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别再羞辱她

前几天,小编刷某乎时看到一个怪相,给我整笑了。


探讨农村男“光棍”问题如何解决,就探讨呗。


镜像问题居然是——


城市大量高龄剩女问题怎么解决?


够了,别再羞辱她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么?


还真有人找到了联系——剩女再不找,就只能“留给”他们。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一脸问号。


但不得不承认,这类忽略掉“急着找”和“不着急”的思想差异,也不看数量比例差距,及每个人具体的审美性格……


开口就把所谓“剩女”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人,随处可见。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容貌姣好、事业独立的30多岁未婚女性。


去联谊或相亲,最可能会面对什么局面?


前几年被无数女生奉为“现实经”的《东京女子图鉴》,事业成功精心打扮去相亲趴的绫,明明白白展示了她的境遇:被冷落。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完了还要被“贴心”婚介所顾问建议,下次不妨试试“好嫁风”。


糟心。


更糟心的是,时隔几年,飘飘在一部聚焦“中国剩女”的纪录片里,又看到了几乎同样的场景。


同样是婚介所,“红娘”言笑晏晏,我听得发冷。


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美女

年龄真的很大了

不要自欺欺人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剩女”,老问题了。


老到这俩字大家都觉得说腻“过时”,但背后问题,似乎从没被改善过。


它的过时,也许更像是很多人“捂上耳朵不听”,而不是听到了,心里无波澜。


借这部最近刷屏的纪录片,飘想好好聊聊,“中国剩女”——


《剩女》

Leftover Women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谁还在叫你“剩女”?


真要“计较”,《东京女子图鉴》的绫,要比纪录片里的主角团幸运——


都被“嫌弃”,起码绫不会被嫌弃到台面上,直接被冠以“剩女”标签。


不知道吧。


“剩女”,其实是土生土长,首先被我们脚下这块土地发明的概念。


2007年被赋予了官方定义: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俗称“被剩下来”的女人。


后来更被“玩”出了花。


比如10年某婚恋网站就又提出了“剩女”细分依据——


单身女性不叫单身女性了,按照年龄被称为“剩斗士”“必剩客”“斗战剩佛”“齐天大剩”……


舆论媒体热词,如果真如一纸标签般轻飘飘,恶心一下就算了。


但显然不是。


“剩女”概念的使用,让单身女性被嘲笑贬低变得更理所当然。


就如《剩女》的女主角之一,通过自己奋斗,在北京事业有成的34岁女律师,华梅(音译)说过的——


“当一个女人在某个年纪不结婚的时候,似乎任何人都有资格来嘲笑你。”


够了,别再羞辱她


华梅就是“剩女羞辱”的受害者。


她出生于山东农村,家里五个姐妹,只有她考上大学,在北京一家港资企业做律师。


明明事业独立精彩,却因为单身总被人认为,“个人生活不成功”。


去婚恋平台咨询,顾问的脸色意味深长——


其实华梅说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要求:


受过高等教育,尊重女性。


我觉得34岁是很好的年纪啊。


够了,别再羞辱她


她却多次反问,是吗,你这样觉得吗?


你觉得你在婚姻市场还是个很好的年纪?

你觉得想结婚还可以不要孩子?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言下之意,年龄大、条件不好就算了,还自欺欺人。


这就是被称作“剩女”的女性正在面临的事实——


涉及婚姻,相比个人成就,别人更看重她们的“生育潜力”,而生育潜力,只和年龄、长相、性格够不够乖顺有关。


甚至,连律师这样聪慧理性还赚钱的加分职业,在相亲市场的大妈眼里,都是“赶客项”。


你儿子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咱别谈了,好吗


够了,别再羞辱她


而最让飘感到诛心的。


是华梅遭遇的一次让人熟悉到近乎恍惚的家庭大型催婚现场——


四面临敌、软硬兼施。


明明平时都是以她的优秀为傲的亲人,却有本事让每字每句里,都带着单身羞辱。

初中毕业结婚生娃的姐姐,默许儿子叫华梅“光棍姨”。


劝不动了,就半真半假地说起气话——


我比你幸福

不结婚,任何幸福都不算真的幸福


够了,别再羞辱她


父亲乱盖帽子:


上学上傻了

受过高等教育,也不能看不起学历低的人


够了,别再羞辱她


最终,硬的不行,又用起了软法子——


你结了婚我就再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我始终以你为傲

只除了这件事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开始时还能“舌战群儒”的华梅,再说不下去了。


只得慢慢怀疑起自己:如果不结婚,我就没有价值了,是吗?


够了,别再羞辱她


看这部纪录片之前,飘飘也不是没有疑惑的。


如今这个年代,还会有多少人,意识不到这词的侮辱性,轻易叫别人“剩女”呢?


