員會也是個班子,班長很重要,委員也要盡職盡責。業委會的現狀堪憂,中青年業主在崗拼搏無瑕顧及,退休人員業主七老八十健康每況愈下,有心無力。業委會的工作眾口難調,費力不討好,有的業主要求高標準,口號震天響,但不願意當業委會委員,有的當選了也只是個掛名委員不幹事,有的業委會連開個會都困難。有的業委會沒有一分錢補貼,連工作電話都是自掏腰包。

建議:

1、業委會成員都是能幹事特別是願意幹事的業主,有一個好主任至關重要。

2、業主要支持業委會的工作,首要的是按時繳納物業費。

3、業委會要有政府部門直接領導,具體檢查督促業委會的工作。

4、政府授權街道或社區制定業委會成員的補貼標準,審批業委會年度辦公費用計劃,明確資金來源。


用戶曦睿


我就是我們小區的第六屆付主任了,也就是我們整個松江區我們小區第一個成立的業委會了,我很樂意做這個工作,因為我們小區在沒有成立業委會時當時我3o幾歲(現在64歲)已經在做這樣性質的工作了,因為我覺得做這樣的工作首先我覺得自己是一名中共黨員應該可以為居民做一點好事,而且我也有這個能力做各方的協調工作,以前做這樣的工作純粹是自己樂意去做的,根本沒有什麼津貼之類的事情,憑良心講我根本不是奔著現在的150元津貼來的,因為我是有4500多退休工資的,這150元津貼給我做手機話費都不夠,但我做這個工作感覺到心裡很幸福因為每當我們小區的居民找到我訴說他們家或者某一個公用部位需要改造等一系問題時我一定千方百計通過努力想辦法幫他們解決,比如有的居民住在樓下家裡採光條件較差的曬衣服沒太陽,這次在舊改房其間幫助他們在附近的綠化帶邊上裝哂衣架,有的居民門前的綠化實在太高阻擋住了居民家的光線,在各方面商量有困難時我自己掏錢買菸通過我自己的人脈去地這個工大樹作殺頭處理,這樣做既不違反政策又幫助居民解決了長期來的採光問題,得到了居民的肯定,實際上居民特別是我們老小區設施成舊各方面條件不能與新小區比,但我們一定會想方設法動腦筋因為辦法總比困難多,曾經我為居民解決了好多年沒有解決的困難,後來找到我後幫他們解決了居民還送了我一面錦旗呢。總之做業委會這個工作一定要有一顆熱心和相當高的奉獻精神,肯定能做的好這項工作的,謝謝各位。


今生無悔135019061


我是2014年擔任業主委員會主任到現在的,原來那個開發商自己管理小區,10年後啥都不行了,他們自己把物業撤了,理由就是業主欠費太多,其實就是他們不解決問題,把小事拖大,處理事情的辦法就是推。

開發商撤離小區後,小區垃圾到處都是,有人還說這個美,想咋扔咋扔。我們幾個人一起商量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先後多次上訪政府部門,最後成立了我市第一個有證的業主委員會,大家推選我任主任。

由於開發商報批的是六層樓,建了七層,房產證一直沒有辦法辦理,我們幾個人在市長接待日幾次去訪,最後解決了這個問題,獲得大家的好評!一個300戶的小區收費0.4元的物業費,也剛好夠物業發工資,我們另外招入一個物業公司,對小區環境進行了整改,後來暖改,我們小區爭取到一個換熱站,先後收入佔用地皮費用六十多萬,給業主改暖補助近30萬,這在我們這邊估計是唯一一個小區,暖改我們只審資質,把費用降到最低,招標採取業主大會現場招,比較順利的完成了暖改。同時安裝了監控,更新了進戶門,小區大小事都在會上解決,雖然有不同意見,但是還是覺得可以,和所有的業委會同仁一樣,都沒有報酬,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報酬也沒有人願意幹了。路如何走下去~~


一點128


不原意!

別說做業委會主任了,就是進業委會,我都不願意。

在入住新小區之前,我們這個小區建了個大群,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我也在裡面跟著一幫小孩子扯淡,從而扯出了名氣。

從進戶之後,小區陷入了終日維權的怪圈,歷次維權,我也算是衝鋒陷陣,這樣也就得到了一些業主的認可,他們竭盡全力要我進業委會。

但很快發現,業主當中真的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門,什麼素質、什麼水平的都有。你如果為他們出力了,他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偶爾有一次你沒出面,他們就覺得你是欠了他們的,而且說話特別難聽。

有時,他們還會傳言業委會吃了物業的回扣,拿了開發的好處之類,靠!我吃飽了撐的跟他們扯這個?!

