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交易商品地、又是娛樂場所,談宋代“商貿市場”——成都藥市

既是交易商品地、又是娛樂場所,談宋代“商貿市場”——成都藥市

自從李冰前往四川任郡主,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之後,四川作為“天府之國”在我國曆史上的作用永遠無法被忽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給同期的中央政府給於了很大的幫助,是我國經濟最繁榮也是最穩妥的後方支援力量。兩宋時期的成都,更是商業發達,市場繁榮。

據趙抃《成都古今記》中記載,成都每個月都有專門市場的開放:“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設立專門化市場在當時利於貨物的集中貿易,對於商業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到後來,市場的功能逐漸多樣化,從商品交易轉變成為遊樂場所,今天我們著重介紹的就是其中的成都藥市。

一、百藥薈萃、百貨皆有—成都藥市的發展演變

成都藥市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當時最早出現是以藥材交易為主

,一年舉辦一次,時間為農曆九月九日。到了北宋時期,成都藥市設於城北玉局觀附近,後遷至大慈寺。史料記載的藥市一年共有三次:二月初八、三月初九和九月九日,其中以九月九日最為盛大。

既是交易商品地、又是娛樂場所,談宋代“商貿市場”——成都藥市

費著在《歲華紀麗譜》說:“九月九日,玉局觀藥市,宴監司賓僚於舊宣詔堂,晚飲於五門,凡三日。官為幕帟棚屋,以事遊觀,或雲有恍惚遇仙者。”

可見不管是官員、平民甚至是神仙,都有在這一天去藥市遊觀的經歷,集市自然熱鬧非凡,這也就成為成都百姓過重陽節的一種習俗。藥市發展到後來,至慢慢成為一個百貨市場。

周煇《清波雜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毗陵士大夫有仕成都者,九日藥市,見一銅鼎,已破缺,旁一人贊取之。既得,叩何用,曰:‘歸以數爐炷香環此鼎,香皆聚於中。’試之,果然,乃名‘聚香鼎’。”

由此可見藥市的功能逐步多樣化,已成“百貨皆有”的綜合集市,雖然稀奇藥材、瑰異寶物仍是集市中的主角,但是其中已經出現很多的遊樂場所和措施,儼然演變成為大型的“商貿市場”。所謂“徜徉藥市經旬醉,問訊巢仙數夕留。”

陸游到蜀地任官,在藥市中飲酒微醺,藥市到處都是飲酒作樂,處處絲管,民間雜耍、歌舞表演。遊逛藥市的人,飲酒吃食,聽曲賞舞,一派繁華熱鬧之象。真是宴飲遊樂不停,藥市處處聞絲管,

反映出成都在當時商業貿易的繁榮。中間是什麼樣的原因和契機使得藥市從單純的集中藥材售賣的集市到後來的大型集貿市場呢?

既是交易商品地、又是娛樂場所,談宋代“商貿市場”——成都藥市

二、歷史經濟地理,多角度闡述藥市繁榮的原因

1、四川的中心,經濟的中心

成都自古

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地帶的成都平原上。在宋代時其範圍大致是包括北宋時期的成都府、南宋時期的崇慶府以及嘉定府、漢州、彭州等地。四川總體來看土地肥沃,氣候溫暖,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在宋代時,四川地區有八處產茶之地,其中七處分佈在成都和成都平原周圍。

南宋紹興時期據記載:“二十三處茶場,歲產茶二千一百二萬斤,給一千六百十七萬九州軍。”

四川的茶葉產量總數為整個南宋總產量的五分之二,單單從蜀地的茶葉生產之發達就可見四川在宋朝時期的經濟地位。同時南宋時期人口已經從宋初的三十八萬三千戶增長為一百零九萬七千,人口的大量增加也是這一地區經濟繁榮的體現。

綜上種種所述,我們可以認為宋代的成都平原是一處十分發達的農業區。而成都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它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再者其自身就是一個發達的手工業和農業中心,從漢代就以錦城而聞名於世。這說明成都處於四川的中心

作為經濟的中心具有雄厚的經濟基礎,身處於此的百姓自然都是豐衣足食,那麼就為後來成都集市藥市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2、水利工程的重要性,都江堰帶來的保護與財富

位於四川的都江堰是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李冰將其建於岷江上、玉壘山下,都江堰市城西,宋元后稱都江堰。餘秋雨是這樣形容李冰的:“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長鍤,站在滔滔的江邊,完成了一個“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長鍤,千年來始終與金杖玉璽、鐵戟鋼錘反覆辯論。”

