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用亲身经验解答,决定人生上限的往往不是能力

李斯由“观鼠”感悟出人生哲学观,认为人的才华都差不多,差异关键在与人的选择与环境。他的这一人生哲学观,在天下战乱纷争,秦朝还未统一前,的确是十分适合的。因为在天下还未统一前,是有很多国家存在的,而且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实力也是大不相同。

所以在那个时候对于李斯来说,选择一个对的国家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这关乎着李斯是否能将自己的才能完全施展开来,是否能让他有所作为。所以李斯由老鼠哲学观得到灵感,最后选择了秦国这个强大帝国作为自己施展才华的地方,真的是十分正确。李斯就是由于他自己的这一选择,才能让自己到达秦王跟前,最后身居丞相的高位。

但是,时代与社会总是会不断地变化与更新换代的,而他的老鼠人生观对于秦朝统一后,就显然不是那么适用了。也就是说,李斯的老鼠哲学观,只对其前期发展有用而已,也就是说环境的选择对于一个人的前期发展非常重要。

李斯用亲身经验解答,决定人生上限的往往不是能力

时代特征

那么到最后,李斯为何会如此失败,结局悲哀呢?这其中跟时代问题一定是挂钩的,不同的时代,人才们所面临的情况也大不相同。先说说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人才的一个处境。春秋战国时期,前面也提及了一下,不同的国家,国力自然不同,那么它们所对人才的要求自然也是不同的。换而言之,就是对人才来说,选择范围更广,有多个平台选择。

这个国家不适合你,你也不必气馁。辗转到下一个适合你的国家就好了。张仪就曾经面临这样的情况,《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中记载:“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原本是魏国人,但是魏王胆小懦弱是出了名的,所以张仪在魏国无法得到重用。

所以之后张仪在苏秦的暗中相助下就到了秦国,到秦国以后,果然就得到了重用。后来还佩戴六国相印,最终将“合纵抗秦”盟约解除,为秦国统一天下扫除了很大障碍。张仪的情况就很好的说明了,在天下未统一前,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对于自己才能的发展与生存立足至关重要。

李斯用亲身经验解答,决定人生上限的往往不是能力

而到了后期,经过一系列的杀戮与征战,秦王统一了天下。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时代与社会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天下由分裂转变为统一了。那么对于人才来说,能够让他们施展个人能力的地方只有秦国了,秦国这时对于任何一个人才而言,无疑都是最好的平台。所以说,这个时候,天下的人才基本都汇聚于秦国,真正的凭本事说话。

谁有才华谁说了算,谁的能力第一谁就能得到秦王的青睐,从而就能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与地位。而李斯这个时候虽然还是身居丞相的高位,但是他深知自己的能力比不上蒙恬,李斯善妒这是人尽皆知的。

李斯用亲身经验解答,决定人生上限的往往不是能力


所以说,蒙恬的出现,已经使李斯慌了阵脚了,再加上他贪图荣华富贵,自顾眼前利益。在这些心理的驱使下,李斯早就已经无法顾及到赵高的所作所为了。所以最终,李斯一步步沦陷,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中,结局悲哀。李斯就是没有看清一个事物本质,秦统一后天下的情况与之前大不相同了,而他的目光仍然只停留在天下分裂时期,所以这就注定了他结局惨淡。

李斯用亲身经验解答,决定人生上限的往往不是能力

格局造就成功与失败

其实,仔细分析李斯失败的原因就可以看出,他失败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是关乎心理因素的。早期李斯由观鼠悟出环境与选择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他的智慧应该历史上没几个人比得上。但是他却也因为这一点,因为观鼠哲学而限制了他自己的人生格局。也就是说,在秦统一后,李斯的人生格局还停留在“观鼠”而成的格局范围中。

所以他会忽略很多因素,他只顾帮秦王稳固朝政,以此来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说白了这个时候他也仍然只会讨好秦王。在这样局限的人生格局影响下,他就无法考虑到很多重要的因素,甚至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政权更迭所带来的国家变换。

而他的心理所想全都被赵高看在眼里,相比之下,一个是只知道荣华富贵而去保全眼前利益的李斯;一个是洞悉人性,将所有一切都了然于心的赵高;这两个人一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李斯的格局远不如赵高,所以他败在赵高的手中是早晚的事。

李斯用亲身经验解答,决定人生上限的往往不是能力

总的来说,李斯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的人生格局和性格,他的聪明智慧使他悟出老鼠哲学观。他凭借自己的聪明与才智爬到了人生巅峰,但是他最终却仍然逃不过生存环境对他局限的人生格局与自私性格的影响。也就是说,李斯的老鼠人生观,既促成了他的成功,也限制了他的格局,导致了他最终结局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