於是,堅決不進業委會!

但咱是個賤脾子,真碰到小區需要維權的事,哪怕就是與自己無關,也要竭盡全力呼籲。

但呼籲歸呼籲,進業委會,還是算了吧!

更別提什麼業委會主任了。


莫名其妙,這一階段小區業委會爭奪進入白熱化。

有個在小區開服務站的業主,居然每天不辭辛苦挨個樓跑簽字要求改選現業委會。小區居民也分為兩派,一派力挺這個業主,另一派全力支持現業委會。

原來差不多有點像地下黨的業委會,現在也都在緊著表現,兩邊唇槍舌劍,爭個不可開交。

服務站的業主一直找我,期待我支持他,算了吧,我才不趟這個渾水呢!



目前本人是業委會副主任,就我們小區而言,業委會這一塊是深得人心的,業主可以說是絕大部分擁護我們業委會的各項工作。但是,業委會除了主任和我,其他三人跟物管中心主任,社區和物業公司坑壑一氣,損害業主利益。

曾經物業栽贓嫁禍,控告我們主任敲物業公司的錢,還說要了三十多萬😓(物業公司剛進場,可能會有這麼多錢送?物業公司不至於一分錢還沒收就掏三十多萬吧😄)。因為業委會從籌備到成立,一直是我倆和房管局,住建局,物管中心,社區在鬥法,最終才成立了。這期間的所有費用是我和主任兩個人自己出的,沒要業主掏過一分錢。開始也有業主聽信物業公司的一面之詞,可是後來看到我們兩個主任一直在為小區業主的利益鬥爭,加上我們主任到法院起訴物業名譽侵權,法院最後判決物業誣陷,並需要公開道歉並賠償名譽損失(業委會那三人竟然出庭幫物業說話,呵呵,明顯吧😄)。

目前,我們倆主任一直在堅持,物管中心和社區以及物業還有那三個人想隨意動用維修資金(章被街道物管中心收走放到那三人那裡,可以隨時蓋章)。結果我們倆主任不允許未經業委會決議和業主大會決議而提出的動支要求。其三人劣跡,全小區人盡皆知。社區和街道以此為藉口想改組成物業管理委員會,我們和業主都不同意。業主絕對支持我們的意見,因為小區目前幾次的維權行動一直都是我們倆主任牽頭,而那三人只有坑害業主。

其實,不管物業還是某些管理部門,並不能代表業主,只有業主自己才能代表自己的利益。不管前路多艱難,我們曾經辛苦付出的努力不能成為別人斂財的工具!

我們不後悔作為業委會主任所承擔的責任和後果,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做了就要負責到底!



如果認同作者觀點請贊👍並關注,我們會有更多的共鳴。


說天評地鹽城哥


首先,我是願意做業主委員會主任的。但是業委會主任不好當。

業委會是全體業主的代表,代表全體業主的利益。能夠成為業委會的一員本身就是一種榮幸,更何況是業委會的主任。

其次,我分析一下,為什麼業委會主任不好當。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業主選取業委會代表,來與物業對接日常小區管理相關事宜。一個小區小到幾百戶,大到幾千戶。小區物業的管理基本是固定的,如綠化、保潔、保安、工程管理。

只要是專業的物業公司,基本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業主們的訴求卻是千變萬化的。物業公司又不能滿足業主的所有問題,這時候矛盾就來了。所以業委會此時的作用就來了。



下面,我從以下幾點來闡述一下如何做好一個業委會主任。

第一,與全體業主一起管理物業的服務內容。

業委會可以代表全體業主與物業公司簽訂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好物業服務內容,包括價格。尤其是要約定好物業費和公共收益處置原則。這樣才會在將來的利益處理上有據可依。

第二,充當物業和業主的溝通橋樑,使雙方增進理解,避免誤會。

在部分業主看起來,物業是無所不能的,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特殊需求,都找物業。甚至有些業主連開發商和物業都分不清,他們將前期房屋質量問題歸咎於物業,以此為由拒繳物業費。這樣只能激化矛盾,讓小區更加亂。

遇到類似於這種問題的時候,業委會主任應該站出來,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時調節問題,避免問題激化。

第三,建立與居委會和主管部門的關係,處理好小區問題。

小區業委會和街道管委會、房管局、城管局和公安局應該建立聯繫,業委會畢竟沒有政府背景,沒有執法權。

很多業主問題,物業問題都必須通過行政執法部門來解決。前期如果建立起來順暢的溝通渠道,後期的管理就會相對簡單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半路圓心


