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銀元哪些比較值錢?

民國時期的銀元值錢嗎?這是必然的,如今民國時期的各類錢幣、軍用券、銀圓券也成為了如今錢幣收藏家們的“寵兒”,這些經歷了上百年滄桑的老錢幣能夠為我們解讀民國時期的那段史實,升值空間是巨大的,不過目前存世的民國老錢幣中品相好幾乎很難見到。那麼,哪種民國銀元最值錢呢?

民國時期的銀元哪些比較值錢?


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民國時期的銀元哪些比較值錢?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天津造幣總廠鑄造袁世凱高纓像中華民國共和紀念幣壹圓銀幣,由造幣總廠所聘請的意大利雕版師魯爾治。喬治雕制鋼模,圖案極其精美,是民國機制銀幣中的精品。銀幣重量庫平七錢二分,成色高,含銀量為90%。正面為袁世凱九分臉正面及胸像,面部稍左側,袁世凱身著大元帥服,頭戴鷺羽冠,胸前佩戴大勳章,銀幣背面中央鐫“壹圓”二字,以嘉禾圍繞,上鐫“中華民國共和紀念幣”九字,左右各一花紋,下面鐫英文一元“ONEDOLLAR”,銀幣兩面的幣邊緣皆環珠圈。

民國時期的銀元哪些比較值錢?


此章由天津造幣廠鑄造,關於其鑄造的原因則有兩說:一說認為此章專為洪憲帝制而鑄造,是袁世凱稱帝的紀念章;另一說為造幣廠戲作說,此說頗為有趣,源於李伯琦的《中國紀念幣考》。李氏長期主政天津造幣廠,對民國初年貨幣的發行鑄造瞭如指掌。據李氏所言,此章實為造幣廠的玩笑之作,並非正式設計準備發行的紀念幣,正面用了共和紀念幣壹圓的舊模,背面的模具則由造幣廠的學徒摹刻自洪憲飛龍金章,兩相拼湊就有了所謂洪憲飛龍紀念銀章。且不論這兩種說法孰對孰錯,飛龍銀章的雕刻工藝精湛,加之鑄造時間短、鑄造量有限,是近代機制幣(章)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種。

民國時期的銀元哪些比較值錢?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1911年12月29 日經辛亥革命後,光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民國成立時鼓鑄的紀念幣。由於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由於幣制混亂,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於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孫中山,鼓鑄1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

圖案採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後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孫中山令財政部行文,同意鼓鑄紀念幣,並命令其餘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中間應繪五穀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訓令財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幣廠照式鼓鑄。不久,財政部就頒下新模給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民國時期的銀元哪些比較值錢?


俗稱上三鳥銀幣或三鳥幣,民國時期珍稀銀幣,由上海中央造幣廠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鑄造發行。該銀幣是國民政府放棄金本位幣制、確定銀本位幣制,公佈“鑄造條例草案”前夕發行的第一種“船洋”銀幣,曾被財政部定為國幣。銀幣正面中央鐫孫中山側面頭像,上邊緣鐫“中華民國二十一年”七個字,背面鐫雙帆船放洋圖,帆船兩側鐫楷書“壹圓”各一字,船帆上面鐫三鳥高飛,船的右側海面上鐫海上日出和九條芒線。銀幣正式發行流通後,因為銀幣背面圖案中的太陽和高飛的三鳥容易使人聯想到侵略中國的日本和日本戰機轟炸中國領土之意,所以“三鳥幣”開始鑄造不久就停鑄了。“三鳥幣”鑄造時間較短,鑄額小,傳世的更稀少。

民國時期的銀元哪些比較值錢?


1929年(民國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委託奧地利維也納造幣廠設計、試鑄了孫中山正面像壹元銀幣。該幣正面鐫孫像,背面波浪中鐫三帆船,兩旁鐫“壹元”二字。該幣當年共有二種設計樣幣,初次為小字版,是參照金本位半圓圖案設計。因水波紋、帆船、壹元等圖樣幾乎近似,第二次為大字版是依照二十四年中元銀幣圖案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