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武科大校招助理为企业精准荐才

“丁海,我拿到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的offer了,谢谢你。”正在浏览学校招聘网站的丁海看着手机上,同学王竹(化名)发来的信息,开心的笑了。这是他作为校招助理,三个月以来为企业精准推荐的第五位毕业生。

丁海是武科大汽车与交通工程大四的学生,去年九月成功与中建三局签约。高兴之余,他发现身边不少学业优秀的同学,却在找工作上屡屡受挫。“我想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我想帮助他们。”他主动找到辅导员,申请成为了一名校招助理。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丁海发现,同学们找不到工作,并非因为不够优秀,而在于不善言辞。

“我们是一所工科为主的大学,平常面对的是实验室和文献,沉稳有余,但言语上就不占优势了。”丁海分析,“如果很多人一起面试的话,他们很难得到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王竹就面临着这个问题。他是丁海的同班同学,成绩中上,肯吃苦,曾经为了克服英语难关,寒冬腊月放弃回家,从初中英语开始啃,一个寒假背完了四级单词。

可无论面试前准备的多么充分,一到招聘会现场,看着会场乌压压一片人海,王竹总会慌了神,往往未战先怯,始终没能拿到满意的Offer。

与此同时,来校招聘的企业大多大型国企,每年岗位竞争十分激烈;但由于工作特殊性,一年内离职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面试官更想要寻找肯吃苦耐劳、努力踏实的毕业生。

“如果能单独面试,宽松的环境下,大家一定能充分展示自己。”丁海向相关企业建议,由他来精准推荐。

做招聘助理的几个月里,丁海与很多面试官都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也了解不同企业的需求。他的微信上,几十所学校的就业信息公众号、招聘网站App满满当当。他会把最近10天各类公司招聘时间整理成日程表,对各类公司分析收入、发展现状、行业中的地位、职员口碑等情况。当看到心仪的企业时,还会主动联系企业的招聘负责人,争取机会让他们来校开招聘会。

“那就试试吧。”丁海的努力赢得了几家企业负责人的认可,同意由他来精准引荐合适的人选,单独面试。

事实证明,丁海的想法没有错。单独面试,让不少优秀却不善于表达的同学,拥有了一个可以充分表达的机会,同时为企业节省了不少人力资源成本。“企业方面的反馈也非常不错!现在常有企业HR主动让我推荐合适的人选。”丁海说。

“丁海的精准推荐,建立在对同学和企业双方充分认识上;单独面试,扬长避短,帮同学们找到了好工作,也为企业招揽了好人才。”汽车学院大四辅导员肖潇说。(通讯员潘明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