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城區:舟車會聚、九州通衢之地

宿州市區,古為埇橋鎮,唐太和三年(833年)將宿州治從虹縣(今泗縣)遷至埇橋鎮,符離縣也從竹邑城遷至埇橋鎮,所以,宿州又稱符離郡,千餘年間,埇橋一直為歷代州府治所,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古汴河)穿宿州城而過,留下了眾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埇橋遺址、宋代碼頭遺址述說著宿州的繁華歷史,宿州城原有72廟宇,今只剩地藏廟和文廟大成殿。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宿州歷史上的埇橋,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木拱橋,《清明上河圖》中開封的虹橋就是源自宿州埇橋。

符離:千年古鎮,燒雞之鄉

符離鎮,原稱黃山頭,1912年,津浦鐵路通車,設黃山頭車站。後因古符離距黃山頭站僅有三公里,故更名為符離集站。符離集燒雞因火車通達而名揚全國。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符離鎮南部的古符離村,西漢在此置竹縣,東漢改竹邑縣,竹邑侯國,北魏設竹邑戍。符離鎮曾為僑置睢州治所:北魏僑置南濟陰郡,治竹邑(今宿州市老符離集);孝昌中,入梁,改置睢州。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唐建中三年,白居易隨父舉家遷居符離縣,在此斷斷續續居住了22個春秋,在這裡,白居易和符離村姑相戀,留下了一段悲傷的愛情故事。

灰古:最早的符離縣,現代化農業示範區

符離,因北有離山,地產苻草而得名,自秦置符離縣已2200多年,最早的符離城就是秦置符離縣,即在今灰古鎮。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灰古鎮現為埇橋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力打造創新型農業現代化先行區亮點工程。

蘄縣:宿南第一重鎮,澮水之畔的千年明珠

蘄縣鎮,現多書寫為祁縣,蘄縣鎮以縣為名,在古代原為縣城,自秦朝即設縣,蘄縣原本很大,在沒有設置懷遠縣之時,蘄縣北以古汴河為界、南以淮河為界,《金史》記載,懷遠在建縣前為宿州蘄縣荊山鎮。

王莽新朝、南北朝時期,蘄縣為蘄城郡,北朝齊後期在蘄縣境內設置仁州。元世祖至元二年,廢蘄縣為蘄城鄉,併入宿州,隸屬歸德府(今商丘)。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蘄縣鎮歷史源遠流長,古城遺址秦磚漢瓦,俯首可拾。在五胡亂華之時,衣冠南渡,蘄人在巢湖地區僑置蘄縣,後廢。

蒿溝:中國馬戲之鄉,花的海洋

蒿溝鄉地處宿城東北25公里處,物產豐富,人傑地靈,高灘蘿蔔,名揚四方。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蒿溝為宿州馬戲之鄉,外地賣藝人寧走三江口,不走蒿桃柳,說的就是宿州的馬戲。

曹村:孝賢故里、安徽的北大門

曹村鎮,是宿州非常年輕的一個鎮,因津浦鐵路在這裡設站,才慢慢形成了集鎮。但曹村鎮境內歷史悠久,小山口遺址、古臺寺遺址已有8000年曆史,論文明史,埇橋區境內幾乎沒有比的上這裡的。

曹村雖然年輕,但境內的閔賢集和桃山集歷史悠久,閔賢集古稱閔子鄉,為元明清時期,宿州境內七大鄉之一;桃山集原為徐州蕭縣古驛,歷史悠久。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閔祠村為先賢閔子騫故里,七十二賢之一,位列十哲,中華二十四孝之一。

曹村鎮境內的三環村樹馱橋橋馱樹,為中原一絕、天下奇觀。

西二鋪:宿州西大門,古老的鋪堡

唐朝設置宿州,宿州設置鋪堡,十里一鋪,五里一堡,傳遞文書。宿州城西有西二鋪、西三鋪、西四鋪、西五鋪等鋪。現在的西二鋪鄉為宿州城的西大門。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西二鋪有古汴河鳳凰堤等遺址遺存。雖然西二鋪鄉和城區有京臺高速阻隔,但規劃的宿州西站在此設站。