但原来,这个词看似说腻了,过时了。


可“把婚姻作为判定女性人生完整和价值实现的最主要标准”这样的观念,却从来没被修正过。


剩女羞辱,依然无处不在。


它来自社会舆论、家庭话语,来自不熟悉的陌生人,甚至身边的亲人。


够了,别再羞辱她

深焦:纪录片《剩女》导演采访


对面临婚恋选择的中国女性来说,这依然是包裹在最外面、最密实的那层负担。

够了,别再羞辱她

她们的内心始终摇摆,我们也一样


很多人的观后感,《剩女》这部纪录片,真实的令人窒息。


够了,别再羞辱她


是啊,扑面而来的社会各方无形压力,已足够让人透不过气。


但它的真实还在于,导演是有意向“内”去探究的。


什么意思?


最浅层的,它打破了“剩女”最基础的刻板标签——


大龄单身女是想结婚而不成;而她们结不成都是因为自视甚高。


够了,别再羞辱她


带着这样或酸或看热闹的逻辑,谁可能成为被好奇的对象?


事业成功的美貌女星。


田馥甄、阿佘,全被问到烦。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说白了,将“剩女”当成问题的人,压根不能理解:单身,可以是女性的自我选择,而非被“剩下”。


更不需要,他人来安排,“留给”谁。


是处理冷菜剩饭么?


而《剩女》里的女主团,却很典型。


3个分别选择单身、被迫单身、打破单身的普通人。


背后原因,却没有一个,是在矫情地与“自视甚高”战斗。


“被迫单身”的许敏(音译),她的困境在于原生家庭。


28岁,北京本地传媒大学毕业的女主播,北京户口,有房有车,条件很好。


但也焦虑。因为每次遇到中意的,永远过不了家里那关。


相亲会上认识的公务员,英国海归,北京工作,幸运的是,还挺聊得来。


但没跟父母提上几句,父亲担心她被骗,母亲只沉默。


小心了,这别是诈骗


够了,别再羞辱她


究其根源,是因为小伙子没有北京户口。


许敏想不想自由恋爱?想,却不敢。


因为从小被母亲掌控习惯了。给她做心理调解的老师问她,掌控程度多大?


80%-90%。


够了,别再羞辱她


只有10%自主权的许敏在“自我”和“听话”中游移。


反抗过程像微弱、但黏连不断的藕丝。谁也不知道成效。


与她相比,打破单身的盖琪(音译),做起决定来干净利落得多——包括对婚姻的妥协。


出自书香门第的30多岁大学女教师,之前一直坚持单身,却在一年内结婚怀孕换工作全套做完。


突然遇到真命天子了?不像。


结婚时一句无心之言,暴露了心思。


“穿上鞋就比你高了。”


够了,别再羞辱她


被世俗规定的“30岁”逼红了眼?


也不是。盖琪选择伴侣还是很谨慎,即使降低了标准。


或许是母亲的话说动了她,“结婚是千百年的习俗,人们总是逾越不过去的,还得走常人走过的路”。


她努力在自我和婚姻之间达到她能接受的“平衡”——


没有特别想,但恰巧遇到不算完美却愿意和她妥协磨合的对象,也没拒绝,进入另一种生活状态的可能。


你必须舍弃什么,去换得什么。


够了,别再羞辱她


甚至,性格最刚硬独立,“主动选择单身”的华梅,也有“软弱”之处——


当朋友问她,你真的觉得父母让你结婚,是为你好、想要你幸福吗?


言下之意我们不要太熟悉,父母这么做更为了面子,他们在把幸福的认知强加于你头上。


够了,别再羞辱她


华梅未尝不懂,但她制止了朋友的话语——


“我不认同(父母的做法),但我想解决她们的忧虑。”


这种忧虑是因我而起

我觉得我有责任去化解这种忧虑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很真实的矛盾。


却最让飘飘动容。


因它指向的是更为广泛的普通人的常态——


生活在如今的我们,清楚地知道,父母的情绪,其实不是我们的义务。


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彻底地做到呢。


大多数人和华梅一样,并不是成长在“父母皆祸害”式原生家庭。


父母对于孩子婚姻的关心,或许有私心,但更大比重是希望子女过得好,不吃苦受累。


你结婚晚了,要是我们老到不能帮你带孩子怎么办


够了,别再羞辱她


感情成分越复杂,越难完全割裂去看。


更何况,尽管不大愿意承认,我们正是生活在矛盾里的一代——


和再老一辈、或更小一辈相比,生活在近几十年来中国女性,是被两种价值观裹挟着成长的。


以“孝文化”为主流的传统价值观,和注重个体感受和价值的意识。


此消,彼长。


所以,一边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一边无法完全不顾父母的感受。


一边自主意识已觉醒,对随波逐流心有不甘;一边又安于稳定太久,所以格外在意能否安全着陆。


这种摇摆,才是更多女性面临的真实困境。


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着平衡,无论最终妥协了、抗争着、亦或抗争失败了……


这些选择,飘飘都无法完全归因于个体的软弱、不够坚定。


无法归因于简单一句“别人说的你不care就行了”。


单纯信奉一种价值观生活的一代,对身处其中的个体来说,未尝不是幸运。


但经历两种价值的冲撞,却必定是疼痛的。


且不论做不做得到。


而是,为什么非如此做不可呢?


