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是個草包將軍,為何朱棣稱帝后,對他的封賞是最高的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奮戰,朱棣順利奪得了皇位。新帝登基,特別是像朱棣這樣,靠打仗得來的皇位,第一時間就是要封賞有功之臣,處罰建文舊臣。

所以朱棣上位後,便開始對功臣進行封賞,而得到封賞最多也最高的,既不是朱棣的猛將,也不是他的謀臣,而是建文帝的舊部李景隆。

李景隆是誰呢?他是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而且他的祖母,還是朱元璋的姐姐,可以說是背景雄厚。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景隆從小就接受良好教育,史書記載其:

“讀書通典故。長身,眉目疏秀,顧盼偉然。每朝會,進止雍容甚都,太祖數目屬之。”

李景隆是個草包將軍,為何朱棣稱帝后,對他的封賞是最高的

由於這樣的出身,讓李景隆得以受到朱元璋重用,史書記載:

“十九年襲爵,屢出練軍湖廣、陝西、河南,市馬西番。進掌左軍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建文帝即位後,依然對他信任有加。

當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建文帝先是派耿炳文前去迎戰,但燕軍使計,稱耿炳文打了敗仗,同時燕王很快就要打到南京了。黃子澄等人一聽,便極力勸說建文帝換下耿炳文,該由李景隆帶兵。

事實證明,李景隆雖然出身名門,而且從小接受良好教育,但他本人卻是個繡花枕頭,只會紙上談兵。他率領幾十萬大軍去迎戰朱棣,結果被幾萬燕軍擊敗,甚至當朱棣一看到他,就知道自己一定會贏。

李景隆是個草包將軍,為何朱棣稱帝后,對他的封賞是最高的

果然如朱棣所料,李景隆非但不是他對手,而且在關鍵時刻,李景隆還給燕軍助攻。當時翟能奉命進攻北平,眼看有很大希望可以攻破,李景隆得知後,馬上派人去阻止,結果使燕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李景隆帶兵期間,朝廷損失嚴重,很多大臣都紛紛上書,表示李景隆罪該當誅。但建文帝沒有答應,只是撤了他的職。當朱棣漸漸逼近時,建文帝仍然選擇相信李景隆,甚至派他去駐守金川門。

可是李景隆守著守著,就背叛了建文帝,選擇將城門打開,並且投降了朱棣。之後建文帝失蹤,朱棣順利奪得皇位。接著,朱棣將所有不肯屈服他的建文舊臣,全部處置,但沒有懲罰李景隆,反而獎賞了他。

李景隆是個草包將軍,就算他關鍵時刻投降了朱棣,朱棣只需簡單封賞一下就好,可朱棣對李景隆的封賞,卻是所有人中最高的。

李景隆是個草包將軍,為何朱棣稱帝后,對他的封賞是最高的

丘福在靖難之役中居功至偉,朱棣對他的封賞是:

“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國公,祿二千五百石,與世券。”

而朱棣對李景隆的封賞是:

“加封景隆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增祿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四百兩、彩幣四十表裡、鈔四千貫。”

在官階方面,李景隆是特進光祿大夫,比丘福的特進榮祿大夫要高。在官勳方面,李景隆的左柱國,要高於丘福的右柱國,因為明朝以左為尊。在俸祿方面,李景隆達到四千石,而丘福為二千五百石。

李景隆是個草包將軍,為何朱棣稱帝后,對他的封賞是最高的

當時群臣對於這樣的封賞也很是不滿,史書記載:

“朝廷有大事,景隆猶以班首主議,諸功臣鹹不平。”

而對於群臣的質疑,朱棣的解釋是:

“(李景隆)默相事機。”

永樂二年,周王朱橚等人上書彈劾李景隆,但朱棣沒有受理。後來又有大臣接連彈劾他,朱棣沒有辦法,這才削去李景隆功臣的勳號,讓他閒賦在家。

緊接著,又有人彈劾李景隆,說他在家接受家人跪拜之禮,儼然有不軌之心。朱棣聽後勃然大怒,下令削奪其爵位,並將其一家軟禁起來。李景隆一氣之下絕食抗議,結果絕食好幾天都沒死,最終於永樂末年去世。

(參考文獻《明史》《明太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