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印度电影《调音师》,改编于法国同名短片,由著名悬疑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执导。2019年4月在中国大陆上映以来,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斩获印度“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豆瓣评分8.3。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影片讲述了一位充满理想并想去巴黎进修的钢琴调音师阿卡什(Akash),为了获取创作灵感一直假装盲人,但在被邀请去演奏音乐会时,意外成为凶杀案的“目击证人”,在肇事者西米和警察情夫的迫害下不断逃亡的故事。

不同于以往欢歌热舞的印度电影,《调音师》可谓是一部包裹着悬疑和黑色幽默外壳的现实隐喻片。导演将原版14分钟短片的内核移植到了印度本土,加入了众多印度本土元素,扩展到139分钟的经典剧作,通过大量的隐喻来展示了印度社会的丛林法则和人性的复杂,直击人心。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本文将结合影片的故事细节,以片名、角色、符号等多重隐喻为切入点,深度分析“隐喻”的表现手法在电影《调音师》中的运用艺术,从而解读出这部改编的隐喻影片,为何能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又能得到哪些现实启示?

01 那么,什么是“隐喻”?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只是被理解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比喻的一种,多见于文学作品中,1980年Lakoff和Johnson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从认知角度重新定义了隐喻的崭新内涵,认为“隐喻是语言的“脊柱”,它把一个概念结构或意向投射到另一个概念结构或意象上去,从而使人们用一个概念领域方面的词语去谈论另一个概念领域”。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源领域到目标领域的映射。说明的领域被称作源领域(喻体),被说明的领域被称为目标领域(本体)。

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艺术

意大利的电影理论家帕索里尼曾明确指出:“电影靠隐喻而生存。”

影像中的隐喻与象征,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表意过程。具有“多相性”的特征。通过对影像符号超越具象涵义的阐释,可以探寻到由具体意象抽象出来的深层意蕴。一批艺术大师们甚至对电影诗意化的探索与追求,不约而同地在某种意义上淡化“叙述因素”而钟情于“隐喻与象征”这种间接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如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

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是“隐喻蒙太奇”的鼻祖,他们着重镜头与镜头之间意义的生成与延伸。通过镜头或场面的队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传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使画面产生巨大的概括力,简洁的表现力和强大的情绪感染力。爱森斯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分别用三个沉睡、苏醒、起身站立的石狮子镜头,隐喻俄国人民已经觉醒。普多夫金在《母亲》中,将工人示威的镜头与春天冰河水解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用以比喻革命运动势不可挡。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影片《调音师》大量隐喻手法的应用堪称经典,成为影片的一大特色。无论从片名到角色,还是象征符号,无不通过隐喻的手法呈现出来,叙事结构多层,不仅增加了电影的信息量,而且提升了影片的艺术水准,更加丰富了影片的内涵。

02 电影《调音师》中的“隐喻”表现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2.1片名的隐喻:看不见的旋律,看得见的现实

一个成功的电影片名如果采用了概念隐喻的方法,它一定要符合构成概念隐喻工作机制的一个特点: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相似性。片名中的目标领域所映射在观众头脑中的源领域必须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能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联想到影片想引导观众达到的意象。

印度电影《调音师》是一部悬疑烧脑神剧,最大的隐喻就是片名,调音师。从字面来看跟剧情没有任何关联,但调音师这个比喻,表面代指钢琴师阿卡什弹奏的曲子,但实际更深层次的是暗喻人心。

人心总是不可见的,但现实是可见的,现实将引导人心,人心也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表面上看,电影并没有着力于血腥和暴力的视觉呈现,而是以主人公躲避追杀为主线,

将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悠长深邃的钢琴曲结合,通过完美的旋律将丑恶的现实,欲盖弥彰的呈现出来,在彼此交织的故事线索中,传达出对人性、社会以及现实的思考。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2.2角色的隐喻:多重身份的隐喻,揭示人性的恶之花

隐喻作为文学的修辞手法进入电影艺术中后,衍生出了众多的构成元素。电影作品在视觉上可以运用物件细节、仪式以及特殊的场景构成隐喻,含蓄而形象地揭示主人公的性格,预示人物的命运。

