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女孩長大了就是沒有家,這句話你怎麼看?

刺蝟無淚


在你成年後到你結婚前是你在尋找家的過程。

這時候爸媽的家只是你暫時的一個落腳點。

當你結婚後你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你要知道你現在所謂的出嫁之後就要離開的這個“家”。是你父母的家,不是你的。

而你結婚後和你老公組建的那個家才是你自己的家。

同樣你老公也離開了父母的家,和你一起建立了自己的家。

所以別為這些事傷感,人總要學會長大。

你也要為人妻為人母的。

你也要像你爸爸保護你一樣保護你的孩子,你也要像你媽媽養育你一樣養育你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孩子們)。

況且都21世紀20年代了,還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說?現在手機這麼普及話費又不貴交通賊發達想去哪就去哪(萌多~~~~)你想回孃家住幾天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麼。


月亮姐姐yyyy


您好!我是豎著走的小螃蟹,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您的問題是“有人說女孩長大了就是沒有家,這句話你怎麼看?”對於這個問題,我不是很贊同,新時代背景下的女性更希望通過努力建立起自己的小家。我現在分析給你看看:

一、孃家

我結婚的時候,我父母兄妹都給我三千到五千不等的禮金,還有嫁妝等等,比男方給的禮金還多。等到我生孩子的時候,月子裡雖然不是在孃家坐的,但是爸爸媽媽哥哥嫂子都給寶寶封了大紅包,還買了很多衣服被子給寶貝。月子裡我吃了二十隻雞,十隻鴿子,全部都是我爸爸媽媽給我準備的。婚後的時間,幾乎每個月都會回孃家,每次回去都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走的時候還大包小包地帶走,所以我非常感恩我的父母和孃家人。

但是因為哥哥娶了嫂子,爸爸媽媽在對待我好的時候也會兼顧她的感受,都會加倍好地對待她,生怕嫂子會不高興。我也把嫂子當老大來尊敬,為了她的感受,我回去也會帶很多吃的玩的給侄子侄女,隨時討好她,即便住也不會住太久,怕嫂子會有意見。從這個層面看,孃家雖是家也不完全是家。


二、 婆家

在公婆家,自己就像是外人,熱鬧始終是別人的,公婆的笑臉似乎都有點客套,一切都好像是偽裝。一直在對他們抱著”惹不起,躲的起的”心態.一點家的感覺都沒有。每次過年丈夫和公婆都說說笑笑看電視的時候,我獨自洗刷的身影就顯得特別孤獨。雖然公婆也會笑著說,別刷了,來看電視。但在那句“客套”的話中怎麼也感覺不到家的溫暖,我只能繼續做家務。在婆家,始終無法融進去,真真切切地感覺到自己是外人。


生孩子的時候,婆家人的做法和孃家人更是相差巨大。他們只關心孩子餓了,冷了,需要換尿不溼了,缺東少西了,卻沒有人主動關心過我腰痛不痛,晚上熬夜帶娃累不累,想吃點啥或需要什麼。平時照顧寶寶也有很大的意見分歧,一句語,一個眼神或一個關門的動作都需要小心翼翼,否則會觸及他們敏感的神經,以此定為你對他們不敬。想要把他們當自己爸父母一樣相處,說話做事都可以隨意,不怕他們多想,這簡直太難。我信奉的原則是與公婆相處,最好就是相敬如賓,彼此都不要給對方抱太大希望,更不要去要求對方。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切記!如此甚好!

三、 自己的小家

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只有努力買個小窩才是自己的家,不然在哪住,都不自在。只有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待著,三口之家,才是最原始最放鬆的狀態。但是想要打造最舒適最溫暖的家,前提還需要遇到一個願意和你相伴,人品性情相投的好男人。除此之外,自己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為這個家遮風擋雨,如果一味地靠父母,靠男人,那就真的不會擁有自己想要的家了。

最後總結 :不管是孃家還是婆家,都不是我們最理想的家。因為此時的我們,已經長成了父母的模樣,已經組建成了一個家庭單位。我們在組建小家庭的同時,決定了我們會以小家庭為主。而想要自己擁有一個溫馨歡笑的家,需要我們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來滋養。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令你滿意,祝你幸福!


豎著走的小螃蟹


女孩子呀長大了就沒有家了。

心無安處,何處是家呀。老話總在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的水,就把女兒劃出了家門。可單單是因為出嫁麼?