時村:皖北名鎮、雕樑畫棟的老街

時村,因“時”姓人家先來於此,又為當時的大戶,外界就習慣把這個村莊叫做時家村,後來稱為“時村”。時村在明朝開國前,本是一帶荒涼而無人煙的地區,明清時期,商戶雲集於此,這裡便形成了遠近有名的大型集貿重地,店鋪林立,商貿繁榮。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目前,可以看到老街原貌的只有北橫街100多米。

朱仙莊:睢陽古道今猶在,朱仙湖畔建新城

朱仙莊鎮,位於宿州市城區東郊,古時候東二鋪、東三鋪為集鎮,而朱仙莊形成集鎮較晚,此地原為睢陽古道。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朱仙莊境內有采煤塌陷區,在未來這裡是宿州的濱湖新區,未來的旅遊勝地,仙湖溼地公園、植物園、野生動物園等旅遊項目在建或已建成,未來的朱仙莊不在是塌陷區的代名詞。

大澤鄉:揭竿而起天下知,篝火狐鳴今不聞

大澤鄉鎮,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下轄鎮。大澤鄉得名於行道途中的一片低窪湖泊,是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發生地,古時屬蘄縣。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大澤鄉的涉故臺,千年“柘龍” 櫛風沐雨。

欄杆:千年古斛城、今日欄杆集

欄杆,境內有斛城遺址。欄杆集是建在欄杆山上的:水痕環壁綠,山色到門青。欄杆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吳魯兩國曾在此結盟。宋元以來,黃水南浸,斛城淹沒,居民移居南關山。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欄杆境內有石相老街、老海寺、古戰場等遺蹟,宋朝時期,楊業之第楊重勳為保靜軍(宿州)節度使,掌管宿、泗等州軍權,這裡有著楊家將的傳說。

苗庵:古稱仁義鄉,因聚星庵得名

苗庵是宿州市墉橋區一個重要的鄉鎮,古有一尼姑庵,又名叫聚星庵。庵的一側有一戶姓苗的人家居住。後來尼姑庵被廢除,逐漸有了其他居民居住,形成村落,人們便稱之為“苗庵”。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苗庵一度改名為“仁義集”,1949年又改為“苗庵”。 如今,高鐵宿州東站就建在這裡。

夾溝:五柳香稻米、千年青龍集

夾溝鎮,古稱青龍集,集鎮中有一條溝,橫貫東西,把集鎮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後稱夾溝,明清時期,為徐宿二州之間的夾溝驛:馬上行人相借問,計程兩驛到徐州。

夾溝,東魏置辛豐縣(新豐村,縣治時間很短),明朝開國馬皇后(人稱大腳馬皇后,天下第一賢后)出生於此,馬皇后出生于歸德府宿州閔子鄉新豐裡(今辛豐村)。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夾溝境內的五柳村風景如畫,是埇橋區的龍頭旅遊勝地,夾溝的香稻米古代為貢米,是宿州的一大特產。

大營:宿州南大門,楚漢古戰場!

大營,原名大郢子,古名會甀。地處宿州市埇橋區西南端,西接濉溪,南臨懷遠。

大營鎮內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楚漢爭雄之垓下戰役、漢劉邦擊潰淮南王英布、淮海戰役雙堆集血戰,均曾涉及此地或周邊。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大營的葡萄的廣泛種植成為埇橋的一大特色。

永鎮:國道即風景、宿州南大門!

永鎮鄉,是宿州市和埇橋區的南大門,南與懷遠縣接壤,東與固鎮縣相鄰。它被譽為206國道上最美的一段。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汾洪江生態園、關湖村(琴仙鼻祖俞伯牙魂歸之處)等地,哪裡不是美景?