电影《调音师》中,在人物的刻画上,大胆的虚构与对现实的敏锐观察相结合,人性的各种阴暗面通过增加的数个角色而得以更全方位地呈现:从娱乐圈明星到底层小贩,从警察到医生,从老妪到孩童,以及为自保而选择“心盲”的阿卡什,缺乏思考看不见真相的女友苏菲,以及为换取钱财而变得贪婪冷漠的邻居小孩,通过不同人物凸显了对照与矛盾的结合,将人性的罪恶、卑鄙、庸俗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通过运用多重隐喻使观众通过虚拟的影像释放了心中的恶之花,呈现了人性百态与印度社会的“丛林法则”,对印度社会生存现状进行隐喻和批判,表达了导演的无奈和失望,发人深省。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1)为求自保选择“心盲”的阿卡什,他是谁?——为换取利益装成弱势群体,最终却真正成了道德盲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一是人心。”

在开篇导演特地加上了男主角对苏菲回忆时说的“说来话长,咖啡?”这样一个背景音,再带出一个超现实的农夫打兔子的场景,作为开头。而之后在结尾处,两人异国他乡相遇之后,同样是这句话的时刻再现,紧接着男主角把意想不到的神奇结局告诉给了苏菲。我们当然可以简单地理解这是这部影片倒叙的叙事策略,但是我们更愿意去认为,导演特地用这样“莫比乌斯环结构”的设计暗示观众,此刻男主角在说谎。

钢琴家阿卡什,先是伪装成盲人为自己谋得了一个廉价的安身之所,而在被他人识破伪装之后则声称是为了寻找艺术灵感,表明他在一开始就为自己设置了生理盲区,在为自己带来诸多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事实上也是在逃避一部分责任和道德的约束。

其后,无意中进入了凶杀现场,他的第一反应是为了保命强装镇定继续伪装,尽管在良心驱使下走进警局报案,但当发现警官就是凶杀者的时候,再次选择了逃避,从这一刻开始他不只是在逃避责任,更是逃避了自己应有的良知。在他一次次逃避真相,默认种种不公的时候,以及最后一幕,一个被踢飞的罐头拆穿了装瞎的谎言。让人逐步感受到他身上的真善美在逐渐流逝,取而代之的是人性中的恶,他在生理上给自己制造了盲区,在道德上同样为自己制造了盲区。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最终变成了一个集伪文明、伪道德与伪善交织的角色,通过这个角色的塑造可以窥见导演对于人性复杂的解读。

阿卡什这个角色谈不上绝对的恶,但也并非良善之辈,这与印度现实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如出一辙,人性复杂而诡谲,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如同男主角阿卡什,一开始并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向,但人性经不住考验,在外界社会的刺激下逐渐养成了恶之花。

(2)看不见真相的女友苏菲,她是谁?——易受言论引导,缺乏思考的舆论傀儡们

为什么在故事结局,编剧要给苏菲设计这样一句台词:“她害死了这么多条人命,你应该听医生的,取掉她的眼珠”。这句台词看似无关紧要,但是细想却关键至极,它赋予了苏菲立体的人物画像。

纵观全片,苏菲是为数不多的没有明显道德过失的角色,但这个角色在片中也并非善意的化身,正是苏菲肤浅的“愚善”很好地说明了导演对于人性并没有浪漫主义的理解。

苏菲作为男主角的爱人,其实早在两人看电影男主角能够准确地伸手吃爆米花时,或者在男主角面对墙上自己的素描画像发呆时,她就应该有所察觉。她一贯的只是看到事情的表面,并且深信不疑,甚至男主角与她在欧洲重逢时,寥寥几句,她就完全相信了眼前这个男人,甚至她还建议男主角应该取掉西米的眼睛,哪怕真相并未可知。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苏菲的存在,正是为了隐喻社会中或者网络上那些容易被谎言蒙骗、被舆论左右的人们,他们只触及表面的真实而不会探究背后的真相,从而成为舆论的傀儡,只是一贯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去评判。

(3)贪财的邻居小孩,他是谁?——贪婪冷漠、唯利是图的不良媒体缩影

男主角邻居家的小孩是整部影片中唯一的儿童角色,但在他的身上却看不到儿童本应有的单纯和童真,反而带着早熟和世俗的气息。

缺乏同情心,影片一开始就拿绳子捉弄“盲人”阿卡什,帮男主叫车还要小费,当他无意间察觉男主并不是真的盲人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是找机会获得可以卖钱的证据,爬窗偷录视频来揭穿这个与他并无利害关系的谎言。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他像极了我们现在社会中一些职业操守不太好的的媒体,整天唯恐天下不乱,甚至靠小道消息发家致富,虽无伤大雅,但有时他们对于弱者的冷漠,令人心生寒意。一如影片的小男孩,当他上楼发现了男主角真正被毒瞎了之后,他原本可以报警或是呼救,但他却无感的离去。