取消物業公司是民心所向,社區帶領小區管理!現在算比賬!某小區所有面積20萬平方米,以每平方1.5元承包價託付某物業公司管理,每月就是30萬物業管理費,該小區住戶數字是1860戶!每戶每月繳納物業費是162元,實際開支!平均每個單元是4戶,每棟均為24層,就是88戶,小區是21個單元,目前所有物業公司手下每個保潔員需要管理至少兩個單元樓道公共衛生!那麼就是14個保員工,包括輪休,這樣一算,每月保潔員工工資是不到3萬,還有保安,保安編制進出兩個門崗,每個門崗白天黑夜為12小時輪換,就是8個保安守門崗加巡邏崗4名加替補輪休人員做六休一6個,充其量20個,每個員工算3600元,保安工資就是7萬2千元,這兩塊大頭加起來不足15萬!剩下15萬元活生生的被物業這條野蠻的黃牛盤剝去了!還有附加的停車費等等,請問該小區再加10萬小區管理費,業主委員會自行找人,我不信這麼多錢加這麼多人,管理比不上那些所謂的物業公司嗎?你一下我一下小區自然乾淨明朗!其結果是業主每月減少物業費!請問物業公司還有存在的價值?


九江市勤則美保潔有限


沒邀自來。我曾經也是小區的業委會主任,酸甜苦辣全嚐遍。當初進業委會是為了公益,確實也是恪盡職守。只要業委會監督物業做好服務,或者讓物業投資小區建設,總有那麼幾個所謂熱心人跳出來,多種方式阻撓,甚至對我個人威脅,這些熱心人為何如此,彼此心知肚明,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受物業指使,不惜喪失做人的底線!這都不怕,怕的是為小區無私奉獻公益了,社區和稀泥,業主不知足不配合,物業恨透你使損招抵抗業委會,確實寒心那。還有就是業委會內部,只要有一個委員私心重,就很難開展工作,我們業委會有的委員想安排家屬進物業工作,還有的與物業業務往來交易,真正想幹實事的委員卻被他們各種黑,寸步難行。現在到期了,卸任了,不幹了,反而輕鬆了,又有業主來勸說讓幹,居委會領導開會讓幹,最終業委會以解散告終,這是物業最喜歡的結局,監督缺失,物業可以把小區當成自家的後花園了大手筆撈錢了,帶動一小部分所謂的熱心業主富起來了,哈哈😄當然,也有業主們也自我維護拒繳物業費,小區惡性循環,死循環,整體品質下降!


用戶4292622936010


業主委員會委員應符合以下條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3、遵守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管理規約,模範履行業主義務;

4、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公正廉潔;

5、具有一定組織能力;

6、具備必要的工作時間。

以上的僅僅是業委會委員的基本要求,如果當業委會主任,僅僅是上面的要求還不夠。

所以對於一般人員來說,做業委會主任也是困難重重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純粹的公益性勞動;

2、個人休閒時間會越來越少;

3、中國大部分人只是願意做從眾的那個人,不願意做帶頭的那個人;

4、在物業公司及廣大業主中間起協調人的作用,有可能不被業主理解;

5、在少數情況下,可能會有被傷害的危險;

總體來說,平平順順的下來了還行,如果做的不好了,業主會認為你在中間吃了好處,說句不負責任的話,這個活是個費勁不討好的活。

從我個人來說,我是不會做業委會主任的,業委會我也不會加入的。


i熒光


要我說幹啥都不作業主委員會主任!誰的思想竟界再高幹不了幾天就身心具疲了。一是目前國家對業主委員會的定位還是個真空,不能有效對接政府部門,甚至於勾通渠道不通。二是業主委員會屬多無社團,無辦公場所/無經費/無收益/工作人員無工資補助。三是小區里居民成分素質十分複雜,一盤散沙,甚至於社會流氓無賴不少,缺乏有效制裁措施。四是由於利益碰撞難免與物業/與業主發生發生交涉與衝擊,夾在物業與業主之間真是老鼠鑽進風箱裡→兩頭受氣,且家庭和個人人身安全沒有有效保障。

所以說當前的法制環境不適合於幹業主委員會的事情。比起農村村民委員會做工作還難搞N倍。

通過與幹過業主委員會工作的人交流,都是抱著滿腔熱忱為業主謀利益之心走上崗位,結果是運行一段時間後身心傷痕累累,灰頭土臉,狼狽的離開佔大多數。

除非是你有強大的社會氣場和雄厚的財為作支撐也許能幹好業主委員會的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