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小年,中國傳統節日,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這一天送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年三十才回家,民間百無禁忌,就可以歡樂迎除夕了。那麼,不同地區的人都是哪天過小年?習俗又有哪些呢?

小年,究竟是哪天?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大家都知道全國各地過小年的時間有所不同: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但大家都瞭解其中的原因嗎?

小常識

問:為什麼南北方的小年不同日呢?

答:民俗學家解釋,古時過小年曾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說,即官家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過小年。這與中國古代社會的等級觀念有關,由於中國北方在更長時間裡是國家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相對遠離政治中心,故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不管時間有何差異,小年一過,新年的氛圍就更濃了!

小年習俗大全

【祭灶王】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灶王”也就是廚房之神,“祭灶王”的習俗源自一個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於是小年這天,人們會擺一些甜瓜、灶糖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也是圖個吉利。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祭灶王也是有講究的,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所以祭灶王的事,只能交給家裡的男人。在祭灶君之時,擺齊供品,焚香祭拜,接著第一次進酒,此時要向灶君誠心禱告;完畢後再進行第二次進酒;進第三次酒之後,將舊有的灶君像撕下焚燒,代表送灶君上天,儀式便順利完成。此外,大家祭了灶王后,正月初四(一說除夕夜)千萬別忘了買幅新灶神像,將灶神請回來!

【掃塵土】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掃塵土,主要是將家裡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裡的床鋪傢俱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

【剪窗花】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小年一到,挨家挨戶就開始裝飾自己的家了!以前,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帶著孫子孫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如今,多數人都選擇買窗花,少了份喜悅,也少了種剪窗花的趣味。家長們可以找找攻略,帶小孩子學學剪窗花,既培養了感情,又能讓孩子體驗真正的年味兒!

【沐浴】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小年這天除了要收拾房屋,還要讓自己變得乾乾淨淨的,才好迎新年!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貼春聯】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貼春聯這件過年大事兒,很多地方從小年就開始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裡寫字比較好的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筆,簡樸卻並不缺少年味。

【婚嫁】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所以,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

【備年貨】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到了小年,人們已經開始準備年貨,比如買魚、殺豬、灌腸,這些活不是一天就能幹完的,所以從小年開始就得準備。

【吃麻糖、飴糖、糖瓜】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麻糖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糖瓜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飴糖

糖瓜、飴糖、麻糖等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的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吃餃子】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吃熱乎乎的餃子,其樂融融的樣子,別提多有年味兒了!

名家話小年

《北京的春節》(節選)

作者/老舍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

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

《過年》(節選)

作者/豐子愷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二十三這一天,家家燒赤豆糯米飯,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後全家來吃。吃過之後,黃昏時分,父親穿了大禮服來灶前膜拜,跟著,我們大家跪拜。拜過之後,將灶君的神像從灶山上請下來,放進一頂灶轎裡。

我們拿些冬青柏子,插在灶轎兩旁,再拿一串紙做的金元寶掛在轎上;又拿一點糖塌餅來,粘在灶君菩薩的嘴上。這樣一來,他上去見了天神,粘嘴粘舌的,說話不清楚,免得把人家的惡事全盤說出。

《北平年景》(節選)

作者/梁實秋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祭灶過後,年關在邇。家家忙著把錫香爐,錫蠟籤,錫果盤,錫茶托,從蛛網塵封的箱子裡取出來,作一年一度的大擦洗。宮燈,紗燈,牛角燈,一齊出籠。

年貨也是要及早備辦的,這包括廚房裡用的乾貨,拜神祭祖用的蘋果乾果等等,屋裡供養的牡丹水仙,孩子們吃的粗細雜拌兒。

《本命年的回想》(節選)

作者/劉紹棠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香燭紙馬送灶王爺上天。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爺的神像揭下來,火化之前,從糖瓜上摳下幾塊糖粘兒,抹在灶王爺的嘴唇上,叮囑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

《過去的年》(節選)

作者/莫言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臘八再熬半月,就到了辭灶日。我們那裡也把辭灶日叫做小年,過得比較認真。早飯和午飯還是平日裡的糙食,晚飯就是一頓餃子。為了等待這頓餃子,我早飯和午飯吃得很少。那時候我的飯量大得實在是驚人,能吃多少個餃子就不說出來嚇人了。

辭灶是有儀式的,那就是在餃子出鍋時,先盛出兩碗供在灶臺上,然後燒半刀黃表紙,把那張灶馬也一起焚燒。焚燒完畢,將餃子湯淋一點在紙灰上,然後磕一個頭,就算祭灶完畢,這是最簡單的。

小年祝福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把快樂放在腦裡,

把幸福刻在心裡,

把甜蜜揣在懷裡,

把溫馨印在笑容裡,

把吉祥融在團聚裡,

把舒爽曬在笑語裡,

把好運聚在酒碗裡;

祝你 小年 快樂甜蜜蜜,

順心順意美不已!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小年 到,福喜到,

新年吹響集結號;

請財神,請灶神,

財富夢想在燃燒;

辦年貨,蒸年糕,

新年展望步步高;

願你新年幸福發發發!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小年到,

家家戶戶掃房忙,

擦窗除塵迎大年,

貼上年畫拜灶神,

祁求來年好運程,

大包小包購年貨,

人人臉上笑開顏。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辭舊迎新送灶王,

招財納福迎安康。

掃驅陳年往日夢,

粉飾新春歡笑多。

新的一年,新的春天,

祝願大家 小年 福祿多多,

大年歡笑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