剧中每个角色都隐喻了现实中的一类人,众多人物的隐喻与反转的情节完成了导演对于人性之恶的剖析。

2.3 符号的隐喻:深谙主题与情感,每一处都折射出人性的复杂

影片除了片名隐喻和角色设定外,更是设置了多重符号隐喻,彰显的某些生物或者器官,并非是毫无意义随意剪切,而是具有特别的指向意义。特定设置下的符号隐喻,不仅能增加故事的内涵,更能映射出影片背后的人生哲理来,意义在镜头之外。

(1)肝脏

电影开头的字幕是“What is life?it depends on the liver.”翻译过来即是“什么是生命?那取决于肝脏。”

这里的liver有两种翻译,“肝脏”或者“生活者”,同样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解读,如同有人因肝脏而丧命,有人因肝脏而活命。而肝脏,其实象征着利益。这里也可以解读为生活者,即活着的人,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活着的人才拥有话语权,只有活着的人、成功者才可以讲述故事,而死掉的抑或失败的人,即便你手里握着真相也无济于事。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影片中另一个出现肝脏元素的地方是阿卡什讲述故事时的回忆画面,男主和医生驾驶着一辆后备箱装着西米太太的车路过一棵酷似肝脏的大树,这里的肝脏即吻合了车内所谈论的话题,又暗示肝脏何去何从这个命题始终贯穿着整部影片。而那颗肝脏大树亦是真实与虚假的分割线。同一个空间场景的对比使用却达到了奇特的观影效果,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了闭环,剧情也出现极大反转,给观众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2)兔子

影片中多次出现兔子这个元素,最初是在影片伊始的菜园角逐中,兔子因为偷吃菜园中的菜被农夫追杀。在特写镜头中可以发现,兔子的其中一只眼睛是瞎的,这一点和男主的眼疾有高度的相似,最后兔子没有中枪,而是在车祸中死里逃生,隐喻男主险些被杀但最后全身而退。

纵观全片,兔子这一角色的出现始终带有奇幻和悬疑的色彩,它只存在于男主角阿卡什讲述的故事中,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其中的逻辑谬误,因为作为盲人的阿卡什是无法看见兔子的,在经过剧烈的车祸碰撞下,兔子也不可能毫发无损。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片尾,兔子拐棍再一次被拿起也是意味深长,兔子暗喻内心邪恶,而对于一个盲人而言,拐棍不应该是一直在手边吗?这一幕,其实是隐喻男主重拾内心邪恶。全剧只有一个演员,那就是男主。而只有一个听众是苏菲。电影的情节,其实是口述的情节,所以一切都是真真假假。

03 回归现实的批判与忧思

导演利用影片建构了一个浓缩版的印度社会,将器官买卖、宗教等现实性元素放置其中,以表现对于印度社会现实的批判。从影片中几个细微的因素中可以窥见其现实性,而对现实的思考又复归到人性,由此完成对社会的思考。

(1)宗教:黑色幽默下的“虔诚”信仰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宗教原本是神圣的,在故事中却被塑造成了个人作恶的一种武器。西米利用贡品成功毒害了男主。而从事器官买卖的妇人在手臂上刺了湿婆神像,意图用其消解罪恶和污秽。对宗教本应该是虔诚,但影片中人对宗教是一种亵渎,以此来表现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

豆瓣高评分《调音师》解读:这是一场全程都在“隐喻”的荧幕盛宴

(2)反思:个人与社会辩证统一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社会为个体提供了生存的基础,导演利用影片讲述个人恶行时,不仅聚焦于个体人性的讨论,传达出人性恶必定遭受报应的哲理。还以众多个体汇聚成一个社会,以个体发展映射社会的状况,批判社会现实的同时思考着社会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

从社会与个人关系来思考,我们亦可了解影片背后所传达的教育意义:导演谴责人性恶,其目是为了引导人心向善,进而维护社会的秩序。既然人性恶会遭受所谓厄运,甚至引起社会道德体系的崩塌,那么作为社会存在中的个体,为了自我的生存,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谨守心目中的道德法则。

04 结语

《调音师》是一部包裹着悬疑与黑色幽默外衣的现实主义隐喻片,导演借助多重隐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印度社会丛林法则的混乱,反讽了社会不公和人性自私,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击破了人们对于人性和社会现实天真的美好幻想,直击人心痛点。

影片开始于谎言,亦结束于谎言,跌宕起伏的情节亦真亦幻,发人深省的隐喻亦庄亦谐,全片揭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装盲久了,总会忘记光亮的感觉,慢慢变成心盲,善恶选择总在一瞬间,你的选择在哪里,你就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