蘆嶺:這裡有湖,宿州的“海”

蘆嶺鎮,有人說這裡當年鹿多,稱“鹿嶺”,後因“鹿”與“蘆”同音,後人把“鹿嶺”改為“蘆嶺”,也有人說這裡蘆葦較多,人們因蘆葦而起名叫蘆嶺。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蘆嶺在清朝前是一片曠野,1912年建津浦鐵路時,設蘆嶺火車站,從此有了便利的交通,為蘆嶺的發展打下了基礎。蘆嶺有大湖,是未來的宿州的東南部生態園。

大店:安陽縣、東五鋪、靜安鎮,未來騰飛的地方

大店,古稱靜安鎮、東五鋪,境內有古汴河遺址深埋地下。漢朝初年為南北往來的必經之路,曾在這裡設亭,取名“安陽”,大店境內曾有三關廟、火神廟、奶奶廟、南昭寺等。久而久之,就叫大殿(大店)了。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宿州規劃中的機場就在大店境內的梁家,這裡是宿州騰飛的地方!

楊莊:兩省兩區交界處,林探花府古蹟存

楊莊鄉位於安徽省東北部,兩省兩縣交界處,交通便利,境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朝嘉慶年間武探花府”等旅遊景點。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林探花府座在宿州市楊莊鄉林莊,系清代武探花林方標的府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探

桃溝:埇橋馬戲發源地,春江暖漲桃花水

桃溝鄉,桃溝鄉地處埇橋區東北部,故老相傳,這裡古稱桃花縣,隋朝時隋煬帝楊廣南巡,為了運糧方便,在這裡開挖了一條大溝。溝裡和兩岸長滿了桃樹,久而成集市。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桃溝和蒿溝一樣,同為宿州埇橋馬戲的發源地。

永安:永遠安寧,白雲之

永安鎮位於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東北部,距市區32公里、京滬高鐵站18公里。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相傳永安鎮是以一個叫永安的道士為名。永安道長在此地建“白雲觀”,四鄰八鄉的人聞道而來,於是觀前便出現了茶攤飯鋪,漸漸地形成了小集市。

支河:千年甾丘城,百里古陴湖

支河鄉地處宿州市墉橋區北部,全境為古陴湖舊址,原為甾丘縣城,古為漢置甾丘縣城。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後來地殼沉降,支河成為陴湖的一部分。

褚蘭:雞鳴報三縣,盛產樂石硯

褚蘭鎮位於宿州市埇橋區東北部,自古素有“雞鳴報三縣”之說。明清時期為徐州蕭縣暑蘭店。

褚蘭,古稱暑蘭,因褚蘭集南有暑山而得名。暑南山,是座草木旺盛的小山,山上盛產野蘭。“暑”與“褚”音相近,後人便將“暑”寫成了“褚”,“暑蘭”寫成了“褚蘭”。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宿州褚蘭的樂石硯馳譽海內外,形制自然,扣之有聲,音質悅耳,饒有天趣,與歙硯、端硯齊名。

桃園:古是桃花源,今為生態園

桃源鎮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 ,早在八千多年前,在桃園鎮的蘆城孜一帶,就有人類居住了,如今的桃園鎮,著力發展現代農業,是未來的宿州南部生態園。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桃園歷史悠久,據傳,宿州的古汴河,向南有運糧河,河畔開滿桃花,此地就命名為桃園了。

順河:濉河東流,人文薈萃

順河鄉,緊鄰宿州市大外環、宿淮鐵路、泗許高速等交通要道,雙慶河、唐河、濉河橫貫全鄉。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順河鄉,就是順著河邊的意思,位於濉河北岸,又名新集孜,歷史悠久,環境宜人,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在順河生活直到病逝。

解集:古睢南郡,千年名鎮


解集鄉位於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東北角。解集鄉以無籽西瓜,羊肉,大理石而聞名。

《中國歷史地圖集》把朝斛城標註在今宿州市解集鄉偏西處。東魏武定六年設斛城縣,屬睢南郡。

宿州各鄉鎮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解集周圍古蹟很多,著名的有貢山、張山、柏山。分別因子貢、子張、柏山石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