为什么当女性想要婚恋自由,就必须和一直包裹着她的社会、家庭、甚至一小部分的“自我”做分割?


为什么,男性在实现自我价值、家庭责任与社会期望的路上,方向是一致的。


女性面对的却是方向相反的三条路——凭我们的体能精力,大概率只能hold住一条。


这种挣扎与矛盾,本不该如此剧烈的。


梁文道说:


“剩女”是大男子沙文主义的产物。女性有权利选择单身,凭什么给她的人生设定一个界限,30岁之前没嫁人就是被剩下的?这种单一生活选择的强势压力,破坏了多样性。


“多样性”被破坏得彻底,要挣脱这种“单一选择”,所需要的力量也太剧烈了。


一旦女性不想再遵从传统预期,就必须面临可以预见的认同危机和精神压力。


如同纪录片里,固执如华梅,也会疲惫。


我是个有精力愿意“战斗”的人

偶尔也会觉得是孤零零的胜利

即便“武功高强”,打得过一个

却不想永远在战斗状态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最终,只能一边战斗,一边撤退。


发现了没。


纪录片中的“中国剩女”,并不是什么针对特殊群体的课题。


反而更像普适性的话题,单身女性们,要如何应对正在或未来可能经历的困境。


看似矛盾甚至无解,因为有结构性的困局所带来的不可控。


但并非,没有我们需要坚持或者突破的地方。

够了,别再羞辱她

破局


某种意义上,纪录片最后,只有华梅破了局。


她的结局简直像个拥有出人意料结尾的童话——


34岁的年纪,辞职、与父母达成暂时的和解、赴法国留学。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纪录片以外,她在Twitter上更新了自己的信息。


在法国顺利完成学业,定居德国,结了婚。


够了,别再羞辱她


而《剩女》里也有个细节很耐人寻味。


三位主角,没有一个人曾经斩钉截铁地,表示一辈子都不结婚。


够了,别再羞辱她


我们似乎很容易陷入一个逻辑误区——


认为批判剩女羞辱,就是在鼓励单身女性不结婚,是“反婚反育”。


可事实上,剩女羞辱,不是婚姻本身的产物。


是“把婚姻作为唯一合理存在”带来的负面效果。


从头至尾,华梅都不是在与“结婚”斗争。


而是在与“不能更轻松地选择一种生活状态”对抗。


这样的“对抗”,才是有借鉴意义的。


类似华梅所说的“小脚论”。


倘若(标准)中国女人的脚是一号,却要求所有女性,脚多大都得穿进去。


有些姑娘穿上刚好舒适,愿意保持原状,这没什么不对。


可我就是觉得我的脚太大了,穿上这鞋夹脚,会疼。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够了,别再羞辱她


而,我们和华梅的不同在哪?


太多人的意识也在逐渐觉醒,但华梅除了在思考,还在行动。


她在试图寻找另一种结局——不是忍忍痛想法子,把脚平衡磨合一下,再塞进去。


而是想着,能不能干脆不穿了。


够了,别再羞辱她


别先把自己框死了。


无论是“剩女”、还是单身。


不要先用一个枷锁,困住你自己。


够了,别再羞辱她


就像如今,网上又流行起了另一种极端的“单身崇拜”——


当“单身”成了网络上的主流呼吁,不少人热衷起了追逐潮流的“游戏”。


已婚人士反成了“众矢之的”,被骂为“婚驴”“婚奴”。


够了,别再羞辱她


但婚姻,只是生命的一种体验,只要不是屈从于压力的彻底妥协,这种体验也是可选的。


婚与不婚,不是如此对立的关系。


思想不自由,只是状态不婚,也并不是在维护自由。


对“剩女羞辱”的应对方式,更不该是极端的“单身崇拜”。


稀里糊涂地坚持单身,和稀里糊涂地结婚,一样可怕。


任何“观念”成为口号、潮流,我们都该保持谨慎。


小编希望,我们都能摆脱,总是执着于什么是“对”。


因为只要涉及“对”,就有标准。


而标准,大都是由别人定的。


可我们“战斗”的目的,不过就是,想把选择权,永远拿回到自己手上。


先尊重一个人曾经的经历:读书、工作、原生家庭,乃至单纯的享受独处……任何原因促成当下的状态,都谈不上“剩”。


再正视当下的情绪:曾经不想,现在想;抑或反过来,都谈不上“打脸”。


再考虑未来的计划。


但这些的前提都是,我们要先以对自我的认同开始,才有意义。


先做自己。


才有可能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