既是交易商品地、又是娛樂場所,談宋代“商貿市場”——成都藥市

當時李冰採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峽內用石塊砌成石埂,修建成一個分水的建築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為二。工程規劃相當完善,分水魚嘴和寶瓶口聯合運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都江堰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發揮著巨大的效益。

李冰所創建的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域水利網絡化的典範。為四川的經濟發展貢獻了非常大的力量。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對成都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3、宋代統治者給予四川特殊的經濟政策

宋代時期,宋廷給予四川四方面的特殊化制度。

  • 賦稅制度

在賦稅問題上,四川因為在宋代遠離京城所以屬於邊遠地區,宋朝收復四川后為了便於統治管理就大力推行減稅政策,《資治通鑑》中提到“祖宗時,蜀中供正賦之外,惟有三路絹三十萬匹,每批三百文,而茶鹽酒未有禁榷,是供之外,一歲供地方僅三十萬也。”種種減稅政策,恢復了四川的肥沃富裕和經濟市場,對後來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既是交易商品地、又是娛樂場所,談宋代“商貿市場”——成都藥市

  • 禁榷制度

趙匡胤立宋國後,即在工商業大力推行全面禁榷制度,各種各樣的大宗商品都加以禁榷,範圍極其廣泛,可偏偏在四川地區由於特殊歷史現狀沒有推行禁榷制度,而是實行自由貿易制度,並且開隔槽酒法,把官府和酒戶所壟斷獨佔的釀酒業,擴大為任何人只要繳納稅務就可以經營,大大刺激了市場,同時解決了貪官汙吏徇私枉法的情況。極大的促進了宋代四川的市場經濟。

  • 貨幣制度

四川不僅僅地理制度自成一體,社會經濟上也是自立門戶,即使與其他地區商業往來很頻繁,它依然擁有自己獨自的獨立區域市場,並且專用鐵錢(因為產銅較少)。宋廷開始是為了運走四川的財富才是用這種方式,沒想到後來銅錢無法在其中流通,

使得四川成為一個專有的鐵錢區域。這既是政府幹預的結果有時自然資源和地理環境的原因,直接造成了後來四川的紙幣的產生,紙幣的產生,銀行錢莊的出現更加推動了四川的市場經濟的發展。

  • 對牟利士人的特殊照顧

同時四川的許多讀書人欣然下海,對商業表現出了更大的熱情,古時每逢科考其他地區都是晝夜趕考,只有四川學子姍姍來遲,只因為在途中經商。政府對此無可奈何也只得遷就照顧。四川人也因為四處經商,開拓眼界,對人生和金錢有了更實際和更深刻的看法,這些都促進了藥市蛻變成為“商貿市場”此上幾種原因對於四川的市場發展以及經濟繁榮具有重大意義,特殊的政策照顧讓四川。

更形成了從商賺錢的風氣,這讓藥市的形成和發展有很大的驅動力。同時極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禁制的廢除自由通商政策的實施,使得四川的茶鹽等大宗商品流通無阻,交易暢通,其生產大規模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市場的發展,四川地區出現了蠶市、藥市、花市、茶市等,

交子的發行和使用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換,使小農小工同市場的聯繫加強,使商業信用市場在廣度和深度上有了進一步發展宋廷對四川的特殊化政策是宋代四川地區經濟發展繁榮的重要因素也是人們這麼熱衷於四川的遊樂之原因之一。

既是交易商品地、又是娛樂場所,談宋代“商貿市場”——成都藥市

三、總結

由於宋代成都節日市場過多依賴於官府力量

,所以官方政策的變化、地方官的行為必定使其受到影響。所以後來成都節日市場在經歷了北宋中後期及南宋前中期的發展繁榮之後,走向了衰弱。 宋代四川節日市場的種種熱鬧非凡作為歷史的沉澱物在各種各樣文獻的記載下,讓我們重新見識到了宋代時四川的繁榮昌盛。

在當時四川和江浙是宋朝經濟體制的兩顆明珠,僅僅從藥市從單純的商品交易到遊樂場所乃至大型”商貿市場“這一歷史發展軌跡,我們也就大概瞭解四川作為天府之國,它的地理文化歷史以及宋朝給予的優惠政策,從這一角我們認識到了不一樣的宋朝,不一樣的歷史。

1、《宋代成都的藥市與蠶市》

2、《試論宋代四川經濟特殊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