我從小不讓父母省心,喜歡四處遊蕩。大學期間,我有了男朋友,我愛他的沉穩。但他的深不可測讓我落淚。我想著呀,他什麼時候娶我。我只能等。父母坐在一起看起來那麼和諧,說要你結婚,25歲就來不及了。

封建思想把女孩逼出了原家庭,在沒有主的情況下,組建了新的家庭。

事實上,各種社會壓力讓女性脫離孩子的狀態就很無助,不敢往回走讓父母擔心。想要在新的家庭中得到地位又站不起來。

女孩子長大了就是沒有家,但心之所安就是家。沒有家只是一種女孩子成長中一種無助的狀態。有的人走出來了,擁有了兩個家。也有人沒走出來,窩在自己的小小堡壘裡。

想要一個全新屬於自己的家,那就不要再將就,找一個你愛的愛你的人再結婚吧,把你的心化成一顆種子埋在地裡,會開出花,變成房子,你的愛情融入進去就變成了完整的家。

既然反感一些封建思想,那就要從自己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有事兒沒事兒多回父母家看看,畢竟是生養自己的人,又怎麼能不心疼自己。把事情看開後,就會發現原先的家還是家。既然害怕婚姻不能一心為家,那就慎重選擇吧。既然找不到安全感,那就成為自己堅強的後盾吧。

疫情好好陪陪父母,趁著自己還沒離開家。我想明天也跟他說分開吧,因為看到這個問題,我深深地思考後,我不想將就了。拿起書本繼續學習


肥菲飛


在三八節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也是挺應景的。女孩長大以後就沒有了家,這應該是一個多麼悽婉的故事,飽含了一箇舊式女孩生活的不易和無奈。我讀過一首納西族的古詩,女孩子自從結婚後,一年才能回孃家幾次,中秋節前、大年初二和端午等,除此即使再想念父母也是以婆家為重,難得回家。詩中表達的就是中秋前夕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送餅子,媽媽早在村口等待女兒的出現……因此在這樣的習俗下,都說養女兒就是賠錢貨,養大了還要賠上嫁妝,從此一生只為夫家服務。女孩的心靈是有漂泊感的,如果遇到相愛的丈夫寬容親厚的公婆,很快就能融入這個家庭,不然都是隔著一層的,只有等到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在家裡有了真正主人翁的感覺。而孃家就成了追憶,有事可以回孃家,但時間都不能長久。所以婚姻成為了女孩改變家庭歸屬感最直接的原因,這種“無家感”又悲悽又無奈。

然而我們換一個角度,從現代和積極的意義上來說,女孩長大了就有了更多的家,孃家和婆家,還應該有自己的家。現如今受過教育的女孩子,愛情和婚姻也是改變命運的一個重大原因。但是結婚後,孃家依然是歸宿,婆家也能是落腳點,而且他們有自己的小家。日子充充實實,心裡滿滿當當,因為她們是獨立自主的經濟個體,有能力,有魄力,有擔當!不需要受繁文縟節的束縛,更不需要討好附和,因為自己有能力建構自己的家,自信自立自強讓她們可以隨心而動,哪裡都是家,在哪個家都被尊重都被重視,所以他們在這三個家都從容安定!





酸菜炒洋芋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人在婆家是外人,在孃家是客人。誰說女孩長大後沒有家?女人不只有家,而且有兩個家!這兩個家就是:回去不去的孃家和不受待見的婆家!這種心酸,只有女人才能體會到。兒子不論多沒出息,不論有沒有結婚,無論身體情況如何,無論多大年紀了,都可以一直理所當然地呆在父母身邊,父母的家永遠都是他的家,即使父母不在了,家 還在那裡,他隨時隨地可以回去那個家裡。

可是身為女兒身能有這種待遇嗎?當她長到20出頭父母就要張羅著婚事,嫁出去了之後,不管在婆家受委屈也好,老公家暴也好,窮死累死也罷,都是別人家的事了。。。

身為一個超級剩女,我是深有體會的。春節是家家戶戶團圓的喜慶時期,可是我最怕過年,一年比一年怕,因為這個時候更顯得自己是個無家可歸的局外人。兄弟姐妹都已成家,他們過年都是一家人一起,父母也是跟隨兄弟一起過,而我,只是一個嫁不出去的女兒。雖然大家都不講什麼,可是自己心裡也是很彆扭。特別是當耳邊反覆的催婚的詢問聲,就時時提醒著你,你怎麼還沒個家?你怎麼還賴在這個家裡?我只是在父母的家,在兄弟的家,並不是我的家。也許這個家並不排斥我的存在,但我終究是一個負擔,而且沒有誰真的希望並願意讓你一直把這裡當成你的家。

同樣體現女孩長大就沒有家的例子就是離婚的女人。一個女人離婚了,他不能呆在婆家,更不能再回去孃家,她只能在外面生活。不管她是有帶孩子還是獨身一人,不管出現什麼問題都是她自己的事了。如果她有能力還好,有自己的房子也算是有個窩,如果她只是一介慵婦,那真的無處可去,她在婆家沒有產權,在孃家沒有繼承權,一旦失婚,她就窮的只剩自己。古時候的女人更是悲劇,不管在婆家遭受了什麼都得忍著,因為她離開了夫家,根本沒有地方可以落腳,死了也遊魂野鬼,真正是死無葬身之地!

可是一個女人,明明是有兩個家的,卻為什麼兩邊都不能是她的家?同樣是人,為什麼男人生來就有了家的歸屬?今天是婦女節,願意天下所有女性,都能擁有真真正正屬於自己的家!


半籮筐


很高興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深有體會的。我覺得說這話的人,應該也有相似經歷,也一定有很強烈的心裡體會吧。

第一種:女孩子長大遠嫁的

女孩子遠嫁後,如果婆家人對她各種嫌棄,自己的丈夫又是媽寶男,總是不能尊重和保護好這個女孩子,讓她在婆家備受委屈,我想她想回自己的孃家,又捨不得孩子的時候,那種很痛苦很難受的心情,應該是沒有家的感覺。

第二種:女孩子長大被父母催婚的

對於女孩子雖然沒有結婚,但是待嫁閨中,父母也都很操心的,父母希望她早點談男朋友,早點結婚,就會不斷催婚。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女孩子又不能隨便把自己嫁了,在家就是煎熬,應該也是沒有家的感覺。

第三種:女孩子家庭兄弟姊妹多的

女孩子生長在兄弟姊妹多的家庭,如果再加上因為家裡孩子多,經濟條件差,那她的父母更是希望她早點嫁人,減輕家裡負擔。雖然父母什麼都不說,自己的心裡壓力都會很很大。同樣也會有沒有家的感覺吧。

以上都是我作為女孩子她媽的感悟,因為自己也是過來人,作為女人真的很不容易。今天是三八婦女節,祝天下所有女人節日快樂😊

感恩悟空問答,可以提出這樣有深意的提問,也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伊溪兒


我很認同這句話!

這句話確實是說出了女人的心聲。

女人沒有出嫁之前,孃家就是自己的家,遇到再大的問題,只要回家一切都變得的安心了,因為家在,父母在,什麼都可以熬過去!

長大結婚後,夫家就是自己的家,雖然嫁了,但是感覺沒有十足的安全感,因為女人明白,婚姻不是永遠的避風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夫家不一定就是自己永遠的家。

有一天假如生活跟你開了玩笑,夫家也不回不去了,回到孃家,你便成了留宿之客。呆久了,自然而然的感覺到不自在,異樣的眼光,旁人的冷語。會讓你深刻的感受到自己已經沒有家了!

有句老話叫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啊, 所以,這句話說的太貼合實際了。




黑色天空Umy


說說我的看法吧:

1、放在以前,一家好幾個兄弟姐妹的,女孩兒一嫁出去就是男方家的人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與孃家就只是親戚關係了。所以,那個時候的女孩兒是真難。婆家對的好了還行,婆家再對的不好,孃家也沒個可容身的地方,真的是太可憐了。

2、但現在,獨生子女的這一代,不管男孩兒女孩兒家裡只有這一個,所以也就不存在這樣的說法了。都是爸媽的心頭肉,誰捨得自己的女兒受委屈呢。所以現在就有了一種說法,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觀賞。都是外婆不捨得看著自己的女兒為難。

總之,想要結婚的還是考慮清楚的好。


花粉好物推薦


這句話太消極了,有”毒雞湯“的嫌疑。

所謂的長大後沒有家主要兩層意思:

1.女孩子總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對孃家來說就是外人,沒有資格分家產;

2.女孩子嫁人之後就是婆家的人,但是在婆家永遠也成不了婆婆的女兒,只能被當成外人,夫家的一切都是要防著女孩的。

這種想法只侷限於偏遠農村地區,重男輕女,老一輩的思想影響的,現在反而大部分年輕人都比較喜歡女孩子,樂意女孩子待在家裡,因為女孩子心細…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比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這邊基本家家戶戶都是獨生子女,結婚之前都是兩邊照顧,所以就不存在結婚之後就沒有家這個概念了…有愛便有家!

而且現在的女人都很獨立,也有獨立的能力,只要你想給自己創造一個家,就可以憑藉自己的雙手給自己一個立足之地,給自己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楊梅快樂生活每一天


女孩長大了結婚時還在想,結了婚我就有兩個家了,過不了多久,她就會發現錯了。孃家不再是自己的家,回去了也只是客人,出嫁了就是人家的人了。婆家人眼裡自己是一個闖入者,怎麼做都不對,始終融不進,被視為外人。回不去的孃家,融不進的婆家,丈夫再對不好,女孩真的是無家可歸,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